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莴笋栽培管理!

 太阳下的海浪 2021-05-14
图片
 莴笋播种育苗 
1、播种期选择 莴笋为喜阴冷作物,不耐高温,不耐霜冻,在高温长日照下促进花芽的分化容易抽薹开花,所以必须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①春莴笋 在我地播种期主以冬季或春季播种为主,冬季播种应注意安排以幼苗越冬前停止生长时真叶能达4—5片,才能保证幼苗在露地内安全越冬。 
②夏莴笋 在4月份播种为宜,播种过迟易造成先期抽薹。 
③秋莴笋 在7-8月份播种为宜,一般掌握在霜冻来临前80—90天播种,避免霜危害。 

2、整理苗床 选择地势高燥、土壤疏松肥沃、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结合施入底肥翻犁,按每15平方米撒施100公斤腐熟农家肥,2.5公斤复合肥,2公斤生石灰,1公斤敌克松或多菌灵、耙平、开高箱,厢面宽为1.2~1.5米、沟宽为0.4米,浇透水,然后用辛硫磷喷于厢面,盖膜闷5天后打开通风3天,翻动土壤使药液完全挥发后备用。 

3、 播种育苗 在气温超过25℃时,将种子放置在5-10℃度的冰厢保鲜层里泡种10-18小时(注意不能沾着油),取出后用纱布包好,放置于15-20℃下催芽,待有8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前看先给苗床浇透底水,然后将种子与沙或细土混匀,均匀撒播在厢面上,盖上细土,拱棚盖膜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早春育苗的应注意早揭膜晚盖膜。出苗后20-25天或3-4片真叶即可移栽。 
莴笋整地移栽 
大田翻犁,亩施基肥2500公斤腐熟农家肥、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石灰、20公斤普钙,翻耕、耙匀,开箱: 
①春、夏季整厢应保持厢面宽1—1.15米、沟宽为35—40厘米、沟深30厘米,沟不能积水。移栽时每厢栽3行、株距30厘米左右,每亩栽4000-4500株为宜。
②秋、冬季整厢保持面宽1.6—1.65米、沟宽为35—40厘米、沟深30厘米,沟不能积水,移栽时每厢栽5行、株距33厘米左右,每亩栽5000-6000株为宜。
③大田移栽:移栽前2天集中喷施大功臣或功夫和百菌清或多菌灵一次。为防幼苗根系损伤,应该带土移栽,并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最好,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莴笋田间管理 
   追肥 一般大田期进行3次追肥。在定植成活后20天和35天各喷一次矮壮素,促进植株叶片生长,使嫩茎粗壮。栽植后因浇水降雨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中耕蹲苗,一般在施肥、浇水前中耕除草,封行以后不再中耕。 
①一次追肥 在莲座期时,用清粪水加复合肥水溶液灌根。在施肥的前两天先把复合肥用水浸泡,亩施30-40斤复合肥,每一挑清水+ 2—3勺复合肥水液。 
②二次追肥 当苗高达30厘米时,结合中耕亩追尿素20斤。 
③三次追肥 在肉质茎开始膨大时,每亩追尿素30斤,并结合叶面追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为了防止开裂可用硼肥进行喷雾。 
④在定植成活后的20天和35天左右各喷一次矮壮素,促进植株叶片生长,使嫩茎粗壮 ,后期少浇水勤中耕,以利保墒提温,使叶面积扩大充实,为茎部肥大积累营养物质,这是控制的阶段,莴笋长出一个叶环即“团棵”时,叶面积迅速膨大,呈莲坐状应施一次大粪水,长出2个叶环莲坐叶(盘子叶)已充分膨大,心叶与莲坐叶平头,此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水,并结合浇水施少量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的由控水转为保水,所以浇水不易过早,如果过早的浇水叶子易徒长,养分不能积累,茎部容易“窜”,幼叶嫩,不抗低温,也容易感染霜霉病,但也不能过度的控制浇水,过度缺水,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同化面积缩小,茎部同样不能肥大,而且长期干旱后,如遇大雨还易造成茎部裂口,所以在莴笋生长的中后期土壤要保持湿润状态,施肥每次的施肥量也不宜过大,以防产生裂口现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