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爱胜却人间无数

 望月舒文 2021-05-07

文/郭凤祥

一九六八年,石阡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一些。

一大早,翔庭就被寨子上的一阵阵急促的嘣嘣鼓声催醒。起初他还以为是“敬雀节”到来了,寨子里的傩戏又要上演了。紧接着远处就传来了广播喇叭讲话的声音。一听这声音,翔庭就知道这是刚上任的队长王正那副公鸭嗓在嘎嘎叫:“社员同志们,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革命形势一派大好。现在,我们学习报纸上的最高指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我们寨子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斗私批修,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翔庭现在已经是镇上的一个教师了。他跟王正队长还是同学关系。两个人曾经在一个班读过几年书。那时的王正整天吊儿郎当,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是老师最头疼,最讨厌的一个吊脚货。没想到这家伙中途退学,在寨子里胡混了几年之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王正很会投机钻营,跟公社的书记攀上了远房亲戚。这个亲戚也真敢于“举贤不避亲”,竟把他提拔为水寨的生产队长。翔庭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亲戚,只能靠多读了几天书,虽说大学梦夭折了,但是镇上正缺高小毕业的人当老师。翔庭在校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镇上的人都有目共睹,翔庭自然而然地就被招进了学校当上了一名教师。和翔庭一同被招用老师还有一个叫兰芳的女孩。她是和翔庭同届的校友,也是有名的学霸级校花,人长得漂亮,歌唱得好,学习又好,家庭出身又好,真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根红苗正。翔庭曾记得她在全校大会上,上台给同学们起头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还随手给大家打起了拍子的情景。只见她不慌不忙地走上台站在话筒前停住,转身行队礼,然后凑近话筒,伸出右手像指挥千军万马的手势。她的手在空中停住了,清亮柔和的声音从她的嘴里通过话筒在会场上空响起——“让我们荡起双桨……预备,起!”

会场上,千百张嘴,千百个喉咙一起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自此以后,翔庭的眼前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出那次学校大会的场面,那充溢耳鼓的永不消逝的歌声,特别是兰芳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多少个夜晚,他抬头看着星星,眼前便有一幅图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啊,我就是一只小船儿,在水中轻轻地飘荡,凉爽的风和她的歌声是否可以迎面吹来?我的梦中的小船儿只要不沉下去,就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他的周身涌出一股热流,他的心中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好情愫氤氲着,蔓延着……

在这所不到一百个教职员工的学校,翔庭和兰芳辛勤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校田地。他们两个人各自包了一个班级做班主任,既教书又教导学生,用翔庭的话就是这才叫教书育人呢。平行班级里,既有竞争,又有相互学习。云芳时常有不明白的事情都愿意向翔庭请教,有人就打趣道:“你为什么总找他呀?”

“我们是同学呀!老同学没得说!”

“你们真是天生的一对!”

兰芳俊俏的脸立刻涨红了起来,或者打个岔绕过去,或者干脆半开玩笑地说:“不要瞎说哦,否则犯自由主义错误!”

爱情总是説来就来,总是藏在真诚、勇敢而又温柔的心里。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理想把翔庭和兰芳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人人都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龙川河畔,楠木树下,他们蝶飞凤舞,鱼水情深。

生产队部门前贴满了报纸,上面用排笔刷写着红字、黑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斗私批修!”、“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等,队部门口摆放着藤桌子和竹椅子。队长王正和民兵连长神气地坐在椅子上,凶神恶煞一般审视着渐渐围拢过来的人们。

“乡亲们,同志们!”王正站起身来,开口了。

人群立刻安静了起来。王正仿佛觉得有一种居高临下,凌然不可侵犯的气场,顿时精神振奋,意气奋发。他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现在,全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深入开展,一切牛鬼蛇神,封资修,反动派纷纷躲藏,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王正把话锋一转道:“啷个反动派,我们寨子里现在就有,并且是正在进行着发动派的活动。现在就有人检举,有人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砍社会主义的楠木树。”人群里一阵骚动,“砍楠木树?楠木树有多珍贵不知道么?是谁?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见乡亲们反响热烈,王正也不担心乱了会场秩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又开始发话了:“乡亲们听我说,我们对这个破坏分子现在已经站掌握了大量的足够的证据,会后,我们将向上级打报告。开这个会的意思就是让大家检举揭发,在我们寨子掀起一场斗私批修,打倒反动派的热潮……”会场下边有人低声地嘟囔了一句“花尿屁嘴,简直鬼扯!”王正还想再说什么,有人喊道:“鬼扯,鬼扯扯!散开,散开,还得下地干活!”社员们一哄而散。王正气得干瞪眼。

早晨刚到学校,翔庭就有人通知他到校长室去一趟。

一进门,就见校长和校革委会主任正襟危坐,也没有寒暄和让座的意思,这和平时大相径庭。翔庭一想也罢,人家是堂堂的校长和革委会主任,全校最高领导召见你,你一个小小的青年教师还不赶快恭恭敬敬聆听指示?只见两位领导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还是革委会主任发话了:“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接到了你所在的生产队社员联名写来的揭发信,揭发你私自砍伐名贵的楠木三棵,私开小片荒,两个罪名都很重啊!”校长接着说:“私砍楠木树,既是盗窃又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开小片荒是留资本主义尾巴,相对小一点,但是你是教师,为人师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错上加错呀!”翔庭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个莫须有的罪名会弄到自己的头上,这真是泼污水呀!

