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模试题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试卷共6页,共有16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吟唱新诗,关注生命(4分) 1. 阅读下面诗歌节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 前方,病毒和生命拉锯 你暗暗下定决心 请愿书上 你郑重①(qiān)下自己的名字 按下一个个血样的手印 印证着你立志从医的初心不②(hui) 逆行的春风里 你③(chǎng)开最真最美的心④(fēi) (佚名《逆行的春风》) 走进古典,感受情怀(42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2. 请填写以下两个表格,并完成“辑录心语”。 (1)文学鸣世,代不乏人。面临危机,士人情怀更显,请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在“士人情怀”栏【甲】处写出对情怀的理解。(5分)
(2)面临危机,榜样力量彰显,请根据表格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表达敬意(4分)
(3)【辑录心语】(3 分)在新冠疫情的危机时刻,我们虽不像老杜那样“⑨” (杜甫《春望》),但莘莘学子在黑发渐长时,也偶添愁颜吧。我们虽不能像苏东坡那样 “ ⑩ ”(苏轼《定风波》),但我们也可以看淡一切灾难吧!我们相信有那么多精英和民众共克时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一定会迎来“⑪” (陆游《游山西村》)的转机。 二、经典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①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②独不愧于心乎!”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今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示中郎骑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刎而死。 (《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宋]袁枢著) 【注释】①樣:使船靠岸。②籍: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读史·辨正词义】 3. 辨明实词,品味虚词(7分) (1)解释加点的词(3分) ①地方:A. 地方千里B.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A. 亦足王也B.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③若:A. 若非吾故人乎B.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读史·比较表述】 4. 史书叙述中常常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A.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司马迁《史记》 B. 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 【读史·诗文印证】 5. 结合下面两首诗歌,按要求答题(7分) (一)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二)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1)按要求填空(2分) 杜诗和王诗在项羽不肯渡江而死这件事上,观点截然相反。杜牧主要倾向于成就大事业 要①;而王安石是在告诉人们一旦②,就再难卷土重来。(用诗歌中的短语填空) (3)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接近选文内容?请结合各自诗歌和选文,说说你的理解。(5分) 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阅读(12分) 【比读·人物简评】 6.下面关于女性形象的表述,与原著内容不完全符合的一项()(3分) A.貂蝉被王司徒用来离间董卓“父子”关系,孙尚香被周瑜等人用来困住刘备。她们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三国演义》) B.孙二娘和顾大嫂都几乎没有女性应有的特点,她们是“兄弟”,无情而有义。(《水浒传》) C.玉兔精和老鼠精抓唐僧不是为吃唐僧肉,而是逼唐僧成亲,可见妖精也有人情!(《西游记》) D.鲁翰林的女儿和王玉辉的三女儿都直接或间接地中了科举制度的毒,都缺乏了女性应有的美。(《儒林外史》) 【比读·人物写法】 7. 小瓯辑录了古典名著中的下列回目。上下联中加点的人物都是“对手”。你觉得哪一组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更为成功?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4分) A.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比读·人物命运】 8.下面的回目中的情节是小说中人物的关键节点,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中人物命运走向,谈谈这一关键章回的作用。(5分) A.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B.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20分)
