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倚天屠龙记:杨不悔代母亲嫁给殷梨亭,是嫁给责任,还是嫁给爱情

 陈想读名著 2021-05-15

那一天黄昏,“红日西斜,秋风拂面,熏熏如感薄醉”,杨不悔说有话要跟张无忌讲,拉着他的手来到山间一处无人的地方。

杨不悔提出要跟张无忌单独谈话的时候,她的父亲、明教光明左使杨逍及“青翼蝠王”韦一笑诸人都在,包括张无忌在内,他们都不知道杨不悔要与张无忌谈什么,不过他们又都隐约猜到杨不悔要与张无忌谈什么:这小姑娘大约是要向无忌哥哥诉衷情,杨逍是要当教主的岳父大人了。

张无忌基本上也是这样想的。

他与杨不悔有一段共同的相依为命、出生入死的经历。当时杨不悔才七八岁,张无忌十三四岁,他受纪晓芙的遗托,千里迢迢把杨不悔送到昆仑山“坐忘峰”她父亲杨逍那儿去。

这一路上遇到的艰难困苦是不用说了,曾经差点被人煮了吃掉,曾经陷在昆仑派逃不出来,张无忌还曾为杨不悔代服毒药……

这一番经历自然刻骨铭心,感情自然也是深笃。不过,这个时期他们都年幼,而且张无忌把杨不悔送交到杨逍手里后,他们就此分开了,到再相见,早已各有另一番际遇,所以感情类型主要还是亲情性质的,杨不悔也说待张无忌就如同亲哥哥一样。

不过现在两人都已到谈情说爱的年龄,借着共同的苦难而不乏温情的记忆,是很可能成为点燃爱情的燃料的。

杨逍、韦一笑他们显然是这样想的;客观上,张无忌对周芷若的感情的基点,其实也正是汉水上的“喂饭之恩”,是童年美好记忆对现实的促动。

张无忌的个性就是这样,他容易对一个女子动心,但事实上他又缺乏足够的主动,而如果一个女子对他采取了主动,他哪怕不是特别动心,也会因为不想对方伤心而采取愿意“负责任”的态度(到什么程度,则恐怕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对殷离,对小昭,对周芷若,对赵敏,都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杨不悔要单独与他谈话的时候,他的心绪恐怕是有点复杂的。

不悔妹妹如果提出要跟他好怎么办?

首先当然会是开心的,因为他对他们多年前的同生共死的经历实在印象深刻,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是令他喜欢的;

同时又会是迷惑的,因为这之前他已经碰到了周芷若,那种与众不同的感情他是能够感受的;再这之前,他还以“曾阿牛”的身份答应了要娶殷离呢!如果不悔妹妹提出来要与他成亲可怎么办?她父亲是光明左使杨逍,不是可以随便说着玩的;况且他的个性也不是随意的人。

幸好,杨不悔要跟他说的虽然是感情的事,却不是跟他的事。

她跟张无忌说,她要陪武当六侠殷梨亭一辈子,“永远不离开他”。

这里有两点很有意思:

第一点,是张无忌听了杨不悔跟他表白对另一个人的“心意”后,他的感受是“心中怅怅的,若有所失,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我们品一品,这滋味大约是有点酸。在他的心里,自己与不悔妹妹的关系那是亲密得很、特殊得很,杨不悔说喜欢自己,要自己娶她为妻,那是情之所至、理所当然,一点意外也没有的,只不过自己“怎么办”倒会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现在不悔妹妹却偏不是喜欢自己,而是喜欢自己的师叔,尽管这实际上是给自己“减负”,并且也是好事,却总归让他感觉自己的“魅力”有点打折扣——他是有点像《父母爱情》里的安杰,“喜欢别人喜欢我的感觉”的

当然,这种说不出的滋味是短暂的,马上会被轻松感、开心感取代,他毕竟也不是那种自命风流的人物。

第二点,是杨不悔怎么会爱上殷梨亭。

殷梨亭在武当七侠中排名第六,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武林地位上自然配得起。

但除了这一点,不合适的理由有不少:

首先身份就有点尴尬:他曾是杨不悔生母纪晓芙的未婚夫,与她的生父杨逍差不多就是情敌关系(属于杨逍横刀夺爱)。也就是说殷梨亭是杨不悔的父辈。

同时,殷梨亭比杨不悔大了“一倍还多”。

况且,这个时候的殷梨亭,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行动中因受张无忌阻碍未能向杨逍复仇,孤身出走,在沙漠中被赵敏手下以大力金刚指打伤,与当年的三侠俞岱岩一样,全身关节都被捏碎,已是个残废。

杨不悔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决定?

据她自己说,这并不是她一时动念,而是“想了很久很久”之后的决定。也就是说,这除了感情,还是个理性的决定

从她对张无忌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代偿心理。殷梨亭一方面因为多年来日夜思念纪晓芙,另一方面伤后体弱,由于杨不悔与母亲长得像,他就一直把在身边照顾他的不悔看成了纪晓芙,使杨不悔觉得“殷六叔这么瞧着我,我越想越觉爹爹和妈妈对他不起,越想越觉得他可怜”,觉得自己可以代父母对殷梨亭作出补偿。

二是殷梨亭的痴爱。殷梨亭与纪晓芙的婚约早已消散,且他是被纪晓芙背叛,在道义上无任何亏欠,凭着他的品貌人才,要娶一个良妻美眷根本不在话下,但他这么多年却仍一心一意不忘纪晓芙。这份痴情,有多少人能有?又有多少女子能享受?虽然杨不悔不是纪晓芙,但既然殷梨亭把自己看成了与母亲纪晓芙一样的人,自己也愿意与母亲合二为一,那么也等于是自己享受了这份痴爱

三是杨不悔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不管是代替母亲,还是作为与母亲确实很像的自己,杨不悔都在补偿和享受痴爱中得到了充实,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因为这个位置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才行。杨不悔跟张无忌说了他们西行路上“糖人”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次杨不悔要糖人,但他们没钱买不起,张无忌就半夜里去偷了一个给她。杨不悔舍不得吃,但拿在手里被太阳晒得融化了,但就算后来张无忌买了更大更好的糖人给她,她也不要了,她要说的是“殷六叔是我第一个喜欢的糖人儿,我再也不喜欢第二个了”。

这个“糖人”,正是杨不悔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她已经在如何处理与殷梨亭的关系上,找到了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她对殷梨亭的“喜欢”里,有愧疚,有牺牲,也有幸福。

所以,这也就是由各种因素融合而成的爱情。

以上浅见,朋友们以为如何?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