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内科主任建议:中老年人一定要知道的8种...

 湘楚古风 2021-05-06
心内科主任建议:中老年人一定要知道的8种心脏自我诊断方法,务必学习!

1、劳力性呼吸困难。
常在中等活动量时就感到明显气短,呼吸浅表而短促,休息后可恢复。
这种呼吸困难是心脏功能不全尤其左心功能不全时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在轻度劳动时也发生呼吸困难。

2、睡眠中突然感到剧烈的气喘和胸闷而醒来。
被迫坐起或站立,用力快速呼吸。
轻者持续数分钟,重者1小时~2小时,发作停止后又可平卧入睡。
这种呼吸困难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又称心脏性哮喘。
它可能是左心衰竭或严重二尖瓣狭窄的早期症状,最常见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主动脉瓣疾病。
此外,成年人第一次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癌所致的呼吸道阻塞也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平卧时呼吸困难。
坐起后可迅速减轻,以致不能平卧,被迫坐起,这种呼吸称为端坐呼吸。
端坐呼吸常见于心脏功能衰竭、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病。
此外,在极度肥胖、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由胃肠疾病所致的腹胀及妊娠的后期,也可发生端坐呼吸。

4、自觉心跳并有心前区不适感。
这是心脏搏动时的一种不适感觉,是心脏病最常见的早期征兆之一,医生称为“心悸”。
常见于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也常心悸。
此外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焦虑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发热时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增强,使患者感到心悸。

5、胸骨后或心前区或剑突下疼痛,并可向左肩、右肩放散。
疼痛可因体力活动诱发而加重,休息后好转。胸痛常见于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积液等疾患。

6、常易疲乏,但休息后可减轻。
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是由于心力衰竭时因缺氧和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堆积之故。
此外,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贫血等也常感疲乏。

7、踝部和下肢出现水肿。
下午肿重,经一夜休息后次晨肿轻或消失。严重者可逐渐向上蔓延,甚至出现腹水、脚水及心包积水。

8、嘴唇、指尖、鼻、耳及两颊部出现紫蓝色。
这是由于全身或局部组织缺氧的一种表现,称为紫绀,是心脏病较严重的表现。
如果小儿的手上、腿上、胸部、腹部出现紫蓝色,应考虑先天性心脏病之可能。

当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时,你可能患有心脏疾病,应及时就医确诊,以便及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