【游记·概览】 9. 选出不完全符合作者“所见”“所感”的一项()(3分) A. 民宿主人一家日常的夜生活让我恍然回到年少时数星星、听故事的夏夜。 B. 把窗前的海棠花折下插在陶罐里放在窗里,是我至今不明白的事。 C. 香火旺盛的寺庙,是渔家岙村的旅游特色。村民信奉神明,是为了风调雨顺。 D. 渔家岙村把历史文化资源,多层包装,打造成了人们的诗和远方。 【游记·细读】 10. 关注旁批,结合A.B两句话,简述对“瞬间的花朵胜过永恒的山脉”的理解。(4分) A.柿树已挂满了绿灯盏似的果实,柚子在苍绿的树叶间黄得热烈。 B.桃有两三棵,却很细瘦,果子越小而涩,柿树也有,却只结两三个果子。 【游记·探秘】 11.阅读选文第⑧段,结合与作者同到此村旅游的另一个作家赵柏田的话,说说作者对渔家岙村历史故事叙述有何用意。(5分) 旅行是健康并且值得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相关的文旅更是绿色经济生长的一个突出亮点。 --赵柏田《漂海故事后录》 【游记·心迹】 12. 作者写渔家岙,又写自己原生的村庄。为什么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为题?请关注旁批,结合开头和结尾引用的聂鲁达诗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8分) 论议时评,关注当下(19分) 疫情下的脆弱与坚韧 张涛甫 ①疫情如冬日般凛冽,但我们终究会等来春回大地,温暖斯人。 ②遭遇新冠疫情,我们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在凶险的瘟疫面前,生命如此脆弱,如朝露,似昙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流星,擦过夜空。 ③疫情报告中每日刷新的数字,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每个远去的鲜活生命,以及每个生命的奇迹逆转。每刻都有生命的挣扎,每刻都有生命无声地合上门窗。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阅历中,从未见过生与死如此切近。生命沉痛,一切文字都显得苍白和无力,正如纪实作家梁鸿所言: ④“和灾难中撕心裂肺的疼痛相比,所有的文字都显得过于轻浮。大地不是突然变白的,而是由一片一片雪花改变的。灾难也不只是意外,它是由一件一件微小事情累积而成。一个写作者的任务也许不只是正面书写大的灾难,而是灾难形成前那些个体的、微弱的生命。这或者也是写作的意义。” ⑤生命落在每一个人头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全世界。个体生命是微小、脆弱的,落在芸芸众生里,如雪花落在大地,埋在尘埃,无声无息。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的,每一个生命的降临都值得欢欣鼓舞,每一个生命的失去都是一场人道灾难。 ⑥因此,每一个生命遭遇不幸时都值得我们全力托举!个体是脆弱的,但人类是坚强的。在生存的极限状态下,人性之光和智慧之光就会激发出来,至暗时刻,光芒就愈加夺目! ⑦此次中国“抗疫”,我们目睹生命的脆弱、无助,病魔的阴毒、狰狞。同时,我们也见证、创造了人类奇迹。中华民族以数以千计的生命代价阻击病魔肆虐,中国发挥了制度优势,用集体的力量和意志遏制了疫情蔓延。同时,中国尽可能用特有的制度“巨网”,去“打捞”一个个无助的弱者。以至于我们看到至暗中困厄的生命,都得到了阳光的眷顾。 ⑧新冠疫情告诉世界中国的力量。中国正面应对这场空前的劫难,不惜一切代价,与死神赛跑,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中国的卓越努力为不安全的世界注入信心。安东尼·吉登斯曾用“失控的世界”给进入后现代的人类社会命名,他说,“这个世界看起来或者感觉起来并不像我们预测的那样,它并没有越来越受到我们的控制,而似乎是不受我们的控制,成了一个失控的世界”。此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然而后来世界的状况,真的不遂人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就是一个极具痛感的例证。这次飞来横灾,把中国推入“失控的世界”的震中地带,整个世界为之恐慌,但是,中国没有退却。因有中国不计代价的努力,安全和信心又如阳光穿过了厚厚的云层,让地球亮起来,暖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03-03,有删改) 13. 