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天,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一个山上,偶遇一种草,它们匍匐在地,开着小小的白花儿,小小的红果子,莫莫大咖告诉我,它叫爱地草(Geophila repens),听到这名字,我脑海里马上浮现的是艾青的诗文:《我爱这土地》。说来惭愧,这么有名的诗句我第一次留意已经是在我女儿上初一的时候了,当年几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朗诵比赛,这是其中一首诵读的诗歌。当时我们有几个家长为了这个比赛也投入了很多,可谓是爱得深沉。之后每每想起,依旧感动。爱地草,一种非常低微的野草,它一定也深沉地爱着这片属于它的土地。 它的拉丁名是Geophila repens (L.) I.M.Johnst.,属名Geophi由希腊语的ge(土地)+phjlos(爱)组成,指植株矮小且匍匐在地上,一看就知道中文名正是来自属名,种加词repens是“匍匐的”说的也是这个形态。爱地草生于林缘、路旁、溪边等较潮湿地方。产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地,广布全世界的热带。 刚刚记录完野外分布的地被植物铜锤玉带草(点击阅读),脑里马上浮现了同是野外分布,同是花果同期,同是地被植物的爱地草,那是个每每听见名字就让我感动的无名小草。还记得是去年九月,约了三五好友对一直向往的版纳植物园进行了一周的深度游,而热情好客的大咖莫莫同学第一天就带着我们走遍了全园,其中还去了万种园,那个要不是有他带着,我去100次版纳植物园也不可能去的地方。那里物种与西区相比完全不一样的生境,就像植物园里面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得特别好,也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不少本土的植物,那个后来叫少果鹿茸木的新种,还没发表之前让我们拍到,就非常的荣幸。沿路不时看到林缘、路旁一种地被植物匍匐在地,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它白色的花,红色的果,它与铜锤玉带草不一样,它的花非常的白而且大,高高昂着头,那红色的果子并不大,却是玛瑙石那样的晶莹剔透,偶尔从树叶的缝隙里透出的阳光,照在它的身上,闪闪发光,在沉寂阴森的野外,它仿佛替我们照亮前行的路。它们的果子跟花一样一个个挺立在叶与茎编织的地毯上,非常的高调。 每去野山,总能见到不一样的地被植物,比如乡下的地菍,南方常见的蔓九节,或者我刚刚提过的铜锤玉带草,或者西南地区广布的地果,它们都是匍匐在地,依赖着身下的土地生活。其实它们都“爱地”,很多名字都与“地”相关,可明显标榜爱地的就只有爱地草了,可见它是从里到表的“爱地”。它们把大地当成母亲,那是它们的依靠,大地母亲无怨无悔为它们提供养分和水分,给它们提供匍匐前行的力量。而它们也会回报母亲,保护母亲,防止水土流失。 它分布广么?我也不知道,网上关于它的介绍极少,不过从盆友圈发现不少地方有分布,比如广东的丹霞山。它的颜值挺高的,可是没有资料显示它引进栽培,估计在园艺圈,颜值担当的物种已经足够多了吧,它是否跟别人抗衡,或者是否值得引进,那是圈内的事了。不过,跟铜锤玉带草一样,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资料显示,全草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正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国内有些药园把它栽培展示。感觉野外分布的匍匐草本都有或多或少的药用价值,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方面的总结。 爱地草是多年生匍匐草本,长达40厘米或过之。茎下部节常生不定根。叶膜质,心状圆形或近圆形,先端圆,基部心形。 花单生或2-3朵组成顶生伞形花序,花冠筒被柔毛,内面被疏柔毛,花冠裂片4,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雄蕊着生冠筒中部之下,花药内藏。 核果球形,光滑,红色,有宿萼裂片;分核平凸,腹面平滑,背面有横皱纹或小横肋。 多年生、纤弱、匍匐草本,长可达40厘米或过之;茎下部的节上常生不定根。叶膜质,心状圆形至近圆形,直径约1-3厘米,顶端圆,基部心形,干时黄绿色,两面近无毛;叶脉掌状,5-8条;叶柄长1-5厘米,被伸展柔毛;托叶阔卵形,长1-2毫米。花单生或2-3朵排成通常顶生的伞形花序,总花梗长1-4厘米,无毛或被短柔毛;苞片线形或线状钻形,长约3毫米;萼管长约2-3毫米,檐部4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被缘毛;花冠管狭圆筒状,长约8毫米或稍过之,外面被短柔毛,里面被疏柔毛,冠檐裂片4。卵形或披针状卵形,短尖,开放时伸展;雄蕊着生在冠管的中部之下,花丝短,花药内藏;花柱纤弱,长约4毫米,顶部2裂。核果球形,直径4-6毫米,光滑,红色,有宿萼裂片;分核平凸,腹面平滑,背面有横皱纹或小横肋。花期7-9月,果期9-12月。拉丁学名 Geophila repens (L.) I.M.John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