从教堂( )出来后,就进入教皇城。 售票处,门票价格包含中文讲解器。 居然还有ISO9000认证。 圣约翰(法语译作圣让)小堂内有关圣约翰的绘画。 里面播放着关于阿维尼翁教廷的视频介绍。就此说点教皇城的简单历史:十四世纪初,法兰西,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互相争斗,教权和王权也是此消彼长,法王腓力四世的实力渐强,对抗罗马教廷,并派人打死了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新任教皇克雷蒙五世(法国人)不敢去罗马上任,就将罗马教廷迁到了阿维尼翁这里(之前教皇多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保护”下)。直到第七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又将教廷迁回罗马。史称教皇的巴比伦之囚。不过历史上阿维尼翁教廷及教皇们的声誉并不是很好。 教皇宫的主人-教皇,从天主教的中文翻译方法讲,更准确地应该称“教宗”,但我们已经习惯称教皇了。阿维尼翁(亚维农)共有七位正式教皇(还有几位伪教皇),首位教皇克雷蒙(克莱蒙特)五世(1305-1314),第二位教皇若望二十二世(1316-1334)。 第三位教皇本笃十二世(1334-1342年或本尼狄克) 第四位克雷蒙六世(1342-1352) 第五位英诺森六世(1352-1362),第六位乌尔班五世(1362-1370),第七位格里高利十一世(1370-1378)。这七位教宗(都是法国人,屈从于法王)是梵蒂冈罗马教廷正式承认的,1377年,格里高利十一世将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到罗马后第二年就去世了,选出乌尔班六世为继承人。 这两位是天主教大分裂后在阿维尼翁的“伪教皇”(或称对立教皇),第一个克雷蒙七世(1378-1394),他与乌尔班六世(格里高利十一世的继任者)是死对头,他虽然也是枢密院选出来的,但因与乌尔班六世不合而又返回到阿维尼翁。而乌尔班六世也不退位,这样就有了两个教廷,导致天主教大分裂,教廷的声望大大降低。 第二位是本笃十三世(1394-1409)。他们和后面的几位亚维农教宗都被罗马教廷称为对立教宗或伪教宗,在梵蒂冈教皇名录上是看不到他们的。而且梵蒂冈后续几百年的教皇中也还有克雷蒙七世和本笃十三世。 教皇城的模型 教皇城内开放的很多房间,都有对应的编号,讲解器上可以听介绍,不过房间内基本没有什么陈设。 楼梯 法国大革命期间,教皇城多次被作为军事基地并被破坏和抢掠。 这里好像是教皇的宝库 地砖下面可以藏宝 从这个窗户可以看出,教皇宫的墙壁有多厚。 哥特式屋顶 庭院与回廊。 回廊内 好像是个大会议厅,历史上几任教皇都是在这里选出来的。 熏黑的烟囱 壁炉 好像是餐厅 有些区域还不开放。 教皇的寝室 墙上还残留有少许的壁画,破坏严重。 墙上的画像是法国国王约翰二世,俗称好人约翰。 不知道是哪位主教的陵墓。 这里原来是教皇城内的一个大教堂。 哥特式屋顶 现在上到城墙上看看 为阿维尼翁戏剧节搭建的舞台 音响设备 工作人员正在拆除灯光 因为是戏剧节的最后一天,舞台正在拆除。 塔楼和主教座堂的圣母像 主教座堂 下面的广场和博物馆 阿维尼翁城区 钟楼 屋顶上还有个咖啡馆 出口是纪念品商店 还有当地特产的葡萄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