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为政篇(13)

 素說 2021-05-09

原文

为政第二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试解】子贡请问怎样才算得是一位君子。孔老师说:“君子当谨言慎行,在具体事务上,首先要了解先王们是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具体是如何训导人们的,看看父兄师长是如何教导和实践的,这些都了解并把握住之后,再顺时而为,择善而从之。”

释字

《说文》:先:前进也。从儿从之。凡先之属皆从先。稣前切。臣铉等曰:之人上,是先也。

《正字通》:先:前也,早也,始也,故也。书洛诰作周恭先。注人君恭以接下以恭倡后王也。又《周礼》太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祉。注先犹导也。

汉字“先”,从儿从之。“之”表示去往,行走走在人之前的含义。“先”表示时间或顺序在前的到达。

后(後)

《说文》:後:迟也。从彳、幺、夊者,后也。胡口切。徐锴曰:“幺,犹𦌾踬之也。”(𨒥)古文后从辵。

《康熙字典》:後:《玉篇》前后也,《广韵》先后也,《诗·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又后嗣也。

汉字“后”字是指在空间上在背面的,时间上较晚的,次序上靠近末尾的。

从(從)

《说文》:從: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

《尔雅》:遹、遵、率、循、由、从,自也。从、申、神、加、弼、崇,重也。

汉字“从”字甲骨文中有“人随从着人”的字形,后加“彳、辵”,但字义没变,指跟随、追随,跟随的人,有依顺、附属的、次要的、参与、参加的含义。

素说

前面一章老师教导弟子“君子不器”,强调的是君子要自强不息,要做到博学且能通道义,不能单单做教条的,只有单一用处的容器,而要能以道统器,通瞻全局,领袖群伦,做到不器而无不器。针对这一教导,弟子才会请教具体应该如何做,如何找到具体可以实践的抓手。老师针对聪明而善言的子贡,当然会及时进行棒喝的。老师说:“君子应当谨言慎行,在具体事务上,首先要了解先王们是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是如何具体的训导人们的,看看父兄师长是如何教导的,这些都了解并把握住之后,顺时而为,择善而从之。”这里老师把前面几章的教导都在这里进行了再次明确,君子要不器,君子要视观察地识人,君子当不忘“孝”道,君子当心怀仁德。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的是“先行”。孔子确实强调君子当先做然后再言,但是在此章中,看不到此层含意。因为前章“君子不器”,强调的是君子不器。针对这一教导,弟子才会请教具体应该如何做,如何找到具体可以实践的抓手。如果老师教导弟子,你先做然后再言,这样不就是要求弟子继续在做器上琢磨实践吗?这似有不妥。我们在定州简本《论语》中发现其中没有“其言”二字,原文仅仅是“先行而后从之”,“其言”二字应是后人添加的。另一方面,如果“先行”是指自己先实践,那么后面的“从”是指什么?有学者解为,“从”指“言”之“从”,因而将本章断读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有学者指“君子当自己放好样子,让别人从(学习、效法)”。因此这些解释都不恰当。本章的教导,是教导善言的弟子,君子在做事之前,当先审察一下先王们是如何做的,老师是如何教导的,然后再择善而从之,再具体去实践行动。总之,“先行”是指先王们的训导,是指父母兄长老师们的言行教导。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