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变革学习方式,从而推动高考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深刻的,全方位的,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呼唤着教师在教学的地位与作用的更深层次的转变,重塑教师的形象。这是必要的自我更新。面对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教师应做出选择。 1.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知识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旧观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中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也就失去了对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权威。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是他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无拘无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师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科学文化的传授者。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主要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运用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以启发,但要做到“点到即止”,而不是提供“标准答案”。教师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证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3.从教材的执行者到教材的开发者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选择和研究的课题都应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与社区的联系更密切,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更贴近。教师应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研究性学习的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内,主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图书资料、视听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实验室、校园环境和校内有专长的教师。二是校外,社区教育科技文化中心,科技馆、图书馆等。三是网络资源。教师不仅要了解情况,而且要敏锐地发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组织并指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为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4.从仅注重学科教学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研究性学习就是类似于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实施程序与科学研究方法一致。因此不懂科研的教师,不能指导研究性学习。原来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适应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学科教学中围绕教材、资料和高考绕圈子的做法不能胜任研究性学习。谁不重视科研能力培养,不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不重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一轮改革中就可能被淘汰,这是一个关系到教师队伍的重新整合的问题。 5.从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到新型人际关系的建设者 研究性学习使教师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作、联合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完成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