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热评:算法滥用,该休矣

 西雨瑾匡 2021-05-12

  原标题:热评丨算法滥用,该休矣

  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专项行动的8个方面内容中,其中一项是治理算法滥用行为。

  在答记者问中,相关负责人提及的与算法滥用有关的行为,是关于PUSH弹窗推送,这种行为,制造了典型的信息茧房。但算法的滥用,显然不限于此。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公司利用算法技术,精准掌握个人兴趣、口味甚至行踪,以此为依据向用户精准推荐商品、广告、新闻等各种产品与服务。某种程度上这是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是,在逐利驱动下,算法不断试探人们的边界,比如,正如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所提到的,一些资讯类App滥用个性化推荐方法和手段,一旦发现了用户的喜好,便无休止地推送相似信息。而一些平台推送一些低质量、毫无营养的内容,甚至造谣传谣、媚俗庸俗,干扰正常传播秩序。

  算法的滥用还滋生了大数据杀熟。在一些订票、点餐软件上,相同的机票、餐品在不同人那里却有着不一样的价格,而用户的购买次数越多,产品的价格相比于其他人可能就越贵。在算法织就的“牢笼”中,用户却往往一无所知。

  当然,算法滥用的危害,还包括对隐私的剥夺,对员工工作量的过度操控,以及对信息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当算法挣脱了向善价值观的束缚,只因追逐利益被滥用,就必须得到制约了。

  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算法背后的人有价值观。所以,遏制算法的滥用,必须激活人性算法、伦理算法。各种平台在利用算法技术的过程中,需秉持对人的隐私与权利边界的起码尊重,精密的算计既然能做到“无孔不入”,必然也可以及时“刹车”。这需要外部的监督,也仰赖平台的自觉。

  一切对用户的过度侵扰与索取,都与科技创新的使命背道而驰。科技创新的愿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算法滥用,该休矣!(文丨汉卿)

  (编辑 李冬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