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重兵围攻,“老郑”用缴获的92式重机枪,撂倒了数十名鬼子

 不沉俾斯麦 2021-05-05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土造枪械、大刀长矛到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等都有装备。

当然了,土造枪械和大刀长矛这些自己可以解决,但是三八大盖和歪把子那就得跟日本人要了。

其实在当时的作战中,日军的山炮、步兵炮等也是会被缴获的,不过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罢了。甚至于重机枪的缴获,其实也不算太多,而一旦缴获了重机枪,基本就是整个团的“宝贝疙瘩”了。

因为山炮、步兵炮这种装备,在步兵团里是伺候不了的,不光说玩儿不转,炮弹什么的也不好解决。所以一般缴获山炮、步兵炮之类武器后,都是上交到更高级单位,至少是军分区一级,然后由上级机关抽调人力、物力来运作以发挥作用。

图片

因此像《亮剑》中那样,缴获2门意大利炮后自己留用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实际上真要缴获2门这种火炮,那可是要上报到总部和军区一级的。再者说,就是自己留用,本团建制内也不好解决炮兵和火炮机动的问题。

相对火炮来说,重机枪就不同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0师有35挺重机枪,129师有29挺重机枪,重机枪是装备到营级的,一般每个营属机枪连有3挺左右。

不过随着八路军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全面抗战中期,只有少数步兵团的营级可能还有重机枪。一般的主力团是将重机枪和迫击炮合编到团属的机炮连,而有的新建部队甚至是没有重机枪的,最好的武器就是轻机枪。

没有重机枪怎么办?

图片

指望国府补充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整个抗战中国府也没有补充过一挺重机枪,尽管国军自己补充了23664挺重机枪。

依靠八路军总部拨付也是不行的,因为外援武器基本到不了我们手中,当时自己的兵工厂也造不了重机枪。

那就只能“自力更生”,跟敌人去要了。

我们先来说伪军,重机枪这种装备,其实伪军装备得也不多。

抗战时期的伪军绝大多数不是日械,而是国械,也就是说跟国军的装备基本是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则是大批伪军本就是国军正规军投敌而来的;另一原因是日军也在作战中缴获了大量国军武器,以此来装备伪军。

这个数目是比较庞大的,我们以两组数据供大家参考下。

图片

其一是国府自己的统计称,到1938年12月,武器损耗已达步枪31.1万支、轻机枪1.85万挺、重机枪4000挺、迫击炮1300门、山野炮660门。

这其中除了损坏、遗弃在民间外,大部分是被日军缴获了。

而据日军统计,其在1937年到1940年共缴获步枪405165支、轻机枪13526挺、重机枪4425挺、迫击炮1966门、山野重炮1427门、速射炮和高射炮375门。

双方统计中的误差或水分暂时不表,但日军的确使用缴获的武器大量装备了伪军。不过,日军对伪军也有戒备,为防止伪军哗变,其在抗战中期所配置的也多是轻武器,火炮和重机枪的配置也不多。

图片

而就日军自己的话,重机枪是装备在步兵大队之下的机枪中队一级的,理论上机枪中队装备12挺重机枪,不过装备8挺的情况更常见,有的机枪中队装备得还要少。

实战中机枪中队的重机枪通常加强在步兵中队,也就是说往往消灭了日军的步兵中队才能缴获重机枪。当然了这个情况不绝对,有时候日军小队级也可能加强重机枪,但这就属于特殊情况了。

由于重机枪在日军中也属金贵武器,其在战败前往往还要将其毁坏,也就是说缴获了重机枪还未必能用,可想八路军手里能用的日式重机枪得多金贵了。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了1941年,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第2团的战斗,在这10多次营连级战斗中,缴获轻机枪和步枪倒是不少,但重机枪则只有2挺。我们能够明确认定的是,在1941年4月底的滏阳河南谢漳伏击战中缴获的那挺92式重机枪是装备并使用了的。

图片

这里我们也谈一谈八路军是如何缴获这挺重机枪的,而缴获后其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941年日军开辟了从天津到邯郸的水上运输线,警2团便沿河伏击日军船队。当年4月底,2营副王子才带6连、8连在南谢漳西岸设伏,不过错过了敌船,没有得手。因为河道是弯曲的,部队又急行军走直路去拦截。

