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每年约5.2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高危人群应每年筛查

 恬淡闲适 2021-05-08

图片

卵巢癌起病隐匿,不易察觉,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每年约有5.2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2.2万人死于该疾病。过去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

5月7日上午,由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仁济医院妇产科、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国际卵巢癌日”妇科肿瘤大型义诊及科普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门诊大厅举行。同时,仁济医院“妇科肿瘤俱乐部”揭牌。

图片

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狄文教授介绍,新成立的仁济医院“妇科肿瘤俱乐部”致力于搭建一个医患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以此构建起一个广大患者之间同伴教育的优质平台。

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表示,仁济医院妇产科长期致力于妇科肿瘤的防治工作,在上海率先建立妇科肿瘤MDT(多学科协作)综合诊治中心,年收治疑难复杂及患有内外科合并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比例居上海市前列,60%以上有内外科合并症,相关成果被评为2017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在“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下,仁济医院妇产科一定会继续积极承担起疑难复杂妇科肿瘤诊治的责任,依托医院综合实力和MDT多学科综合诊治,提高卵巢癌诊治率。

当天还举行了义诊,通过与专家面对面和科普讲座的形式,进一步增加群众的妇科肿瘤相关知识储备,提高广大女性的防癌意识。来自仁济医院妇产科、妇科肿瘤科、妇科超声、肿瘤科、放疗科、中医科的十余名专家组成超强阵容,为广大市民提供疾病咨询和健康指导,并就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进行了解答。

图片

活动现场还提供了免费专家B超检查和妇科恶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不少市民早上六点就赶来等候,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友不远千里慕名前来参加。此外,活动还安排了线上科普讲座,涵盖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以及肿瘤遗传、中医调理等百姓关注的内容,为无法亲临现场咨询的患者提供了便利。

图片

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赵爱民教授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例如50岁以上女性(卵巢癌好发于50-79岁)、有家族史,基因突变(如BRCA基因突变)、从未生育或不育、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他提醒,卵巢癌早期很难被发现,但还是会有身体的异常信号可以引起警惕,比如腹围逐渐增大、胃口不佳、持续性的饱胀感、体重减轻,下腹或盆腔的慢性疼痛,以及尿频或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等等。

随着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小布邀请仁济医院副院长、

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狄文教授

一起聊一聊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

Q什么是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

A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19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卵巢恶性肿瘤。

Q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吗?

A发病率不高,约占儿童及青少年所有恶性肿瘤的1%,但在青春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年龄≤9岁的儿童中,每年约0.102/10万患卵巢恶性肿瘤,10-19岁年龄组患病率上升10倍,为1.072/10万。

Q哪些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A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的症状不典型,患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他症状如腹部包块、性早熟和逐渐增大的腹围。有些青少年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就诊,常被误认为阑尾炎。

Q有哪些病理学种类?

A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约占所有青少年卵巢肿瘤的70%,其他类型如上皮性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等。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又可分为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胚胎癌、绒癌等病理类型。

Q儿童及青少年的卵巢肿瘤都是恶性的吗?

A不全是,但是在儿童中发现卵巢肿瘤为恶性肿瘤的概率较高。此外,性早熟和逐渐增大的腹围也提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狄文教授提醒:

不同于成人的恶性卵巢肿瘤,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发现多为早期,预后较好。

鉴于儿童及青少年卵巢肿瘤多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单侧多见,早期多见,化疗敏感性较高,规范系统化的治疗及长期密切随访,使得保留生育力的手术治疗是完全可行的。制定手术方案时,妇科医生必须考虑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保留。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卵巢损伤较小的化疗药物,精确计算药物的累积剂量,重视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密切检测卵巢功能。此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使用和卵巢组织冷冻和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化疗对卵巢的毒副作用。

责任编辑 徐玲

来源 浦东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