“两位领导,您们一定要相信我,我没有砍树。私自种小片荒,那是看到有一块荒地没人种,我就种了一点玉米,这也是为了贴补一下家里粮食不足呀!”

革委会主任说道:“翔庭,你不要说了,正因为我们也怀疑这件事不一定是你所为,所以暂时没有上报。我们还要立即派人深入调查。但是,纸里包不住火,尤其对你这样家庭成分是地主的人更应该掌握政策……”

他被学校开除啦,等待接受法办。理由很简单,被贫下中农社员举报砍树、开小片荒,还是个地主崽子。他有理难辨,无处诉说,因为他是地主崽子;他明明知道生产队长也追求过云芳,被一口拒绝。王正曾恶狠狠地扔下一句话:“丝儿郑翔庭,咱们骑驴看账本儿,走着瞧!”。正值文革兴起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之际,他是不敢说什么的,弄不好,就要反被扣上仇视社会主义,想要反攻倒算等等帽子,被打成反革命的比比皆是——他只能沉默!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当头风!

翔庭背着行囊,望了望绿荫如画的操场,班级的方向。别了,可爱的校园!别了亲爱的同学们!别了校园的花花草草!

翔庭又向云芳的办公室窗口望了一眼。他知道她这个时候也是被监视的对象。他心里在祈求可不要让自己的事情让她无辜受牵连。他不能怪她这个时候没有给他送行。他仿佛看到云芳那双哀怨的眼睛,泪眼婆娑的模样……

云芳,对不起!不过你要相信我是清白的,时间会证明。我的出身和我的现状都决定我们不能再有未来了。为了表达我的爱,我能做的唯一的爱的证明就是离开你,远远地离开你,即使是要我去到世界的尽头我也愿意,别了,云芳!

……翔庭泪洒校园,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九年过去了,离开学校在家务农的翔庭已经成为一个庄稼汉。但是,热爱读书的习惯没有改变,他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终于,他等来了恢复高考的这一天。

那年,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省里一所重点师范大学。他发誓要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他要回学校教书,在三尺讲台挥洒人生。他如愿以偿了!

再回故乡时,是翔庭退休后,返聘到学校任教的第五年。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楠木树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又仿佛一切都已经发生的了改变。老竹楼的原址赫然矗立着一座三层小楼,青瓦飞檐,灰白相间的墙面,新式的钢窗,处处清新洁净,富丽堂皇中又彰显着朴素节俭。这是父亲过世之后,弟弟在老宅子基础上重新建起的楼房。翔庭目睹山寨的一草一木,往事历历在目。那年,他被王正栽赃陷害白学校开除,还差一点蹲了监狱,痛失爱情,耽搁了整整十多年的从教生涯。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造就了多少时势英雄,也毁灭了多少美丽人生,当然也包括爱情。

真是命运弄人呐!翔庭不由地在心底长叹一声。跟随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他们的脚步停在了一个熟悉又憎恶的地方。这是一个象征威严的吊脚楼——王正队长的老宅。

你不得不承认,命运有时候就像那无形的路途,向着苍穹延伸,在某一个不知名的交叉路口相会又分离,分离有交错。可是命运有时真的很会弄人。当年的王正在队长的位置上没坐多久,便因为公社的那个远房亲戚书记的倒台而失去了靠山。在清算的时候,王正的罪状被一桩桩,一件件地扒了出来。其中就有滥砍盗伐楠木树中饱私囊,陷害在栽赃郑翔庭,以社员名义写诬告信给翔庭所在的学校和公社,导致郑翔庭被开除,和初恋情人兰芳分手的悲剧……

王正本质上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本应本本分分过日子,可是他心胸狭隘,嫉妒心特强。他看到家庭成分不好的翔庭竟然当上了镇上的教师,又和自己垂涎日久的兰芳处上了对象,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冲动是魔鬼,色欲更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老天有时也是公平的,王正走到被罢免,被开除党籍,在寨子里成了没人待见的破落户,最后落得个走在大街上不小心跌倒,再也没有爬起来的结局,也是罪有应得!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眼前的景象令他难以置信。破落的门槛,摇摇欲坠的竹楼,一个神情呆滞的女孩乌哩哇啦地迎着调研组的人群走了过来,仿佛要诉说什么。她的身后紧跟着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跛脚女人,嘴里喊着:“仔仔!搞哪样?作怪!喑倒起!”