作战目标是一艘小汽艇,当时看不清船上的敌人,只见河对岸有三四个日本兵,战士们一边对着河向对岸的日本兵射击,一边在火力掩护下向小汽艇冲击。听到枪声后,大部分日本兵弃船(该船当时可能是有故障了)向河对岸跑去,我冲击的战士则向小汽艇上甩手榴弹,将未下船的10多名日本兵炸死。

结果上船一看,都是好家伙,除了缴获1挺92式重机枪外,还有1门迫击炮、1挺轻机枪、1具掷弹筒和10多支步枪,子弹上千发。

这挺92式重机枪被扛回来后,成了警2团的大宝贝。

1941年底,警2团缩编为小团时,团直属一个特务连,其中有侦察排、通信排、警卫排和重机枪排。

应当说明的是警2团是有迫击炮的,有迫击炮的话一般便有迫击炮排或是与重机枪合编为机炮排。

图片

不过在1942年五一反扫荡时,迫击炮给坚壁了,可能是没了弹药,因此在老战士回忆中原来的机炮排就成了重机枪排。但一般来说,重机枪排是装备2挺机枪,不过重机枪也是会损坏的,最终到1942年7月,警2团掩护六分区指挥及机关人员南下时,全团确实就剩下了一挺重机枪,即在上述南谢漳伏击战中所缴获的那挺92式。

当时警2团有500多名战斗兵,最好的武器是特务连的92式重机枪,而这500多战斗兵要掩护500多机关人员和伤员。

但部队抵达馆陶县北阳堡时遭遇敌情,当地日军有一个联队正在扫荡,经商议后决定先在北阳堡固守,打一场村落战后再突围。

关于这一场战斗的具体情况,我们之后会专门有文章介绍,在本文中主要谈重机枪。

由于敌情严重,这唯一一挺重机枪的配置就很关键了。当时日军是从村西而来,而在村东(南)有大道,道旁有一个小高地上建有一个小庙。重机枪配置在这里,可以支援整个战场。

图片

但是这里距村落稍有点距离,而且面积不大,除了重机枪外摆不开多少战斗员,因此重机枪手本身要冒很大风险。

警2团有老红军的底子,排以上干部基本都是红军,后来的多名开国将军当时都在部队中。在老将军们的回忆中,对当时的机枪手有很深印象。

这名机枪手是个老兵,大家的评价是智勇双全,诚实厚道,团结同志,因此都称他为“老郑”。

“老郑”到底叫什么,我们到现在也不清楚,但我们知道的是在战斗开始后,他操作那挺92式重机枪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被老郑这挺重机枪撂倒的日本兵有好几十个。

其实日军参战的也是正规联队,只不过他们误判北阳堡的八路军是地方的土八路,没想到是有红军老底子的老八路。

这支日军一开始就蜂拥上前,结果遭到了我机枪火力的重大杀伤。

图片

92式重机枪在日军中也算精贵,而这种武器竟然在北阳堡中出现了,遭到重大杀伤的日军立即意识到这里的是八路军的主力。一个联队的日军都感到没把握,随后不断呼叫周围据点的日伪军,最终竟然聚集了近5000人。

日军的重武器陆续抵达,还运来了毒气弹。冀中八路军对日军的毒气弹早有防备,一般是用湿毛巾和蒜来防毒,倒也很有效果。

但日军从来不会单独指望毒气弹,在其放毒的同时,趁我军组织防毒之际,便集中火力对着村东南小庙猛轰。庙被轰塌后,机枪手老郑壮烈牺牲,重机枪被压在瓦砾下,一股日军也冲了上来。

重机枪太珍贵了,小庙阵地更不能失去。

警2团立即组织了一个排打反击,又将日军给赶了回去,从瓦砾中将老郑的遗体和重机枪挖出,将机枪擦拭整修后继续参加战斗。

七月的天气酷热无比,日军屡遭失败后也丧失了进攻积极性,最终天黑后我军趁机突围而出,这便是著名的北阳堡战斗。而机枪手老郑牺牲了,但那挺92式重机枪还要继续发挥作用。

图片

左一的左齐将军,右臂便是在抢修重机枪时被日军击中失去的

在残酷的战斗中,我军的机枪手是日军重点打击的对象,伤亡率极高,而为了缴获机枪和掩护机枪所牺牲的干部战士们则更多。

我们手中每一挺缴获重机枪的背后,倒下的不知道是多少个“老郑”,而正是这一个个的“老郑”,打出了新中国和我们的今天!

熊熊点兵
熊熊点兵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13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