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首发|宝利老师独家全解细析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内附试卷和答案)

 高考语文杰哥 2021-05-10

宝利老师:太原市语文教学能手,山西省语文“金钥匙”奖,“语文报杯”“叶圣陶杯”作文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在《语文报》等优质报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出版“王小树的朋友们”系列童话《小白龙的山坡》等儿童文学作品。多年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有独到的教学实践法和教学认识。现为太原十二中高中语文教师。

2019年高考刚刚结束,余温尚在,后来者多,所以宝利老师借此机会为同学们全解全析一下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全解全析——宝利老师独家解析,倾力呈献。

一、宏观探究

从试题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传统文化,文艺创作,劳动教育等

从试题方向来看,关注传统、关注时事、贴近生活、倾向实用

从试题形式来看,稳中有变,变中求稳,主线分明,开合有度。

从试题字数来看,17年高考语文卷面字数约为8000字,18年高考语文卷面字数约为提高到8900字,而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卷面字数为9030字。估计今后几年的卷面阅读字数大约会保持在9000字左右。

从试题亮点与不足来看,亮点就是特意强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同学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无限魅力,并以此向同学们提出要求: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行,不担当不务实不行。

不足依然是受“全国一卷”身份的限制,会有一定的政论化倾向,少了些文学性和细腻温情,少一些灵动与创新。

但根据辩证法,试卷的“亮点”反而可能成为同学们的“路障”,试卷的“不足”反而也可能会成就同学们的“亮点”,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准备。

二、微观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了文艺创作的特点和责任,并从“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入手,探讨文艺创作规律“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并在最后提出: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全文讨论的是文艺创作,但立论明确而具体,说理层次清晰易解,和同学们平时练习的论述类文本比起来,难度降低了一个层次。但在设题上依然延续了高考的严谨与创新。设题上仍然使用了比较高频的表意绝对、曲解文意和范围变化等陷阱,符合大家练习中掌握的要领。

创新表现在第二题,延续2018年高考题的特点,除了论证方法还从论证思路上设置选项,对同学们的考查非常全面,这也算是试卷中的高能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延续了18年高考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题型考查,文本内容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解难度略高,非常专业,但却是很多同学熟悉的内容——如果你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么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唯一独特的一点是材料三中,选择的竟然是毛里求斯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向我国求助的事情,让同学们感知到一种民族自豪感。

相对于去年高科技含量的专业内容而言,更容易上手。但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两耳多听窗外事,一心多读圣贤书。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俱进,向科技靠近,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至于阅读技巧方面,关键是读懂读细。那么如何做呢?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我认为依然要加强四个方面的训练。

一、准确筛选概括各材料主要内容;

二、准确剖析作者观点倾向;

三、准确梳理材料内部、各材料间的逻辑关系。

四、细心把握文中提供的表格信息。

本文的三个题可以说是本试卷上最简单的三个题,对于细致用心的同学,基本属于送分题。

因此这篇文章内容虽“高大上”,但答题却“稳易快”,只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完全能高质量完成。不过同时也透露出一点信息就是:阅读量大的时候,谁阅读速度快,谁阅读面宽泛,谁阅读质量高,谁就更容易获得高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依然是一篇小说,但选材出乎意料,不仅是鲁迅先生的,而且是不大被教学和复习重视的“故事新编”,题名为《理水》,也就是“治水”之意,是关于大禹治水的“新编”故事。我个人认为这篇小说从选材和内容来说都非常好。因为当前社会有一种浮躁气息,大家阅读偏“新奇特”,忽视经典,忽视名家。小说本就除了有文学功能还有社会功能,它可以直指人心,匡正时弊,这恰恰是小说相较于其他文体的魅力所在。《理水》既关注名家,又关注“民族的脊梁”,引导意味浓厚。

在题目的设置上,从内容到形式都并没有另起炉灶,依然是对小说要素的考查。

其中,第一道题客观题,从主要情节和细节的理解和写作手法上设置选项,难易度适中。只要明确“故事新编”的特点,便很容易选出对项。

第二道主观题,以鲁迅对“中国的脊梁”的定义引出,谈谈如何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考查点是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同学们对答题方法应该很熟悉,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正面、侧面”几个角度寻求适合的点。本题则只需要“肖像、语言、侧面(对比)”三个角度就可以了。

第三题扣住“故事新编”的写作方式来设题,既能够让同学们分析“新编”写法对表现深刻思想的作用,又可以给同学们以主题思考,反思“为万世开太平”的诸多“中国的脊梁”。

但是此题会让很多同学措手不及,作为一份全国试卷,应该先在教材教学指导中设有一些阅读传承性,甚至可以明确阅读的大范围。否则,考过的知道了,没考的追求单一,实践度不高,稍有遗憾。

