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在乎孩子跟谁的姓氏吗?

 茗品雅轩 2021-05-03

上周三下午,偶然间有机会参加了一场由一个民间社会调查组织组织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活动的讨论话题是:世上到底有多少人还在纠结孩子的姓氏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受访者之中的男士几乎百分之百的都在乎孩子的姓氏问题,甚至是清一色的要求孩子要跟随男方的姓氏。受访的女士中也有超过了半数的人在乎孩子的姓氏问题,且有大部分人都拥有让孩子跟随自己姓氏的意愿,仅有极少数人表示孩子应该跟随男方的姓氏。当被问及是否同意孩子自由选择父母双方之外的姓氏时,不管是男女,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情况。

在中国,追根溯源是个很严肃的事情,谁家的孩子跟谁的姓氏,这个谁谁一般都是指男方,似乎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了,这也是拥有五千历史文明记录的中国社会留传下来的传统。

是不是说就没有人敢于在这个问题上挑战传统社会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身边就有两个这样的情况。第一个是身为家中独子的的父亲竟然支持独生子女的女儿跟随了母亲的姓氏,我没有到过这个身为独子的父亲的老家,也不了解他们老家的人对于这件事的反应。这个独生子女的母亲曾经就是我的一个同事,从我周围所熟悉的朋友们的反应来看,大都觉得能够说服家中独子的老公支持独生女儿跟随自己的姓氏,这个女人真的很不简单。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情况是身为独生子女的女儿原本跟着父亲的姓氏。忽然有一天觉得这个姓氏不太好听,又不想改成母姓,遂与父母商量欲取一个父母姓氏之外的复姓作为自己的姓氏,不想竟然得到了父母双方的一致赞同。虽然说,最后还是因为其他非人为的原因没能改成,至少说明了就子女姓氏的问题,她的父母所持的开放包容的态度。

姓氏的选择问题,涉及到我国自然人的姓氏制度。新颁布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在原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自然人的姓氏制度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原则和三个例外。

首先,一个原则,是指自然人的姓氏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这既体现出了民法典强调父母双方在决定子女姓氏这个问题上的平等地位,又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另外,在此原则基础之上,民法典兼顾了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与实际的需要,不失灵活地规定了三种在父姓与母姓外选取姓氏的例外情形,包括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以及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而选择的姓氏。对于少数民族的自然人,民法典则规定其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孩子跟谁的姓 ”,这个问题对每个中国家庭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在符合民法典规定的基础上,父母双方还是应该本着有利于家庭和睦和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目标,妥善解决好孩子的姓氏问题。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社会人,你会在乎孩子跟谁的姓氏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