选出下面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3分) A. 在这场极限危机面前,个体是脆弱的,但群体是坚强的。 B. 书写灾难形成前那一片片雪花、一个个微小事件的形状,也许才是一个写作者的任务。 C. 每一个人,在极限状态下,会激发出愈加烁目的人性之光和智慧之光。 D. 这次飞来横灾,中国被推入了“失控的世界”。 14. 时评播报,请你参与(6分) (1)此文推荐到校园广播站播出时,小语和小文在题目的朗读上发上了分歧。小语认为重音应落在“脆弱”与“坚韧”上,小文认为只需重读“坚韧”。你同意谁的朗读设计?结合全文说说理由。(3分) (2) 小越认为此文写于疫情肆虐的3月,现在播报已经丧失了“时效性”,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实际生活简要说明理由。(3分) 15. 小瓯读完这则时评,认为可以角逐“战“疫”最佳时评”。请你参考下面关于时评的评价标准,替小瓯向评审委员会写一封推荐信。不少于150字。(10分)。
创意写作,抒写性灵(60分) 16. 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白衣天使按下手印的瞬间,便留下了血一样永恒的形象;施立松折下海棠花的瞬间,成了自己永恒的回忆;简爱帮助罗切斯特重新骑上马的瞬间,却注定会改变两人的命运。一件件微小的事情,最后可能会变成影响久远的大事件······历史上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星座,现在的瞬间可能会影响很远······ 请思考“瞬间”和“永恒”的关系,按要求写作。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进行写作。②题材自选,体裁自定。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温馨提示】如有困难,可以参考下面的提示写作。
2020年龙湾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卷面书写(5分) 吟唱新诗,关注生命(4分) 1.(4分)(1)签(2)悔(3)敞(4)扉 走进古典,感受情怀(42分) 2.(12分) ①梦中行采薇②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③肯将衰朽惜残年④我自横刀向天笑 【甲】上书除弊,耿耿为国。 ⑤松枝一何劲⑥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直挂云帆济沧海⑧斯仁至矣 ⑨白头搔更短⑩一蓑烟雨任平生(或:也无风雨也无晴)⑪柳暗花明又一村 评分标准:每空一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给分。 3(7分) (1)(3分)①土地方圆:②称王③你 (2)(4分)①说话做事不假思索(1分)②行事果断、善于谋划,善于把握时机。(2分) ③(1分)示例一:史家用字准确,选用虚词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反映出作者的态 度和褒贬。 示例二:语境不同,虚词的意蕴就有不同。人物精神和品格就因为虚词而凸显。 示例三:虚词不虚,和实词共同构成的语境才会使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凸显。 4.(4分)我更欣赏A句的表述。司马迁在叙写时,用了一段语言描写,这段语言描让项羽的形象更为丰富。写出了一个落魄英雄最后落幕时颇有亮色的一面:“吾知公长者”写出了项羽对亭长的尊敬;也表现了项羽对乌骓马的情感。“不忍”二字更可以见出项羽的柔软之处。也正是因为项羽的这一点,所以,他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最终落了一个失败的结局。也正是因为这句描写,项羽的形象更为丰满。而袁枢用一句话一笔带过,项羽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我赞成A句的描写。 如果选B,理由讲清楚,最多给3分。 5.(7分) (1)包羞忍耻:势败难回(2分) 评分标准:每空一分。 (2)(5分)示例一:我认为,杜牧的观点更接近史实。杜牧写到“包羞忍耻是男儿”,他 认为项羽不能“包羞忍耻”,才会落下一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而选文中的描写“纵江东 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项羽不能“包羞忍耻”的 明证。假如项羽能够东渡,或许就真的能卷土重来。杜牧针对这一点,假设历史,给人以启 迪,也非常接近选文的叙写。 示例二:我认为,王安石的观点更接近史实。王安石认为“百战疲劳壮士哀”,已经是“势 难回”,江东父老是不会再跟随他卷土重来。“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可见真的是“败势难回”。这是“百战疲劳壮士哀”“败势难回”的明证。王安石的这一观点 针对选文而发。更接近史实。 评分标准:观点1分;结合诗歌2分;结合选文2分。 6.(3分)B 7(3分)示例一,我选A.