从女人嘴里,我终于知道了一个事实:这座破竹楼确实是当年王正的。眼前的弱智女孩就是王正的孙女,跛脚女人就是王正的儿媳妇。她的公公五年前跌倒死了。她的脚生恶疮(灌脓),二十多年至今仍未治好。这个女孩是她的大女儿,小时患脑炎,中度智障。她的小女儿正在镇里的中学读书,也是全家唯一一个念书识字的人。孩子的父亲肾衰竭,但为了给女儿筹集学杂费,无钱进医院院治疗,拖着病身子出去打工……

在镇里的中学校,翔庭看到了王正的孙女王彩云。这是一位文静懂事,落落大方的女孩,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睿智、坚毅、和善、单纯……不得不说,遗传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她继承了她的爷爷身上的很多优点。

为了念书,彩云时常戴上口罩去垃圾箱捡垃圾换钱,每顿饭只吃一碗米饭,菜也不买,蘸点酱油喝点白开水对付,吃一碗最便宜的米粉就算是改善生活了。一身总穿不换的校服是寨子里的一个学姐送给她的,冬天和夏天就这一套像样的衣服。每逢休息日,彩云都在家里帮妈妈忙里忙外,干这干那。

看到这个女孩,翔庭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是幸灾乐祸?是大快人心……不是,都不是。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水,水变成黑色;一滴墨水滴入大海,大海还是蓝色。包容得下人家待你的不公,包容得了别人的无礼冒犯,才是气度不凡的人。忘记过去的不愉快吧!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都已经过去,如果还揪着不放,就如在人的伤口上不停地撒盐,不停地舔。讥笑、嘲讽、毁谤、幸灾乐祸中,回味着当时的痛苦,一遍遍再受伤……这是何等的残忍!

冤冤相报何时了?孩子是无辜的,前辈的业障不能用孩子的前程来消弭。他人愚痴,我辈怎会和他人那样,岂非禽兽不如了么?于是,翔庭的内心升起一股饶恕的力量,他爱那些可爱的人,也也要去爱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德报怨,才能让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感到羞愧,即使那人已在九泉之下,但是灵魂也会有知。世界会因为有你的宽宏大量而减少邪恶和伤害,这不正是自己曾经幻想的理想境界么?

翔庭决定不记历史旧帐,对王正的后人施以援手。在帮助王正的儿子和儿媳妇治病的同时,他决心帮助他的孙女王彩云考大学,读大学,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可是,当初这个决定作出的时候,亲戚朋友大多数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帮助一个曾经深深伤害过你的人家呢?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脑袋瓜子进水了?总而言之,好心相劝的,背后风言风语的都有,甚至有人还说出了极为难听的话:“哼哼,现在这社会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会发生,你没见过老牛吃嫩草么……”

那些矛盾的日子里,翔庭的内心里像战场一样拼得火光冲天,你死我活。他把自己扎进书堆里,从书中汲取力量。掩卷遐思之际,他的思想的羽翼穿越云海,自由驰骋。他想起先贤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初抵龙场,便披荆斩棘,搭建了一间茅草房。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随即发狂般地欢呼雀跃起来,感觉就像云开雾散、豁然见到阳光一样,终于使至今未曾参透的“格物致知”之旨露出了真相。王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在想生活在这个如此浮躁的社会,不应对别人期望过高,只应对自己有所期待,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首先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为了求得所有人的认同甚至拥护。法国著名的女作家乔治·桑说得好:“不要去报复自己所受到的屈辱,而应当把它们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屈辱激励自己。” 当你迎着太阳走的时候,身后总会有阴影,就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去嘲讽吧。你,用不着回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翔庭的资助无疑很快使彩云摆脱了生活的困境,她萌生了考大学将来回家当一名像翔庭那样的教师的理想。她学习更加用功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彩云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给她的零花钱也舍不得用,还把钱额记在笔记本上,目的是将来有一天自己能挣钱了好加倍偿还。看到孩子的这个小小的举动,翔庭的心里既有兴奋也有酸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孩子少之又少。

髙三的时候,彩云更加用功了,常常复习到深夜,精神高度紧张。为了缓解压力,打消顾虑,翔庭决定带她去北京旅游,一则是为了放松、减压,再则是为了让她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终生学习,树立向着更高的理想攀登的信念。

到北京去,这是彩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天安门广场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地方。国庆长假,爷孙两个人登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崭新的车厢,宽敞明亮,高速列车满载着山里人对伟大首都的憧憬和热爱飞速前进。

在天安门前,当遥远的天际红日鱼跃,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奏鸣声中,缓缓升起。翔庭、彩云和无数的游客肃立注目。当国旗升至顶端时,游客们高呼:“祖国万岁、中国加油... ...”翔庭和彩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歌曲。

彩云给爷爷和她照了很多相。照相时,她落落大方,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个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一个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真挚的友谊在他们的脸上散发出幸福欢愉的光芒。

北京之行确实调节了彩云紧张焦虑的心情,为下一步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出生在贵州省石阡县的最偏僻的山村的小姑娘彩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在大学校园里,彩云依旧初心不改,矢志向学,她的各科成绩在师范学院数学系都名列前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果文字能够记下这“胜却人间无数”的情缘并成为永恒,如果视频能够捕捉这奇异的忘年之交精彩瞬间永不消逝。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时代的恩恩怨怨,会从忘记仇恨开始,把仇恨当作放手掌中的蝴蝶,让它飞走。

彩云是一个优秀的姑娘,她像梵净山上的七彩祥云盘桓于天穹之间给人以纯真、善良……只求她的可爱胜却人间无数!

p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