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初期的文学 欧阳修和北宋诗文革新

 丘山居士馆 2021-05-03

/肖旭

北宋初期(9 6 0一一1 0 2 3),这时的文坛主要继承了五代的文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学这一节要了解当时的诗坛、词坛的情况,了解王禹偁、柳开的文学主张,这节重点是王禹偁。

   先说诗坛的情况。

    宋初诗坛有白居易体、晚唐体、西昆体,其中西昆体影响最大。白居易体诗人学白居易,注重诗歌的政治内容,影响较大。王禹偁是白体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感流亡》、《对雪》等。一些隐逸僧侣主要学晚唐贾岛、姚合,注意字句的推敲,多写朴素淡雅的隐逸诗。其中林逋的作品影响最大。代表作《山园小梅》等。西昆体,在当时是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西昆体以杨亿编集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当时参加唱和的一共十七人,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的诗为最多,西昆派学习晚唐的李商隐,追求形式技巧,注重音节的铿锵、词采的华美,又喜欢用典故,为表现才华、功力,浮艳和挦扯是西昆体的大病。挦扯——拾取、摘取意思。这里指西昆体多从李商隐诗中剽窃词句。对王禹偁要了解诗文主张、诗文成就。

    王禹偁、柳开等可以看作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们都提倡古文、推崇韩柳、主张革弊复古,认为“道”是第一位的,“文”是第二位的;道是目的,文是手段。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平实文风,创作成就比较高。散文代表作有《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王的诗歌属于白体,推崇杜甫,同时注意学习民歌,代表作有《流亡感》、《对雪》。能够同情人民疾苦,触击社会弊端,初步体现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特征。他的词【点绛唇】(洒恨云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也有一定的成就。

欧阳修和北宋诗文革新,是重点,欧阳修是宋代文学的重点。学这一节要了解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及其对北宋诗文运动的贡献,要结合作品去掌握他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散文的成就。欧阳修以下要掌握王安石散文的成就,对苏舜钦、梅尧臣,曾巩的文学成就一般了解。

    先谈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关系。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和先后出现的苏舜钦、梅尧臣、柳永、晏氏父子、曾巩、王安石、苏轼等,创造了文学史上又一个繁盛的时期。诗文革新运动,是北宋政治改革的需要,是唐五代古文运动的继承发展,也是扫除西昆体流弊,充分发挥文学社会功能的需要。不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文坛上看,诗文革新运动的产生都势在必然。欧阳修所以能领导这次运动取得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

1、欧阳修有正确的理论主张作指导。欧阳修在宋初王禹偁、柳开、范仲淹等人多方努力的基础上,对古文运动的口号作了实事求是的扬弃,他与韩愈一样强调了“道”对文的作用,但他侧重在解决政治的实际问题,他要求文章“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提倡“文简而意深”、“简而有法”。他吸取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而抛弃了韩愈奇怪险涩的一面,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他的正确的理论主张,是诗文革新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欧阳修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便于借助政治手段,强行推行诗文革新主张,打击“时文”和当时的文风。嘉祐二年他以翰林学士的身分主持礼部考试,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手中的权利,同梅尧臣一起,痛革科场机弊,一切险涩奇怪的文章概不录取。以这次考试为标志,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胜利。此后,人们便纷纷寻找汉唐古文诵读,被冷落了二百年的韩愈文章,终于又重新放光彩。

    3、欧阳修重视力量的联合和人才的培养。他团结友人奖掖后进,在他的周围形成一个诗文革新的中心,苏、梅、曾、王安石及三苏父子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建立了巩固的阵地,这是诗文革新运动胜利的基础。

    4、最重要一点,欧阳修创造了大批的优秀作品。实践了自己的文学主张,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

    总结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我们说,因为欧阳修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又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善于集结造就作家队伍,并且有突出的创造成就,所以他能够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胜利。

    现总结一下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突出地表现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论说文联系现实斗争,体现了他政治观点,为文治道和文学主张。《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也都很有特色。欧阳修的记叙文写的情文并茂裁减有法,直朴淳厚。代表作《泷岗阡表》是为他父母墓道撰写的碑文。全文以叙事为主,兼有悼念之意,写的情义真挚,深切动人。他的抒情散文,写的自然流畅,舒展圆润,柔软中见刚健。如按赋体规格,用对话形式写出的《秋声赋》,骈散相间,灵活流畅,变板滞堆砌的古赋为新鲜活泼的文赋。他的山水游记散文,如《醉翁亭记》,通过对滁州四周山水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总之,欧的散文能够“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与黄校书论文章书》),注意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有比较进步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长处,具有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的特色。宋代散文讲究平易通畅的特点,其基础就是欧阳修奠定的。

