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不倍”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领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哲理,做到安分守己。 教学重点: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尊奉德行,善学好问。 【原文】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①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②。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③。待其人然后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④。致广大而尽精微⑤。极高明而道中庸⑥。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⑦。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⑧;国有道,其言足以兴⑨;国无道,其默足以容⑩。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注释】 ①洋洋:广大,浩瀚无际。 ②峻极于天:与天一样高峻。峻,高峻。 ③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礼仪,古代的礼节规则,又称经礼。威仪,仪容行止,指细节方面的礼节,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又称为曲礼。 ④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奉德行,善学好问。尊,恭敬地秉持。问学,询问和学习。 ⑤致广大而尽精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致,推致。尽,达到。 ⑥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极,极致,达到顶点。 ⑦敦厚以崇礼: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尊崇礼仪。敦厚,敦实宽厚。 ⑧倍:通“背”,背弃,背叛。 ⑨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主张被接受采纳。 ⑩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国家政治黑暗时以沉默保全自己。默,沉默。容,容身,这里指保全自己。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浩荡荡,生长发育万物,与天一样高峻。充足而且伟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等待圣人出现后才能实施。因此说,如果达不到最高境界的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就不会成功。 所以,君子应当尊奉德行,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过去所学习过的从而获取新的认识,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尊崇礼仪。 这样,在上位时不骄傲,在下位时不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主张被接受采纳,国家政治黑暗时以沉默保全自己。 《诗经》上“既明达又聪慧,这样才能保全自身”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解读】 本章分三个层次来说明“圣人之道”。 首先盛赞圣人之道。认为它像天一样广博浩瀚,能生养万物,圣人之道所以能生养万物,因为其道的核心是仁,有了它,天地万物会在和风细雨中生长。 第二层意思是讲圣人之道,必须由高尚道德的人来承担,礼仪也必须由高尚道德的人来实行。最高的道和最高的德是相连接的,但成就高尚道德必须加强修养。所以君子应该既尊崇道德又追求学问,使二者结合起来。道德学问极力达到广博又要尽力穷尽精微之处,有高尚光明的德行又必须符合中庸的原则,不断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敦厚笃实而又崇尚礼仪。做到这样,才能体现至高的圣人之道。 第三层是讲智。人有不同的社会地位,需要做到“位上不骄,为下不倍”,素位而行。世道清明时,政治环境宽松,言论要发挥更大作用,使国家振兴。政治混乱时,无法讲话,自然要沉默,要保全自己。“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这里和孔子思想交相辉映。这一思想大概启发了孟子,所以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最后引用《诗经》,说明只有既明事理又有智慧的人,才能在进退出处人生仕途周旋中,既不失其道,又能保护其身。当然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智慧,重要的是:审时度势,言默自如,不被富贵名声所羁绊。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後行。伟大的圣人之道啊!宽阔无边无尽,繁衍养育着万物,崇高直达于天。真是多么的美好壮观恢弘呀!由此形成人世间的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有侍众人遵循实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所以说,如果没有达到极高的德性,就不能真正的懂得、做到中庸之道。此段说明,圣人惟天之命,与天地并列,其德就是就是人性善最真诚的体现,因此,圣人之德就是天德天道。人间的礼仪就是圣人之德之道最真诚的体现。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君子只有尊崇真诚的德性,而又追求中庸之道的学问;达到学识广博而又格物精微,达到极高的境界,明了极深道理,方能真正的懂得、奉行中庸之道。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只有温习已有的知识,才能从而获得新知识,正如上文所讲,知识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诚心诚意的真诚,才能崇奉礼仪,正如上文所讲,人间的礼仪就是圣人之德之道最真诚的体现。 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 其实,这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国家无道,其沉默足以留在朝中。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君子要尊德崇礼,身在国家有道,要尽量发挥作用以兴国;面临国家无道,要明大势通道理,即要看清国家无道的本质“中”的作用,又要以沉默来应对无道,但绝不可助纣为虐,以保其身在朝里随时待王命,尽量发挥积极促变的作用。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不能把它混为一谈。 【原文】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①,贱而好自专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③。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④,不制度,不考文⑤。今天下车同轨⑥,书同文⑦,行同伦⑧。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⑨。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⑩。” 【注释】 ①自用:刚愎自用,指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②自专:独断专行。 ③反古之道:恢复古代的做法。反,同“返”,有回复之意。 ④议礼:议论礼制。议,议定 ⑤考文:考核文字。考,考订。 ⑥车同轨:车辙统一。 ⑦书同文:文字统一。 ⑧行同伦:伦理观念统一。 ⑨杞不足徵也:杞国的文献不足以验证。 ⑩吾从周: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译文】 孔子说:“愚蠢但又只凭主观意图行事,卑贱但又好独断专行,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却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这样的话,灾难就要降临在他身上了。”不是天子,就不议论礼制,不制定制度,不考核文字。现在普天下车辙统一,文字统一,伦理观念统一。虽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德行,就不要轻易制礼作乐,虽有天子的德行,但是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要轻易制礼作乐。