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莺莺在恋爱的过程中反复的“作假”,这说明了什么?

 丘山居士馆 2021-05-07

/肖旭

1、说明社会环境、封建势力对莺莺有巨大的压力。莺莺生于相国之门,老夫人对他从思想、生活到行动,无不从严管教,她没有出房门的自由,整日与她做伴的红娘,是老夫人派来拘管她的;老夫人甚至还要管女儿的潜意识活动,“怕女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她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忠于封建礼教的淑女。莺莺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争取爱情,必然要有巨大的勇气和客观环境作斗争。她的背叛要触动她的阶级,要伤害母亲的心;还要提防母亲的阻挠,还要提防红娘通风报信。她在爱情中的作假,反反复复,就让我们感觉到,在她的背后有一股强有力的封建势力,随时都可能摧毁她。我们从莺莺的作假中看到了强大封建势力的投影。莺莺在强大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一步步走过背叛本阶级的道路,成为一个叛逆者。“作假”是莺莺在背叛道路上留下来的沉重脚印,莺莺的“作假”,说明了社会环境、封建势力对她有巨大的压力。

2、说明了莺莺追求婚姻自主与所受的封建教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莺莺是一个受过封建礼教严格训练的贵族小姐,这特殊的身分和教养,说明了她要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道德的熏陶,是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过程的。她身上背着因袭的重担,在“情”与“理”二者之间,做出最后的选择需要有一段时间。因此她是一面在追求,一面在摆脱,在追求中摆脱,在摆脱中追求。这中间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她决不可能像劳动妇女追求爱情时那样的坦率、热烈和大胆。莺莺在爱情中的“作假”,正是她同自身弱点、因袭重担,做斗争的反映。【赖简】折反映出她虽想迈出实际反抗的一步,但有顾虑,还下不了决心,因此才出尔反尔。【赖简】以后,莺莺派红娘送情书,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这时她已从怯懦走向坚定,背叛了封建礼教,做出了她所能做的最激烈的反抗。莺莺在爱情中的“作假”还说明,莺莺这个贵族小姐也背着封建社会女子的因袭重担。我们知道封建社会中的女子,不管她的出身如何,在婚姻中遭遇不幸,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女子以切身的遭际,告诫后人“慎勿将身轻许人”。这个血泪的教训,使莺莺在追求中对男子怀有一种天然的疑惧心理,即又怀疑又恐惧。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对张生的底细,不是一下子就能摸清的,张生对她到底有几分诚意,能不能和她白头偕老,这还需要不断地考验。因此,她不能不采取慎重的态度。莺莺在爱情中的“作假”,她时而真,时而假,真真假假,反反复复,实际上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试探,至到她认为张生忠实可靠,才能终身相许。莺莺大胆地追求爱情,又对所爱的人没充分把握,因而瞻前顾后,反复多变。作者在莺莺的复杂内心中,熔铸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他把封建社会中妇女长期受压形成的典型心理,具体而深刻地揭露出来。

2、莺莺在同张生的恋爱过程中,既要和强大的封建势力做斗争,又要和自己所受的封建教养决裂,这中间充满了无数的矛盾和斗争。她恋爱过程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西厢记》的戏剧矛盾冲突发展是渐进而缓慢的,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它表现了一个贵族小姐,要走上违背封建礼教自主婚姻的道路需要克服多少心灵深处的障碍,要经过多么艰难痛苦的历程。王实甫从现实的矛盾生活出发,他把握了人物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把握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因此他笔下的莺莺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莺莺就是这样一个大胆的、刚强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同时她又是一个怯懦的、矜持的贵族小姐,尽管她内心中燃烧着炽烈的爱情之火,但在表面上,仍然是一个矜持、深沉的贵族女子。我们说莺莺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

以上分析了《西厢记》中的几个,人物形象,着重分析的是莺莺。从她爱情中的作假可看出她在爱情过程中,和封建势力斗争和自己所受的封建教养决裂所经历的,是一个漫长、充满矛盾的斗争过程。王实甫真实地写出了这一过程,细腻地写出了这一过程,因此她笔下的莺莺形象,既是真实可信而又是有社会意义的。我们说《西厢记》是一部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指对莺莺的描写而言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