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茂林之家 2021-05-11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公元前40000 ---公元前5000年)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企业,承揽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PO、中海油债券经纪。现担任某投资公司总经理,经营几十亿资产,投资于股票、股权、期货、债权等领域。

6、演进中的世界各地新石器文明

(4) 印度河流域

扎格罗斯Zagros山脉是伊朗高原最西的边界,从西北向东南绵延1200公里,海拔3000米,是伊朗第一大山脉,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分开,从古代的巴比伦王国与米底王国、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菲王朝等,到今天伊拉克与伊朗,扎格罗斯山脉一直是不同文化和政治实体间的重要分界。扎格罗斯山脉绝大部分位于现今的伊朗境内,不过北面和西面的山麓丘陵则延伸到相邻的土耳其、伊拉克境内。如果说黎凡特是最早种植业革命中心,扎格罗斯山脉就是最早畜牧业革命中心,那里开阔的草原为山羊和绵羊的捕猎驯化及牧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扎格罗斯山地周边的伊朗 甘吉达雷遗址、伊拉克的扎维凯米-沙尼达尔遗址分别被认为是山羊、绵羊的驯化基地。除畜牧业外,这里也是最早重要制铜中心,伊拉克的扎维凯米-沙尼达尔遗址、伊朗阿里库什遗址都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铜制品。

到公元前7000年后,受西部黎凡特地区的影响,扎格罗斯山脉中部(伊拉克东北部)耶莫遗址、南部 伊朗阿里库什遗址都进入农业社会,主要种植物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家畜有山羊、绵羊。两处遗址房屋都用土坯建成,其中耶莫遗址居民还懂得用沥青做粘合器制作带柄的工具和武器,这是人类最早利用沥青的记录,不过这时期遗址中都没有发现陶器。从规模上看,扎格罗斯山脉地区伊拉克的耶莫遗址只是25栋泥巴房拥挤而不规则地攒集在一起,其发展程度远不及黎凡特、安纳托利亚地区。

前5500年后,在伊朗高原扎格罗斯山(Zagros)西北部一个新石器时代村庄哈吉菲鲁兹土丘(Hajji Firuz Tepe)发现有6罐葡萄酒残留物,每个罐子都可以容纳9升葡萄酒,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 位于伊朗高原中部的锡亚尔克(Sialk)遗址,用红铜打造铜质针、锥、刀、斧。在伊朗高原东北部和中亚交界的科佩特山脉的哲通Dzheytun文化也开始出现彩陶,在后期使用红铜器,说明铜器已经从安纳托利亚经伊朗高原传播到中亚南部地区。

古雅利安人最早用"婆罗多(bharat,传说中的一位上古印度国王)的土地"来称呼他们居住的印度。雅利安人梵文里,"河流"的发音为sindhu,音译为"信度"、"兴都"、"身毒"。后来,"河流"特指"印度河",正如同在中国古代,"河"特指"黄河"一样。 后来,希腊人将"印度河sindhu"按希腊语音译为"India印度",用用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

印度河流域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大部分是亚热带干旱气候,炎热少雨、万里狂沙,而印度河也和尼罗河、两河一样滋润着贫瘠干旱的大地。印度河一年一度的泛滥给两岸的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在古代,印度河是南亚文明的发源地,今日依旧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农业灌溉和生活水源,河流两岸居住着巴基斯坦80%的人口。

印度河流域和最早的农业中心新月沃地 隔着伊朗高原,在公元前7000年,伊朗高原与印度河流域交界处的俾路支斯坦最先出现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俾路支文化 明显是受临近的伊朗新石器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俾路支高原本属伊朗高原的一部分,现代俾路支族也是东伊朗人的一支,其最早的农牧作物也都来自伊朗。历史上,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联系十分密切,伊朗势力多次统治印度河流域,今天的巴基斯坦也跟着西亚伊朗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河流域强盛时,往往向西扩张到伊朗高原,今天的巴基斯坦也占领着伊朗高原东南部分(俾路支高原)。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印度河流域就受到来自东伊朗的影响,伊朗西部的扎格罗斯山脉和新月沃地同为最早的农牧业革命中心,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关系,好比黎凡特、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关系。由于干旱导致部分伊朗高原居民向东迁移到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早期最重要的遗址梅尔枷赫mehrgarh就坐落在连接伊朗高原和印度河平原的交通要道上。

