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续排雷

 小鱼量化 2021-05-11

微博/雪球:小鱼量化

看了很多价值投资类的书籍,可到分析具体公司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怎么办?其实是练习做的太少了,深度分析5家公司下来就会有所收获,最起码按照分析模板走一遍,对公司的认知会加深一个层级。

给自己安排个小练习,南极电商被质疑造假,股价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6成。今天就来用几个指标来观察一下南极电商造假的概率有多大。

这篇文章写了5000多字,字数比较多不容易阅读,分两篇发送。几天是本文的第二篇。

第一篇的链接在这里:排雷

 1 
高有息负债
负债一般分为两种,一类是无息负债,企业合理占用上下游的资金,从而降低自己的资金成本,这种负债是一种优势,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优势地位,属于优秀企业。无息负债多是一种好现象。比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公司。

另一类是有息负债,有息负债高的企业很危险,即使ROE指标非常优秀,但含金量差,这类企业原则上是要规避的。

优秀的企业本身可以产生大量的现金流,是不需要高有息负债的,即便是重资产行业,优秀的企业也可以做到低负债,比如海螺水泥、陕西煤业、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等等。
我们来看看南极电商这方面的数据:
 


这个没啥好说的,没有就是没有。有息负债率接近0。

 2 
高商誉
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商誉都是溢价收购产生的,所以分析企业的高商誉首先需要分析企业高商誉收购的合理性,否则很难说高商誉一定是坏事。

对公司历史上有对外收购的案例,有必要分析企业的收购有没有达成目标,有没有产生协同效应。对高商誉的公司应采取谨慎原则,尽量规避,有可能错误,但不会买错。

2019年报中查得南极电商有商誉8.9亿,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9亿/58.83亿=15.13%。这个比例不算低,大概相当于三个季度的净利润。
 
2016年收购卡帝乐鳄鱼品牌公司95%股权形成商誉1.1亿;相对比南极人品牌调性高一点,丰富品牌授权矩阵。

2017年收购时间互联100%股权形成商誉7.8亿元。时间互联做的是流量中间平台生意,电商业务又是与流量高度密切相关,肯定有什么深度互补的东西在里面,而且时间互联的下游很多客户都是电商类的。有没有可能把大量的流量卖给了南极人的经销商呢。这些相当于不但提供品牌授权,还有流量扶持渠道。另外收购时间互联后至2019年已累计为公司赚到了4.2亿的利润。

从以上分析看,卡帝乐鳄鱼品牌的收购与主营业务有较高的互补性、协同发展性。据上市公司回复,时间互联的流量业务与品牌服务业务目前还没有过多的合作和协同,公司也正在挖掘这方面业务合作协同的可行性。

 3 
高存货高应收账款

1、高存货

当存货可以升值的时候高存货才是有价值的,比如白酒企业的存货不仅不贬值,还有升值效应,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而大多数公司的高存货都会有减值风险,尤其是服饰类企业,高存货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南极电商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因为他卖的是品牌服务、流量支持服务、供应链服务。最新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存货仅为309万元。

2、高应收账款

高应收账款说明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劣势低位,货/服务卖出去了但是拿不到钱,企业经营资金被优势企业占用,企业还承担了隐形的资金成本,应收账款还有是实实在在的减值风险;

这里面应收票据不多,大部分都是应收账款。而且是个逐年上升的过程。公司那块业务产生了应收账款呢,值得好好去研究一下。

关于这一块南极电商本身的回应是:应收账款方面,南极电商称其主要来自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及时间互联业务的授信2018年及2019年,南极电商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1.61%、20.21%,整体比例可控并且逐年下降。

2019年报中关于应收账款主要分为三块,本部的6.06亿元,保理业务的0.24亿元,和时间互联的1.6亿元,三者之和为7.9亿元。

在雪球的一篇对南极人经销商的访谈文章中找到一点信息,南极人的收入是两块,一块是卖货的标费,一块是店铺授权费,从文章分析判断不是先给钱,而是货卖出去之后定期结算标费;店铺的授权费这块大概也是年底核算一个营业额然后定一个价格。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应收账款。

时间互联应收账款:

以下是时间互联的生意模式,对上游强势的流量提供方,如小米、腾讯应用宝、VIVO等要提前充值预购买流量。对下游有一定的结算账期,从而体现出了一定的账期和应收账款,只要这个应收账款与时间互联业务增速相匹配就OK。2019年1.6亿的应收账款看来是合理的。

计提坏账:

计提坏账准备方面,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92.6%;计提坏账准备0.5亿元,占比应收账款比例6.35%,算是在合理范围之内。

 4 
大存大贷

从逻辑上来说,有大量存款的企业没有必要大量贷款,毕竟贷款利息远高于存款利息,除非有猫腻存在。如,康得新2018年中报显示货币资金167.8亿元,但有息负债却搞到110.8亿元,典型的大存大贷,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南极电商最新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类现金资产:货币资金19.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6亿元+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0.38亿=26.28亿元。

有息负债只有1个亿的短期借款。不符合大存大贷这个指标。


 5 
定性分析

财务造假的目的是虚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从而推动股价上涨。造假形成的财务数据中没有“真钱”,可以从是否有“真钱”方面来验证一下。

1、分红

历史上的分红是真一般,只有17年和19年总计分红4亿元,这4亿元是真钱。离现在最近的19年分红最多达到3亿元,如果2020年继续分红呢,说明公司积累下来的是真钱。

2、回购

今年一月份再次出现“财务造假”传闻后,股价大跌,为稳住股价南极电商在短时间内推出了两轮股权回购计划。

第一轮回购:

2021年1月5日召开的 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 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总 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7亿元人民币,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含15元/股)。

仅仅20天第一轮回购完成,累计耗资7亿元,回购7249万股,占总股本的2.95%。

第二轮回购:

第一轮回购完成,仅过了两天1月27日南极电商又抛出了第二轮回购。规模3亿元-5亿元。第二轮目前已经回购1149万,回购速度明显降低。

第二次回购按照下限来计算的话,两次回购之和也要10亿元。2020年三季报有类现金资产26亿元,占比10/26=38%,力度可是比较大。

目前这7个多亿回购的钱是真钱。

3、证监会重点审核

近期,南极电商股价大幅波动,市场上也出现公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质疑。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就此回应称,证监会已经关注到了这一情况,并已将南极电商的股票交易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公司发布了澄清公告,回应市场质疑,同时也要求年审会计师对南极电商2020年度财务报告进行重点审计

高莉表示,在日常监管中,深交所高度关注南极电商公司经营情况及其披露真实性,已连续三年对公司年报进行重点审核,并强化对公司相关事项的问询。

高莉说,维护三公原则、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证监会的法定职责,证监会将落实“零容忍”的要求,持续关注南极电商公司相关情况,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必将依法惩处。

以上是证监会发言人对南极电商的回应,监管机构对其重点审核和强化问询,目前为止未发现实锤证据。

这篇小练习花费周末两天写了近五千字,对这家公司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金钱负责,最好的办法是有负面新闻的标的,宁可错过、不可犯错,避开就好。信息披露充分真实可信的标的有很多可以选择啊。最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小鱼为提高分析水平做的一个小练习。


本文完
文章只是传达理念和调仓逻辑,涉及个股,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