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1-05-12

《平如美棠》的作者饶平如先生在今天上午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九十九岁。

《平如美棠》的最后一页上有这样一句话。

这个清明节他带着满满的爱去和天上的美棠奶奶相会了。

饶先生两次来过“克勒门”,2013年七夕节,我们在沙龙上分享了这个美丽的故事。

92岁的饶爷爷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弹起美棠奶奶最爱的《友谊地久天长》。

2017年“克勒门”五周年的晚会上,96岁的饶爷爷依然精神矍铄,那个时候《平如美棠》的故事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传播了。

当主持人阎华问起饶爷爷“为什么全世界的读者都爱这个故事?”饶爷爷说:“因为普通,因为平凡。”

生活平实,但岁月感人。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克勒就跟大家再次分享平如与美棠的故事,感受这人间最可贵的真情。


他和她,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他记得他们的每一个纪念日,他记得她说的话穿的衣,她要他做的事他立马就去执行即使总是被她数落什么也不会做,可他乐呵呵地从不放心上。

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即使别人都觉得无聊的事他们俩在一起就有滋有味。

可命运有时就喜欢嫉妒那些特别幸福的人,他被莫名送去了劳改,于是他们不得不异地22年,他珍藏起了她所有的来信,靠着1000多封情书小心地维系着这份爱,可最后她都遗忘了,只剩下他在原地……

1

她再也不记得他了?

她病了,而且不轻。他为她在家自制了腹膜透析室,每天擦拭、消毒、紫外线照射房间,特地练就专业工序手法,这样一做就是4年,一直被她数落什么都不会做的他,做起这个来从不出错。

以前脑子好使身上都烙下病根的她,后来连脑子都不好了。

她躺在床上对他说:“去拿把剪刀来,这被子太大了,我要把它剪小一点。”他心里顿时一咯噔,她是真糊涂了啊。

后来有一天,她气愤地坐在沙发上,问他:“舒舒去哪儿了?”“舒舒还在上班。”他告诉她。但是她已经不能相信。她爬起来一间一间房间找,责怪他把舒舒藏了起来,还推门出去到外面去找。 

无助、孤独、绝望、伤心……各种情绪向他袭来,他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2个小时。而她却视而不见……

这还是那个记忆中娇俏美丽的她吗?这还是那个和他啃着烤玉米说个没完的她吗?这还是那个为他生了5个孩子的她吗?

22年分离都没有磨灭他的希望,可此时看着越来越糊涂的她,他绝望了。

她会不会再也不记得他了?

2

记忆中的她如此美丽

他们两家是世交,门当户对,虽说结婚是父母之命,可他对她一见钟情。

那年他25,随着父亲走进未来岳父家院子第三进的天井,一眼望去,西边正房小窗下,有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在窗前借着天光揽镜自照,仔细地涂着口红。

春天的风,带着温柔的暖意。

她很喜爱唱歌,拿几张报纸卷成筒状就是扩音器,他就听着她唱《花好月圆》,《夜来香》,《凤凰于飞》……

之后两人交换了戒指订了婚,开始谈起了恋爱,他带着她压马路、买她喜欢的小物件、吃她喜欢的小食、游公园、喝茶。

后来两人聊起来,其实他们俩早年也曾见过2次——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他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

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后,由于是战时,他和她不得不辗转于各地奔波逃难,在他的记忆里,这些地方却都是与她的甜蜜回忆。

他记得的他们唯一一次争吵发生在新婚后不久。

为什么而争吵呢?实在想不起来。

当时年轻气盛,只觉得她太不讲道理,一气之下,他就把桌上的一个红色热水瓶往地上一摔。瓶胆应声碎裂,开水流满地板。她卧在床上便哭起来。他们彼此不说话,就这样过了两三个小时,他便走过去拉她要和解,没想到她倒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3

异地22年,1000多封情书

1950年,几经辗转,他们最后定居上海,他在大德医院谋得会计一职,兼职出版社编辑。

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担负起养家的重任,“26岁以前我不怕死的,结了婚后我就怕死了,我有妻子儿女,万一死了他们怎么办。”

