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有一套程序,分为三步:练体,练气,练神。 这三步功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截然分开。但我们练拳首先要做到肢体的柔顺,此为练体;其次要追求内气的充盈,此为练气;后练神气相合、神形相依,此为练神。具体而言,无非由外而内,由实到虚,由动入静,这对于练太极拳是一步一步的实修功夫,忽视不得。 首先说练体,初学太极之时,在明师指导下准确地掌握了拳架之后,就是自己下功夫练习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盘架子”,通过每日盘练,去体会太极拳的慢、匀、轻、节节贯串等要领,盘练日久,自身松柔程度会不断增加。 练拳时,想慢下来比较容易,想做到匀稍显困难,这一点是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练拳节奏的。而练拳的“轻”与“节节贯穿”,由于和生活中的用力习惯不同,容易被忽视,抑或认识不到位,做得不够精细。这也是很多拳友练了多年太极依然拳味不对、进步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轻是松柔的的根本,做不到轻就无法走向松柔,毕竟松柔才是太极拳的灵魂。节节贯串必须从根节开始,然后依先后次序打通各个关节,轻与节节贯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求得太极拳的松柔。 太极拳很重视周身一家的要领,就像拳谱上要求的“一动无有不动”。拳论中“上下相随”与“内外相合”两个要领其实就是为了这—目的。 练太极拳,一招一式都应首先做到上下相随。这一点不是手和脚一起动就叫上下相随,而是要求每一式手脚都是同时启动同时到达终点的。其中还要完美的配合好转腰、沉气、开裆、等要领,配合不好就是断劲,配合好了,就是周身一家。 许多拳友常见的问题是步到手不到,这都是因为手脚没有呼应,其纠正方法还是要在身法要领上下功夫,就像“一切运作在涌泉”一样,手随身动,停于所当停。 至于内外相合,就属于练气、练神的层次了,要想做到内外相合,没有“上下相随”的基本功夫是不行的。 内外相合具体如何体会呢?可以说太极拳的内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拳架中出现内收、蓄劲之时,要有意识地把心神随之收回,隐于体内极细微处,可以是收敛至骨髓、丹田甚至每一个细胞;拳架中的外开、发劲动作,可以把心神放至无限远,哪怕是虚空尽头,也可以放至身周方圆一米,体会气包神外的感觉,一切全凭心意用功夫,无过无不及,不要刻意为之,用意如文火,武火则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