    欧阳修的诗歌成就不如散文,但他却开创了北宋的诗风,奠定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形式的基础。他以文为诗,用诗议论,使诗的形式更加自由。如《食糟民》一诗,他具体描写了农民辛苦种植糯米,打下粮食自己不能吃,都交给官府去酿酒赚钱,种粮人只能反过来向官府买酒糟来充饥的情况。欧阳修用“官酒味浓村酒薄”,“白饮官酒诚可乐”与“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靡粥度冬春”,“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进行对比,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示了同情。接着欧阳修用诗发表议论,“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他认为作为百姓的长官不养蚕,不种田,而衣食富足,学了仁义应当懂得养育百姓的道理行为要得当、合理,应该向君主反映人民的痛苦,为百姓作好事。可现在的官吏既不能使国家受益,又不能使人民吃饱穿暖,致使种田的百姓以食糟为生,这个责任是逃脱不了的。从这首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欧阳修以散文的句式写诗,并用诗来发表议论的特点,在他的笔下诗的形式更加自由了。

    另外欧阳修还有些抒怀、写景的诗,或沉郁顿挫,自由流畅;或平淡清新,真切有味。如《晚泊岳阳》等。

    总之,在欧阳修的影响下,当时的诗歌一扫西昆体的浮艳之风,给诗坛带来了新气象。欧阳修的词也很著名,是当时创作量较大的作家。他的词从整体上看,没有摆脱南唐的影响,内容多写离别、相思,但也有抒胸意,寄托自己感慨的作品,如【朝中措】一首。他的写景词平淡疏俊;言情词感情真挚,语言简明。从内容上和风格上看,欧阳修对词风从浓艳奇丽向清疏俊杰方面发展,起着重要的转折作用。

    通过以上讲的内容,可看到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是很高的,他在诗、词尤其散文方面都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他用自己的创作为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是北宋文学的领袖人物。重点掌握他的创作成就以及他对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

    文章还介绍了苏舜钦、梅尧臣的诗歌,以及曾巩、王安石的散文刨作。要了解苏、梅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曾巩的散文特点。简单提示一下:

    有关王安石的内容:王安石是政治革新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很高,以诗为最好。已介绍了《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这两篇散文,王安石的诗文都体现了他“文贵致用”、“务为有补于世”的文学主张。他的议论文最出色。记叙文,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寓意深远,如著名的《游褒禅山记》。他的散文在写作上具有议论峭刻,立意超绝,笔力雄健的特点。

    王安石的诗歌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1、反映诗人要求改革时弊和关心人民痛苦的内容。这些诗直接议论时事,反映现实矛盾,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代表作有《河北民》、《兼并》等。

        2、咏史怀古诗篇。这类诗眼力独到,议论精粹,敢翻历史旧案,并表示了对国事朝局的愤忾。如《明妃曲》、《商鞅》等。

        3、抒情写景的小诗,如《泊船瓜州》、《书湖阳先生壁》等。

    王安石的诗或议论纵横,矫健遒劲;或意境清新,自然别致,构思都很新颖,字句也经过千锤百炼,很有特色,如《书湖阳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和《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都是千百年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第三节 柳永及其他词人

    介绍了北宋中期苏轼之前词人的情况,重点是柳永。

    要掌握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北宋初期的词作,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词和令曲,受南唐词人影响很大,但是已开始从浮艳走向清丽,林逋等人的词较有特色。

    北宋中期则不同了,这是北宋文学的全盛时期,词的创作也达到了高潮。这时的总特点是文人对词的创作和艺术探讨的普遍重视,写的人多了,大家多了,风格流派多了,内容题材扩大了,艺术境界和表现技巧提高了,词的体制也有了转折性的发展。以上为北宋中期的总的特点。在这转折中对词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入是柳永。

    下面讲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这是要求结合作品切实掌握的内容。

    柳永是北宋第一专力写词的作家,有词二百多首。他的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他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和乐工一起创制了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调,为词的内容的扩展,提供了相应的篇幅。慢调调长字多,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词从此可以较充分的叙事、写景、言情、说理。柳永的慢词占他全部词作的十之八九,这是他对词的重大贡献。

    在词的内容境界方面,柳永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进而扩大到水域山城,表现了较为宽广的社会内容。他的羁旅行役词,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为衣食所累的悲态,流露出厌倦游宦生活,否定功名利禄的思想,如【雨霖铃】和【八声甘州】。他描写都市的词,以写实的笔调、铺陈的手法,反映了帝都的壮丽和都市的繁华,如【望海潮】。他的爱情词,有对爱情的挚着追求,刻画了热恋中的微妙心理,如【蝶恋花】。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境界上,都有一定的开拓,为苏轼对词的解放作了准备

    在词的艺术表现上,柳永由以往运用较多比兴的手法,发展为较多运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肆意渲染,同时能巧妙运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段,具备深婉含蓄的风格,保持了秀美的韵味。这点见【八声甘州】的分析。

    在词的语言上,柳永吸取口语入词,语言明白浅近。他的口语化特点,对后代说唱文学和戏曲文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就到这里。

    晏殊父子、张先、宋祁等人的特色,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词的代表作品,尤其是名句一定要记熟,如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要记熟。柳永的名句当然更应掌握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