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从4月7日开播,到现在已接近尾声。豆瓣评分也一路下跌到7.1分,隐隐有崩的趋势。 清平乐由正午阳光出品,号称正午阳光出品,必出精品。但是似乎这次的清平乐,观众并不买账。观众形容清平乐“伪高级”,服装布景选角皆讲究,随便一帧截图都可以拿出来拿屏保。但是清平乐定位为历史正剧并不够格。 第一,美化宋仁宗。 宋仁宗是历史上第一位谥号为“仁”的皇帝。 他的“仁”体现在生活简朴,善于纳谏,爱惜人才。历史上包拯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有时甚至唾沫星子飞溅到仁宗的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宋仁宗之“仁”在朝廷之上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为后世皇帝培养了诸多能用之才。但他这一朝的政治成绩并不值得拿出来大谈特谈,甚至有些屈辱。 景祐五年,宋朝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爆发 “宋夏战争”,三次大战宋朝皆败,双方和谈订立《庆历和议》;此时辽国借北宋内外交困,趁机胁迫,迫使北宋增加对辽金帛,史称“重熙增币”。 庆历三年,宋仁宗用范仲淹锐意改革,无奈反对势力强大改革仅一年就中止,史称“庆历新政”。 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评价历史人物应“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 纵观宋仁宗的得失虽称得上“仁”,但却配不上“明”。而清平乐强调了宋仁宗之“仁”,有意突出其光辉形象,却将他执政时期的内忧外患一笔带过。 第二,魔改宋仁宗的感情线。 历史上宋仁宗自小被嫡母刘太后管教,取了平卢军节度使郭崇之女为后,刘娥死后,他借郭皇后与嫔妃争宠大打出手,废黜郭皇后。景祐元年,立前枢密使曹斌孙女。 史载曹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养蚕。”但是宋仁宗并不喜爱她。电视剧却牵强附会,改出了曹皇后与宋仁宗的感情线。 而事实上对曹皇后,宋仁宗怀疑,冷落,曾有言“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历史上宋仁宗喜爱张贵妃,即是剧中那位飞扬跋扈的张妼晗。 史上的张妼晗与宋仁宗堪称宋代“长恨歌”。越级升迁,封赠三代,行册立贵妃礼,仪卫,生活逾制;张家氏族因其受天恩眷顾,朝臣文彦博等攀附张家即可看出对宋仁宗对张妼晗的宠爱。 张妼晗死后,追封为皇后,破例赐谥号“温成”,“德行宽柔为温,齐圣广渊曰成”,“温成”两字反映出张贵妃在宋仁宗中贤淑德行和平等身份。剧中美化宋仁宗的形象,硬拗出帝后的感情线,将受仁宗十五年宠爱的张贵妃描绘成肆意妄为,飞扬跋扈的女子直接导致了主角的人设崩塌。 无独有偶,去年12月播出的大明风华,定位也是历史正剧。 大明风华讲的是明朝靖难之役以后,建文旧臣被屠,御史大夫遗孤若微一心复仇,但在看到朱棣治下国家从乱象中恢复,逐渐步入正轨后,若微放弃个人仇恨决心辅助丈夫和后来登基的儿子。但是其对明朝历史的改编,也被观众诟病,大明风华不如改成“大明疯华”。 第一:朱元璋的形象问题; 关于朱元璋的历史形象,历来是个争议的问题。 据说明清宫中共有13幅朱元璋的画像,但是两类画像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为端庄之圆脸俊像(左图),一为怪异之长脸丑像(右图)。 旧版人教版中学历史书也曾用长脸像作为朱元璋的配图,但是现已改为圆脸像。 而在播出的大明风华中,采用了怪异长脸的画像。观众看了以后大呼受到惊吓,私以为未经考据,以丑脸为据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第二:朱棣传位问题; 剧中,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预感自己时日无多,考虑立嗣问题。因担心他之后,手握兵权的汉王会与太子兄弟残杀,决定立汉王朱高煦。 但实际上,第五次北征时汉王朱高煦并未参与,朱瞻基也未跟随。 汉王朱高煦在永乐十五年就已经被贬乐安失势,赵王也在永乐二十一年失势。朱棣在抵达榆木川时病危,召见英国公留下明确的嘱托:遗命传位皇太子,且云丧服礼仪,一遵太祖皇帝遗制。 第三:荷兰人教使用火器 大明风华中出现了说英语的荷兰人教明朝人使用火器的情节;但是实际上一查历史就知道当时荷兰并未建国。 大明风华对历史魔改之处不胜枚举,其任性魔改也让豆瓣评分一路跌到6.2分。 文学的创作往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电视剧中对历史的改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改编也需有限度。 1.应尊重基础史实。对史实的随意改编,例如大明风华中篡改朱棣传位于汉王,即是对历史的极度不尊重。 2.改编应选取历史上着墨较少的人物,减少争议。 3.明确剧的定位。历史正剧是还原历史,可以博得观众的追捧,但是名为历史正剧实为古代偶像剧的历史剧只会让观众厌弃。 关于历史剧,早些年,我们也有过好的作品。例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明宫词,这些剧因为时代原因服装道具等细微之处可能略有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如今翻出来重播仍能获得好评。 近年来,我们的历史剧,虽有退步,但是总体上仍是朝着努力讲好故事的方向走。例如大明风华与清平乐,从服装道具布景甚至选角上可以看得出导演组的用心,但是观众要求远不止于此,在此希望能早日看到更好的历史剧。 文/甜粽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