梅尔枷赫的人口在公元前6000年,就达到了1000人,属于无陶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500—前4800年,梅尔枷赫进入有陶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陶器和陶窑,开始了最早的棉花种植,培育出亚洲棉。亚洲棉属于粗绒棉,在美洲棉引进全球之前,亚洲棉与亚麻同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布料,在中国元朝时,亚洲棉已经替代麻成为主要衣料。

除棉花外,梅尔枷赫人还成功将当地俾路支山地牛(瘤牛)驯化为家畜,瘤牛因肩部长有肉瘤而得名,在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普遍饲养。 除瘤牛外,梅尔枷赫人还驯养了水牛垦田。印度水牛属于河水牛,和东亚东南亚的沼泽水牛属于不同品种。水牛和黄牛虽然外表有点像,但是不同"属",不能杂交。 不想黄牛在印度的神圣地位,水牛在印度教文化中代表邪恶,用于祭祀女神,印度不吃黄牛肉、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牛肉出口国。

虽然在印度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发展成绩喜人,但是和欧洲农业快速扩张不同,南亚农业传播在印度河信德省以东地区基本停滞,这是因为印度河流域气候类型和西亚类似,属于亚热带干旱气候,适合西亚种植物和家畜生存,而过了印度河的南亚就逐渐进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季雨量大,长期高温,地形带是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丛草茂密、猛兽众多。不耐湿热的麦类在此处水土不服,种植粮食收获远不如当地丰富的采集、狩猎资源,茂密的雨林不但不适合砍伐树木开荒,也缺乏放牧家畜空间,季风雨林这一天然屏障,就此挡住西亚新石器文化进一步东扩的脚步。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5) 地理中国

在世界各大文明起源地中,以中国地理坏境最大、最复杂,气候类型最多样化,当然中国可不是生下来面积就这么大,也是从一小小的原始部落成长为屹立于东方的大国,这中间少不了融合和扩张。所以地理概念上的中国文明(即今中国国境内的文明,未必是华夏汉文明)是多源性,尤其在上古时期,各大地区文化(不同于华夏族的异族)之间更是互相分离,不能将互相分离的各大新石器文化成就,等同于同一文化(华夏文化)的成就,只有将各大地区文化区别开来,才能了解文明融合的过程。中国在此时的文化遗址,因地理的隔阂可分为东北地区、山东海岱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岭南地区五大区。

东北地区在燕山山脉以北。在前5500年后,原本在中国东北辽西地区流行兴隆洼文化遗址开始消失,被前5500年吉林左家山下层文化、前5300年辽宁沈阳北郊区新乐文化、前5200年辽西地区赵宝沟文化所取代,三者都为定居农业文化,不过渔猎经济在生产中依然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陶制品均为手制,中间多有缝隙,以赵宝沟文化彩陶尊最为精美,上面刻画猪首蛇身等"灵物图像",和后世龙崇拜现象密切相关。原本兴隆洼文化流行玉器在此时大量减少,不过在煤矿资源丰富的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中国最早的煤玉工艺制品,煤玉又叫煤精,是一种黑色有机宝石,中国主产地是辽宁抚顺,东北地区在宝石文化上依然走在中国的最前列。

山东海岱区和西部华北平原区的地理分界是山东丘陵,山东丘陵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南,面积约占山东半岛面积的70%,是中国三大丘陵之一,最高的泰山海拔1524米,气势雄伟,巍峨挺拔。这里是东夷文化的源头,在前5300年出现以山东省滕州市北辛遗址为代表的北辛文化,由之前的后李文化发展而来,居民主要以种植粟、养猪和捕鱼为生,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北辛文化陶器、定居村落、农业、畜牧、磨制石器五要素具备,已经是较成熟新石器文化。

岭南原是指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越南北部。由于两广丘陵的隔离,这里新石器文化发展呈现独立性,广西地区是这里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中心,到前5000年,新石器文化遗址从广西转移到广东珠三角地区,在深圳市东南部咸头岭村出现咸头岭文化,该文化主要遗存是陶器,其生产经济依然以渔猎为主。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来自甘肃、宁夏、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 ",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 聚成片片沙漠,最细小的粉沙和粘土 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由于这些黄土是最细小的粉沙和粘土重叠组成,所以非常疏松多孔、容易被水冲走,黄土高原黄土占世界70%,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流速快、带走大量泥沙,因此成为世界上携带黄土最多的河流,不但河流变成了黄色,连黄河注入的大海也变成了"黄海"。

