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栗旭晨||愿承甘露润苍生

 文史艺苑 2021-05-13

愿承甘露润苍生

文/栗旭晨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中写道: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在全国诸多称之为甘露寺的寺庙中,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河北邯郸广府甘露寺、安徽池州九华山甘露寺较为有名,成为许多佛教徒修行布道和善男信女进寺拜佛的必往之地。如今,在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的山西省忻府区南高村东,也崛起了一座甘露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敬香拜佛。

据史载,南高村村东曾建有龙王庙,村人信奉龙王,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统领水族之王,掌管兴云降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属于四灵之一。据村中老者回忆,清代末民国初,每到农历三月十二,村里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龙王庙会,除了唱戏摔跤、物资交易外,还有一项重要仪式是杀猪宰羊供奉,攉石盆取水,敲锣打鼓护送到龙王庙上,上香敬供,以求龙王爷普降甘霖,润泽百姓,保佑南高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革中龙王庙被当作"四旧"捣毁,只留下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前些年,村中有性善念佛者倡议重修龙王庙,很快得到村里许多人的赞许,由于年久失修,只恢复到原来的十之四五。2006年,在太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南高人佛制老和尚的大力支持下,南高村本村村民和在外工作的南高籍人士纷纷捐款,在村东重建龙王庙。当年农历三月十二,我回村参加了捐款、取水和奠基仪式,人山人海,甚为壮观。直到2016年,一个人的岀现,将龙王庙改名为甘露寺,才有了今天的寺庙香火兴盛之象。

他原名叫李孟军,今年59岁,吉林永吉人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积累了一定的资金。1991年,他第一次登上佛教圣地五台山,参拜了南禅寺、佛光寺等著名寺庙,被五台山的瑰丽建筑和博大精深的佛经所深深吸引。他一心向佛,皈依佛门,在三塔寺出家,圆照寺受戒,取法号释宗法,决心用余生来学习佛法传扬佛法。他先后出资筹款,主持参与了五台县九女庙、五台山地藏洞、太原市仙岩寺、忻府区甘露寺的建设,在这四座寺庙里洒下了他奔波劳碌的心血和汗水。不幸的是,在九女庙施工建设中,发生了塌方事故,他的两条腿被砸断,在忻州市人民医院的全力抢救下,在各个寺庙的悉心帮助下,他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从此,他更坚定了投身佛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南高温泉疗养,优质的水温、舒适的泉疗、优美的风光、纯朴的民风,吸引了他,让他一住就是35天,他从此爱上了这块神奇之地。2016年,当他听说龙王庙有意向社会寻找托管方时,他毅然决然地接手了下来。他从一句对联中得到启发:观音枝洒,普度世上受难者;甘露门开,广纳天下有缘人。他遂将龙王庙改名为甘露寺,投资数百万元,大兴土木,在原有七宝大殿、千佛塔的基础上,遍请能工巧匠,用四年时间陆续建起了古戏台、天王殿、财神殿、龙王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和关公殿,并新建了寺门,硬化了寺庙场地,栽植树木,建了小型停车场,盖了十余间客房,并铺设了地暖,将温泉水接入寺内。作为九女庙的下院,甘露寺占地7亩多,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成为忻府区西北乡建筑规模最为宏大的寺庙。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甘露寺香火缭绕,鼓乐震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古庙会活动,与村委大院的文艺活动遥相呼应,精彩纷呈。表演文艺节目的、上香敬供的、摆摊设点的应有尽有,戏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许是因了甘霖遍洒,寺庙对面桃杏满园,就连庄稼也长得格外茁壮,附近南高、奇村、蔚野、刘家庄等几个村的广场舞大妈们,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唱上一曲舞上一阵子。住在疗养区的北京、内蒙古、太原的游客都要进寺里参观一番,发出啧啧赞叹声。寺内建筑宏伟,寺外满眼葱绿,空气新鲜,远离喧嚣,拥抱自然,这里已成为人们修心养性的重要场所,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洗浴后放松心情的首选地,更成为忻州温泉康养地建设的一处佳域胜景。

甘露寺距我家老宅仅两千余米,我每个月回村照顾老母亲时,都要利用闲暇时间去寺里走走看看,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5月10日下午,我有幸见到了甘露寺释宗法住持,他为人低调,热情好客,说自己刚从三亚疗养归来,听说我回村照顾老母亲,称我是有孝心之人,当即拿岀一大包海南名茶和一个微型按摩器,让我带回去孝敬母亲。

谈到未来发展,释宗法法师充满信心,在政府有关部门批复和佛教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逐步修建停车场,兴建疗养楼,届时邀请五台山的僧人来此疗养旅游,愿借甘露,化为霖雨,普济苍生,造福百姓。走岀寺门,微风徐来,晚霞夕照中,甘露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卓然不群。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南高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第五届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证章。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五十万字,有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杨胡的葡萄熟了》获得第二届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栗旭晨||栗公中和传
*栗旭晨||伫立在祖宅前静默
*栗旭晨||追根溯源写家史
*栗旭晨|| 我的处女作
*栗旭晨||世世代代跟党走
*栗旭晨||顿村的蝶变与振兴
*栗旭晨||我的同学亮林
*栗旭晨||从未谋面的忘年交
*栗旭晨||姐妹花
*栗旭晨||瓜甜十里可闻香
*栗旭晨||我为女儿出书记
*栗旭晨||拜年,时光深处的记忆
*栗旭晨||积小流   润万民 ——忻州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纪实
*栗旭晨||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代序)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