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和母亲相约下地干活儿

 新用户6326I9Ei 2021-05-09
母亲节这天,我和妈妈想约回老家当院里干活。

劳动了一辈子的妈妈,下地干活是她的本职工作,也是她的精神支柱,陪妈妈下地干活,比起陪吃饭还要有意义。

当同村的老人们都在老年公寓里看电视,闲聊的时候,她已踏上回老家的石渣路,一路磕磕绊绊去老家院子里种菜,或者去老宅基地上给黄豆除草。

老是回家干嘛去啊?老太太们总奇怪的问。

照大娘大婶们的思路,孩子们大都上班,且老人已85岁,本该生活清闲,颐养天年,这样大太阳底下干活,就是自己找罪受。

“俺和您不一样,俺院儿里种着菜呢”,这是妈妈的惯常说法。

是的,我们还有平房的院子。有些老人没了平房,大田里的体力活恐怕也干不了;有些老人当院里种着树,没有开辟出菜地来,想干活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在公寓里坐着走着的玩儿。我们家呢,本来是五间房的地方盖了三间,院子里种的杨树长得慢,彻底伐掉之后,开成菜畦子,种得满院子都是菜。

这一院子里的菜,供应了我们兄妹四人的厨房,放心菜,也是爱的菜,是妈妈当主力种出来的。

妈妈喜欢菜地,热爱劳动,从来不以劳动为累赘,回家干活让她有个事干,缓解了老年的孤独,向来独立的母亲,很少有依赖孩子的时候。看到老人忙忙叨叨着照顾菜地,而且心情愉悦,我们几个都特别高兴。回家拿菜,成了我们光顾老家平房院子的理由,周末回家干活,也成了兄妹相聚在母亲身边的方式。


今天回家,我们的任务是除草。

按妈妈的说法,地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没有种地的活儿,没有浇水的活,没有扎架子的活儿,那就是除草的活儿。农活永远无休无止,除非到了隆冬季节,土地进入休眠状态。

草和菜,草和庄稼,几乎就是形影不离的姐妹花,更像藤萝攀附着高树。准确的说,更强悍的是草,它是菜里的霸王,本来“亲生”的是菜,但是这“晚的”,却不但要侵略“亲生”的地位,且有蔓延“鸠占鹊巢”的势态,他们非但占领了菜畦,连走路的小道上、放着杂乱东西的角落里,都是他们顽固的绿意。

草之坚强,恰如古诗中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远更行还生”,绵绵不绝,火烧不尽,风吹还生。除过无数遍,依然处处现!

永远除不尽的草,“斩草除根”,说易行难,或者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怎么办?只有一遍遍的拔草,长出来,拔掉;再长,再拔……

你有多顽固,我就有多坚持。妈妈就是采用这种打法,所以就要天天下地干活,以保障地里只看到菜,看不到草。

年龄大了,妈妈走路拖沓,干活更是慢了许多,但是,她有功夫,每天上午两个小时都要下地除草,再多的草,也禁不住老人家这样持之以恒的干。


我走到菜地一看,哪里有什么草呀,地里都很干净,看到的是清清楚楚一簇一簇的黄豆苗。细细看时,晒干的小草芽还能看得出。

这得花多长时间呀?

妈妈头也不抬,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我没别的事儿,就这点除草的事儿,还能让地荒喽?”

假以时日,绝大多数事情都能办成,妈妈除草,就是功夫里磨。

草有很长的根,这里是斜坡,雨水不勤,根不得不扎到深处去吸收水分,还有的几乎要晒死了,可是拎起来,有很小很细的一点点根在土里,但根和叶之间很长很长,比起“树根比树冠还大”的震惊,还要震撼些。


这就是生命力,只要有一点可能,草儿都不会放弃生存的希望。

人也是如此,只要有生命的活力,就愿意为这片大地付出自己的辛劳。

这个母亲节,我们干活儿很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