上下联中的“本初”和“孟德”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中,写出了本初也就是袁绍的优柔寡断和曹操的足智多谋;也写出袁绍对人才的猜忌和曹操的善于用人:更写出了袁绍的失败和曹操的胜利。两人的相比对比,更给人阅读启示。 示例二:我选B.上下联中的“林教头”和“陆虞侯”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教头 重情义,对陆虞侯这个老乡有情感,帮助刚到京城的陆虞侯;而陆虞侯忘恩负义,对林教头 赶尽杀绝,是一个最无情无义的家伙。两相对比,史能看出怀冲的请深义重,也更能突出陆 虞侯残酷无情和助纣为虐的小人心态。 评分标准:写出其中的一处对比得1分:两处得2分。对比的总体效果得1分。 8.(5分) 示例一:“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一章回的有关情节是刘备命运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有了司马徽的“再荐”,刘备“三顾茅庐”才彻底提到了议事日程。之前的刘备东 躲西藏,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在三顾茅庐之前,他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士兵,人生陷入低谷; 正是他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从此他龙入大海,大展宏图,走上了人生的辉煌。这一 章回中的相关情节是刘备从落魄向大展宏图的转折点。 示例二:“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这一章回的有关情节正是孙悟空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之前 的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囚徒生活让他没有出头之日。而这 次他“归正”了,心中的“六贼”扫荡无踪。他从此走上了取经之路。一路降妖捉怪,最终 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所以说,这一章回中的相关情节是孙悟空从美猴王向孙悟空转 变的关键所在。 评分标准:结合人物之前的生活分析到位得2分;结合这一回目之后的人物的发展分析准 确得2分;指出人物转折的意义得1分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20分) 9.C(3分):还是柚子,不管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都给人带来一种幸福感,一种丰收感。 让你不能不喜欢这里的村庄。而B句中的果实写的是家乡。这里的果实不管它多小,那都是 自己乡愁的寄托,都是对已经逝去的故土的怀恋。作者说,瞬间的花朵胜过永恒的山。应该 是说,不管是眼前的大个的果实,还是家乡的小果实,都会在心底留下永远的回忆。成为绵 延在作者心中的“永恒的山脉”。 评分标准:结合两句分析各1分;结合在一起分析2分。意对即可。 11. (5分)示例:作者写渔家岙村的历史,写了起兵抗元的文天祥、抗倭名将戚继光,更 是写了朝鲜王国官员崔溥的故事。作者续写的这些故事正是渔家岙村“文旅”的一个重要内 容,是这个村庄“绿色经济生长的一个突出亮点”。文中写道渔家岙村已经把这些历史文化 资源盘活了,植入诗歌、童玩、鲜甜等元素,成了这个村庄旅游的一大亮点。游客在旅游时, 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也可以受到人文熏陶。因此,作者写渔家岙村的历史,写这个村 庄旅游的特色,与同行的另一位作家赵柏田的感受是有着很多一致精神的。 评分标准:结合历史故事分析2分;写出历史故事的“文旅”内涵3分。 12. (8分)本题目分层赋分 第一层:综合理解游记中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引用聂鲁达诗句的作用,并结合既写渔家岙;又写自己原生的村庄的内容,综合探究文章取名“我喜欢你是寂静的”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8-7分) 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引用智利诗人聂鲁达诗句,反复强化作者的认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作者指向了眼前的渔家岙,但更多的是写自己原生的村庄。诗歌中的一些意象如“手指环”“沉默的星星”等,都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这烙印中有对眼前村庄的认知,也有对自己原生村庄的怀想。而诗歌中的情绪,诸如“沉默”“遥远”“哀伤”等词语,都是作者的情绪,这和作者此时旅游的心情是一致的,和作者回忆自己的原生村庄的情感是一致的。作者在开头引用诗句后,表现出的情愫是深深的忧伤,而回忆起自己的村庄时作者写道“原生村庄消失给我的创痛”。作者身在渔家岙,却写像渔家岙一样的自己从前的村庄,而这种回忆,这种伤感,适合“寂静”的环境。而作者用“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为题,其实是和引用的诗句是相同的。 