依靠他的勤勉工作,他和她的生活尚属优渥。他每个月工资240元,是普通上海市民工资的数倍。她雇了一个保姆,在家做全职太太。

“这是我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他回忆。

“不跳舞的时候,我们去看电影。我的视力很好,她则是近视。我们去看电影,如果坐在中间排或者后排,她就看不清楚。结果坐在前排……时间长了,我终于也成了近视眼。这样一来,我终于和她同步了。”

爱一个人时连近视眼也要一起得。

没有人能料到,平静富足的生活仅持续了7年,就被席卷全国的政治浪潮打破。

他和她因此经历了长达22年的离散和坚守。

抗战时担任国民党军官的经历,成为他无法隐藏的“污点”。在单位好好上着班的他突然被告知要劳动教养,直接从单位被带走了。

他被迫离家时,最小的孩子3岁,最大的也才9岁。

他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寥寥无几的工资从嘴里省下来寄回家,也不足以支撑开销。生活压力、养育5个孩子的重担全落在了她身上。昔日爱唱歌跳舞,穿旗袍烫卷发的时髦姑娘,消失在日复一日为生计的奔波中。

他只能从信件中参与各种家庭事务,分享子女的愁苦喜乐,他小心地保存了所有她寄来的信。

从信中他知道了她常找些临时工的活来做,曾去自然博物馆工地上背水泥,一袋有50斤重,从此落下了一身病痛。可他也无能为力。

多年后他每次路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会停下看一看。这些水泥台阶里,不知道哪一块曾经沾着她的温度。

4

终得团圆,老病相催

22年后终于迎回丈夫的她,却因为长期生活重压患上了糖尿病和肾病。多年后,他用作家杨绛的话怀念她,也概括他们的一生:“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最后她还是以一种永远无法跨越的距离离他而去了,这一天距离他们结婚60周年纪念只差5个月了。

他永远也不知道她最后是不是把他也忘了。

他恹恹没有生气地过了大半年或者更久,他好像在乱糟糟的房间里终日同笔墨颜料书纸与猫生活在一起。有时提出要买纸,有时提出需要复印,有时又说要扫描。

有一天他说要去福州路买老式相簿——那种活页的,有一张透明膜可以揭开,把照片摆进去,轻轻覆上就又黏住了。他一下子要了20本最厚重重最庄严的深棕色封面的相册。

原来他每天都在画他们的故事,一幅小画起码要画2个小时,他没有学过画,只是模仿他喜欢的丰子恺的风格,最后竟画了满满18本。

5

他是饶平如,她是毛美棠

他说:“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漫画家,仅仅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退休老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写一本书。只因为老伴去世,我内心难过,日子很苦闷。别人借酒消愁,抽烟解闷,我是个不喝酒不抽烟的人,后来我就想,何不把我与老伴二人过去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写下来,画下来,一方面借此消磨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家史,留给子孙们看看也好。”

于是在被感动的有心人的帮助下,《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了,而它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畅销书。

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被7个国家看中,在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韩国、荷兰等国陆续出版。2017年初,该书的法文版面世,95岁的饶平如受邀去了巴黎,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大受欢迎。

他记得她的一切,他记得她爱听的《魂断蓝桥》的主题曲《友谊天长地久》,90岁那年他开始学习钢琴,翻来覆去练习这首歌,虽然她再也听不到。

今天,让我们再次聆听96岁的饶平如先生在“克勒门”上奏响的琴声。


小克勒知道爱得深的人,连不舍都是饱满的,像风吹麦田,沉甸甸落地,壮美了人间。
而尽心尽力活过的人,也是不死的,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去了土地天空云层的某处,以无数道闪电式的记忆,亮回从前,抚慰余生。
今天,我们为平如老人点支心烛。


近期我们讲了这些故事

如此优秀的上海男人,赶紧给我来一打!
看,阳台上飞出了“蝴蝶”

见不到美景,但可以想得美啊!

这些上海的老“洋房”不姓洋

究竟要美成什么样才能被称为“女神”?

从此,上海人的“老规矩”里将新增一条!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