孔子说:“我解说夏代的礼法,但杞国的文献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朝的礼法,仅仅有宋国保持着它。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在正实行着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解读】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谈的还是素位而行的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归根结底,还得安分守己。 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礼”。因为按孔子的话说,夏礼已不可考证,而殷礼虽然还在它的后裔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不是“当世之法”,也已是过去的了。 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不能简单认为是“复古”。由于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最高权势地位,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而孔子有其德而无其位,只能是“从周”而已。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自以为是正是愚昧的特点;而独断专行又恰恰是卑贱的特点。都是小人反中庸独有的特征。 孔子在这里所说愚者和贱者是有特指的。愚者指的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贱者是因为种种原因特立独行的人。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变革主张,孔子认为提出主张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自以为是,不能特立独行,要照顾到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历史传统。 如果发现自己听不进别人的话了,什么都是自己对,这时候就要警觉了。如果出现了这个状况,那自己已经处于愚蠢的境地了。如果发现自己做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意见,那就是自己已经处于卑贱的地步了。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他一定是很谦虚的,能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一个内心自卑的人,没有底气的人,常常会表现出自用和自专的状态来,因为他对所面对的事实没有底,而又拉不下面子,就会表现出自用和自专。还有另一种极端,就是非常成功的人,也会被培养出傲慢自大的习气来,也出现自用和自专的状态。 身处现实社会,不了解和接纳现实,提出相应的变革措施,而是一味责备社会,认为人心不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此处的“反古”从上下文来看,不应理解为:“返回或者是回复到古时去”;而应理解为:生于今世,而反对古圣贤的中庸之道,这样做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如此,与《论语》“信而好古”的思想相一致了。孔子是主张从上而下的进行社会变革的。而社会变革对人的要求更高,权能兼备。在没有这样的人才之际,社会变革就应更多的参照历史传统和习惯。传统和习惯凝结着人性和历史,是人民的理性选择。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代也是如此,礼仪、法度、文字是国家大事。地方、或更甚者私人决不可僭越。如现代的迎宾礼炮、阅兵;宪法;文字等。 我们现在对天子的理解,往往是把皇帝称为天子,所以说起天子,就是皇帝了。但是孔子那个时代,天子可不是国王或者皇帝的意思。从字面上说,天子就是天的儿子。对天道的运行掌握得非常清楚,知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人,这种人称为天子,所谓的天之骄子。 不掌握天道的人,是不能做这三件事的,即:议礼、制度、考文。天道是根本大道,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的根本都在道之中。孔子是教授治理国家的专业的,治理国家要做的三件事情就是:议礼、制度、考文。儒家的全部学说就是围绕着这三项工作展开的。 礼,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礼仪礼貌仪式,而是规则制度的意思。在制定宪法之前,必须要议。就是大家要坐在一起讨论要制定哪些制度,哪些是该有的,哪些是不该有的。经过充分的讨论,才能制度。一旦制度定下来了,后面要执行,遵守制度。礼是枯燥的,甚至是难解的,只有通过礼乐,也就是各种文艺活动来宣传。娱乐活动其实对人的心灵性格的养成影响是最深的,而不是理论说教。 孔子的办法是制礼作乐,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上,对整体民族性格的养成其实是通过民间的各种娱乐活动进行的。制度反映的是根本价值观,根本价值观要通过乐的形式传达到民间去,得到民间的认同。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写的文字统一,言行的伦理道德相同。大一统国家的基本要求,绵绵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保证。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订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订礼乐制度的。礼乐是人真诚本性善的外在表现,有位无德必然无视礼乐。 这里谈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原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就要去管理;不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就不要去制定法度,否则就是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不是“过”,就是“不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又是自己所不能够去做的,把握好为人处事的一个“度”。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了;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也只是残存着;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在实行着,所以这是孔子只有遵从周礼的原因。与上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的意思相连贯。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而这种礼就是古为今用的“周礼”。“夏礼”已经失传,不足以验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了,“殷礼”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了,而周礼中许多制度礼仪却对当时的人有净化作用,所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这是遵从当时时代需要提出来的。 做事必须合时宜,时代变了,法则也要相应地改进。过去的传统若适用于当今,就可以继承发扬。否则,就应摒弃。儒家主张学以致用,当时代变化时,学习的观念和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对过去的传统要批判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学习札记】 修德勤学崇礼仪,实践躬行明与谦。 刚愎自用出祸怨,独断专行致贫贱。 礼乐法度定规范,继承创新改观念。
中庸研读第15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27和28章。 第27章分三个层次来阐述“圣人之道”。首先盛赞圣人之道;其次是讲圣人之道,必须由高尚道德的人来承担,礼仪也必须由高尚道德的人来实行;第三层是讲智,人有不同的社会地位,需要做到素位而行、明哲保身。 第28章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谈的还是素位而行的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到安分守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