第二层:能理解游记中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引用聂鲁达诗句的作用,并结合既写渔家岙,又写自己原生的村庄的内容,能探究文章取名“我喜欢你是寂静的”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较为完整的认识。(6—5分) 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引用智利诗人聂鲁达诗句,反复强化作者的认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作者写眼前的渔家岙,却是写自己原生的村庄。诗歌中的一些意象如“手指环”“沉默的星星”等,都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这烙印中有对眼前村庄的认知,也有对自己原生村庄的怀想。而诗歌中的情绪,正是作者的情绪,这和作者此时旅游的心情是一致的,和作者回忆自己的原生村庄的情感是一致的。作者在开头引用诗句后,表现出的情愫是深深的忧伤,作者身在渔家岙,却写像渔家岙一样的自己从前的村庄,而这种回忆,这种伤感,适合“寂静”的环境。和文章的题目完全吻合的。 第三层:片面理解游记中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引用聂鲁达诗句的作用,文章内容结合不够,能探究文章取名“我喜欢你是寂静的”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认识。(4-3分) 作者引用智利诗人聂鲁达诗句,是为了强化“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作者写眼前的渔家岙,也是写自己原生的村庄。诗歌中的情绪,正是作者的情绪,这和作者回忆自己的原生村庄的情感是一致的。作者身在渔家岙,却写像渔家岙一样的自己从前的村庄,而这种回忆,这种伤感,适合“寂静”的环境。和文章的题目完全吻合的。 第四层:理解片面,没有自己合理的认识。(2-1分) 作者写眼前的渔家岙和自己原生的村庄,又引用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伤感,作者身在渔家岙,却写像渔家岙一样的自己从前的村庄,而这种回忆,这种伤感,适合“寂静”的环境。和文章的题目完全吻合的。 第五层:胡编乱造,不合逻辑,完全背离引用诗歌的意义。 示例:略。 论议时评,关注当下(19分) 13.(3分)D 14.(6分) (1)(3分)示例一:我同意小语的朗读设计。小语把重音同时落在“脆弱”与“坚韧”上,更好地体现了本文作者的立场。重读“脆弱”,让我真切地一个人的生命的脆弱,更能感受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生命逝去的不幸,更感受到生命在灾难面前的被打,无助和痛苦。在此基础上再重读“坚韧”,更能给你力量,信心。更能让听众体察到我们在抗击疫情中做出的努力,才更能体会到“坚韧”之于生命的重要性。 示例二:我同意小文的朗读设计。小语把重音同时落在“坚韧”上,更好地体现了本文作者的立场。重读“坚韧”,更让听众在明了脆弱的情况下,体会到坚韧的力量。更能传递出这篇时评的“战”“疫”的中国力量!重读“坚韧”,也更能给听众带来力量感和信心。更能让听众体察到中国人在抗击疫情中做出的“努力,安全和信心”,才更能体会到“坚韧”之于生命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结合题目中的词语分析1分;结合全文要点分析2分。 (2)(3分)示例一: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时效性是时评这类文章的生命线。在3月份疫情肆意的时期,这篇时评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能让脆弱者鼓起勇气,能勇敢者更有信心。它及时传递正能量,让我们在至黑暗时刻看到曙光。现在疫情趋于缓和,此文已经失去了时效性。 评分标准:分析文本1分,结合实际2分。 示例二:我同意他的看法。时效性是时评这类文章的生命线。在3月份疫情肆意的时期,这篇时评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能让脆弱者鼓起勇气,能勇敢者更有信心。它及时传递正能量,让我们在至黑暗时刻看到曙光。现在疫情趋于缓和,此文已经失去了时效性。 评分标准:分析文本1分,结合实际1分。 15. 示例:(10分)这篇时评关注热点问题,不仅解读了新闻,而且此新闻更有力量,让新闻有了增量。这则时评情感强烈,比冷冰冰的数字更触动人心。它扩大了信息含量,读者阅读期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其中。深切感受到了文本带来的多大量。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给广大的人民提供行动指南,让受众阅读时,真正感受国家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增强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在疫情重重阴霾下给受众一阵强心剂! 评分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