如果说尼罗河是埃及仁慈安详的母亲,给埃及人民带来无限的欢乐,那么中国母亲黄河则显得喜怒无常,经常制造各种可怕的灾难,十年九害是对黄河深刻的描述。黄河平时水量很少,还经常断流,并不太适合灌溉、航运或发展渔业,但是发起洪水来却是来势汹涌,毫无规律,从热带雨林来的埃及尼罗河泛滥后留下的是沃土,而从黄土高坡来的黄河留下的却是一片黄沙。这些黄沙日益淤积,导致黄河河床逐渐升高,最后高出两岸地面4~5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这条"悬河"在两岸人们头顶翻滚奔腾,好比在他们头上安上一把随时要掉下来的斩刀,只要堤防一时挡不住,居高临下的河流就将造成一场恐怖的大屠杀。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其中包括7次大改道,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是世界上吞没生命财产最多的一条河流。

黄土和黄河也决定中国北方农业的特性,北方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大规模集中降雨冲刷侵蚀,黄河流域的降水又恰恰具有集中的暴雨性特点,突然爆发洪灾也给实行灌溉农业带来很大阻碍。而且华北地区属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不需要灌溉就有充足的雨水浇灌农作物;同时,耐旱的粟、黍等农作物对灌溉并无严格要求,正和这种土壤、气候特点相适应。黄土的土壤特性、粟作农业和泛滥的河水,使黄河流域灌溉农业发展缓慢,新石器的农耕者一般选择远离黄河种植,而把大量精力花在清理河道和修筑堤坝上,防止每年洪水泛滥所带来的危害。频繁灾害和缺乏水利技术严重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这也是为何中国农业早于埃及出现,而后来埃及却迅速赶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有以上种种弊端,但也正是黄土和黄河带来了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泥沙沉积的冲积平原,其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路面平坦,一马平川,号称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埃及居民只能集中生活在尼罗河的两岸、两河流域居民只能集中生活在两河两岸,而华北地区居民却能够遍布整个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占中国首位,黄土又肥沃、土质疏松,降水充沛但不泛滥,只用简单的木头就能开垦,种植作物毫不费力,因此农耕者使用木制工具就能获得好收成。

只有如此宽广辽阔的平原才能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也只有如此平坦无阻的平原才能形成长久统一的国家,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提供了必备的地理条件。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中原的主体,处于中国地理的心脏部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大都在此发生。

华北平原的河北磁山是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发源地。接着,公元前6800年,河南裴李岗、贾湖出现,裴李岗住半地穴式建筑,种粟、养鸡养猪,制红陶;贾湖位于裴李岗南部,是最早的北方水稻种植地,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乐器(骨笛),用稻米、蜂蜜、水果味原料酿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在龟甲上契刻类似文字的符号。

与华北平原西南部相连的黄河中游渭河流域同为古华夏文明中心,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河流冲积形成"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渭河流域天水号称"伏羲故里"和"轩辕故里",宝鸡被称为"神农故里",当然这些"故里"其它地方也在争,不过渭河流域无疑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公元前5800—5400年,黄河中下游文化向西扩张到中游支流渭河流域,出现了以天水大地湾、陕西华县老官台为代表的文化。 公元前5000年,渭河流域老官台文化和华北平原裴李岗文化一起融合形成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陕西、河南西部为中心,最主要特点是粟作农业和红陶生产,后期出现彩陶,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让仰韶文化得以迅速扩张,向东到达山东丘陵、和东夷北辛文化接壤,向北到达燕山山脉、和东北赵宝沟文化重叠,分布在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此时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仰韶文化主体父系单倍群是O3a5 (M134、原O3e),是今日汉族标志单倍群类型。表明华夏民族最迟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占据中原,成为后来中国人民的主体。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出三峡后才称长江,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十年九害的黄河,中华文明另一个源头长江则要优利得多,凡河流应有的利益,如渔业、灌溉、航运,它全都具备,尤其是在运输方面,有着黄河不能比拟的功能,被称为是"黄金水道",同时长江形成一条难以逾越的天险,从最初的东汉末年分三国,南北划江割据,到之后南北对立政权基本上全是以长江天险为障建立,所谓"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至今,长江起了相当大了保护作用,长江是中华民族继长城之后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要比长城有效、重要的多,基本北方政权一过长江,南方政权就很快灭亡。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黄河给北方地区带来宽广的华北平原,同样长江也给南方地区带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华北平原的完整平坦,一马平川,能够形成统一大面积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被地理分割成几个地区(中游和下游),从而形成不同新石器文化。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在湖南永州市道县玉蟾岩蛤蟆洞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半栽培稻之后,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及夹炭陶器,并发现有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公元前6500年,彭头山发展出地理中国最早由围墙的环濠聚落----八十垱。八十垱三面有生土堆筑成的矮围墙,外有壕沟环绕。矮墙用于防人和野兽,也用来排涝防洪。八十垱土城面积不到0.8万平,跟一个足球场面积类似,远不及耶利哥古城的4.8万平,所以一般不把八十垱当作地理中国城市的起点。