四、古文阅读

今年的古文阅读仍然是一篇人物传记,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往年的文言文选文范围来看,全国卷从2007年到2018年所选篇目来自《宋史》的最多,多达7篇,来自《明史》的第二多,有5篇,来自新旧《唐书》的有3篇。但是没有《史记》选文,可见,平时的复习如果只看选篇来源练不够,应该二十四史多方涉猎。关键在于积累、读懂。

我今年为学生选取的练习篇目,其中恰好就有试卷上的选文,学生大呼“神奇”兴奋不已,说老师“神押题”,实际是怎样?之后我会写专文讲这件事,敬请关注!

试题设置上三个选择仍然是断句、文化常识和文本内容概括,没有新意,保证传承。

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极为简单。

两句翻译句子从考点设置来说不难,没有涉及难句式和语法,只是一些比较典型的实词和虚词,但我认为设题简单了,考查不出学生阅读文言的真正能力,区分度不是很大。

五、古代诗歌赏析

选取了一首“题画诗”,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这首高考诗歌有创新,算是给同学们设置的一道障碍。如果你平时的学习积累没有涉及到这类诗歌,很可能在做第一题时就翻船。所以提醒广大同学和老师,练习过程中多方涉猎,各种类型的诗歌都要有所积累,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何乐而不为呢?因为我们教育的宗旨还应该是“不仅有知识,还要有文化”!

我们常说“诗歌的工夫在诗外”,诚然,只要了解作者的基本风格和思想,把握诗歌类型特点,掌握诗歌主要感情倾向,无论什么类型的诗,都难不住你。

14题的四个项从首联颈联景情关系、颔联题画诗特点两个方面设题,难度不大。

15题问“尾联含义、作者对画的评论”,是两问,简单明了,翻译、评论即可。唯一的难点来自于字面意思,“吟断不相关”,意思是“吟诵了很多诗句但是总不能很好地把画面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对画作的欣赏。估计很多同学“断”在了这个“断”字上了吧。

六、名篇名句默写

题目数量与赋分没有变化,但重视对经典篇目的考查,《逍遥游》《蜀道难》《渔家傲》,难度不大。虽然默写的句子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但如果死抠字眼死背名句“押题”,做法很不可取,比如《蜀道难》就考查了不是很“名”的“五丁开山”句子。需要大家平时要扎扎实实背诵积累,莫做投机者。

七、语言文字运用题型

今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延续了2018年的“新瓶装旧酒”新题型,无形中依然突出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继续创新,把四个成语的选择变成了四个“词语”的选择,更侧重“运用”,让很多同学吃了一惊,好在只要阅读语感到位,很容易选择准确选项。

20题考的没有延续2018,而是延续2017,是填句子。这种题型绝对不算新题型,但是却提醒同学们和老师们,语用题本身多种多样,切不可一味练习固定题型。强调“用”,多题多练,这才是这个版块的复习方法。

但是就像有些高考专家所言:“这个题是全卷最难的一道题!”因为考查全面,既有逻辑性,还有理解能力,还有概括能力。因此题是旧题,但会是难题,会成为失分重灾区。

21题是压缩语段,同样“复古”,近三年没有考查过。但是理由同上,我们这一板块的复习一定要全面深入,重在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而不是专练一类题“押宝”对待。

22、作文

作文细致分析详见本号上一篇。这里主要为大家支支招。

本次作文依然延续了近几年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观念。依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那么完成任务是考场作文制胜关键。对照下面几点看看本次作文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第一,演讲稿,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全套。

第二,写作对象是“本校同学”,所以演讲者的身份是学生。

第三,既要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又要提出“希望与建议”。

当审题没有太大难度时,出彩就成了难题。如何在演讲稿下出彩?

第一,利用“有人说”来进行驳论文的写作。

第二,“复兴中学”有深意,你用到了没有?

第三,符合演讲稿的出众文采和清晰思路。

可见,今年的文章重心不在审题,在于深度辩题、理性思考和妙手著文。

总体来说,今年的语文试题最突出的特点:

一、极其关注传统文化,比较关注时代特征。

二、守正,稳中求变,突出实用性。

三、阅读量依然增加,考查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意图明显。

最后,我想说的是,

语文的本质是播种,“种花种爱种希望”;

语文的本质是唤醒,“唤德唤美唤真淳”;

语文的本质更是引路,“引风引雨引春天”

愿语文回归真淳,回归教育,回归生活。

(本人愚见,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附:2109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1语文高考试题

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