在彭头山文化之后,长江中游系统发展为湖南、湖北两支,湖北宜都的城背溪文化是湖北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前6500---前5000),已属稻作文化遗址;湖南地区则出现高庙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两支不同新石器文化。

高庙文化得名于湖南怀化洪江县贝丘遗址,起始于前5800年,堆积如山的贝壳和淡水螺表明,当地居民主要以渔猎和采集为经济生产主要方式,与洞庭湖区当时发达的稻作农业形成较大的反差,虽然农业落后,不过高庙文化手工业发达,不但能生产玉器,还是中国白陶工艺的始祖,在出土白陶中有的戳印有凤凰、兽面、人角星纹和太阳图案,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在高庙遗址上还发现有一大型祭祀场所,已揭露面积700多米2,由主祭(司仪)场所、39个祭祀坑(其中之一为人祭坑)以及窖穴等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在中国同期史前遗址中,这处祭祀场所年代早、规模大,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大型祭祀场所"。

同处湖南,与高庙文化同时发展的,是发源于前5500年的常德市石门县(澧水畔)皂市下层文化,和高庙文化以渔猎为主不同,皂市下层文化是湖南彭头山稻作文化的直接继承人,有着发达稻作农业,其分布范围要比彭头山更广。皂市下层文化驯化了水牛,中国和东南亚水牛属沼泽型(和印度江河型水牛不同),是独立驯化的。

公元前6000年,稻作文化从长江中游扩张到长江下游,在浙江萧山出现跨湖桥遗址,除了稻作和制陶外,还发明了我国最早的生漆制品、我国最早的独木舟。公元前5000年,杭州萧山跨湖桥文化被宁波余姚河姆渡文化替代,河姆渡文化居民Y染色体是O1,和台湾高山族等南岛语系民族相同,是百越民族的前身,在今天东南沿海人群多有分布。

河姆渡文化范围不如仰韶文化几十分之一,但是发展程度上却毫不逊色,河姆渡遗址以水稻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木雕漆器技术 闻名。河姆渡是已知前5000—前4500年世界最大规模稻作文化遗址,除水稻外,还发现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种植物,家畜除猪、狗外,水牛也被利用。江南地区的红土比中原黄土难开垦,河姆渡居民使用农具耒耜来翻土,耒耜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是古代传说中最先出现的农具,《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浙江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所谓干栏式建筑是指将屋舍建在高出地面、以木或竹支撑的柱架之上,主要目的是为了躲避地上虫兽的侵害和地底的潮湿,多见于南方潮湿地区。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干栏式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这是最早的榫卯结构,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通过将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卯结构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和古代西方主要通过钉子来制造家具不同,从河姆渡开始榫卯结构成为后来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直到近代才开始使用钉子结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灵魂就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数百年之久。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不过钉子结构好处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以批量生产,快速制造,传统木工从学徒到细木工大约两年左右,而"钉子木匠"(行内戏称)大约半年即可上手,榫卯制造的效率与成本实在难以大规模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为何今日木结构家具和建筑普遍使用钉子的原因。可惜中国要么长达数千年不使用钉子结构,要么一引进就将传统榫卯技术抛弃,目前榫卯建筑在中国基本快失传,而一直以虚心学习别国、保留传统著称日本较好继承保留中国的榫卯技术,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瑞士最大的木建筑房屋Tamedia新总部就由日本建筑师以传统的全榫卯结构建造。

河姆渡手工业非常发达,河姆渡出土木雕鱼和东北新乐遗址木雕鸟同为中国最古老的木雕制品;在之前跨湖桥文化就出现生漆技术,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进一步发展,发现有涂有朱红色生漆的木胎漆碗和漆筒等漆制品。在纺织业方面,在遗址中出土陶纺轮、石纺轮、管状骨针、打纬木刀和骨刀、绕线棒等纺织工具,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织布机组件。

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程度不输黄河流域。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