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说中医”第三期:中医所说的“藏象”到底是什么?

 幽默的数据线 2021-05-15

编者按:“书说中医”栏目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光明网共同推出,精选优质中医药科普图书,普及中医药知识,带您一同感受中医药文化。

本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游云

图片

 藏(zàng),是指藏(cáng)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与总结。如观察到皮肤受凉而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便逐步总结出皮毛、鼻和肺之间的关系:肺主皮毛和肺开窍于鼻。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症表现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如从肝着手治疗眼疾可使其痊愈,由此逐渐提出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又如对于某些发热的治疗,使发热者大便通畅之后,便热退身安,于是又逐渐提出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
 藏象学说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人对外在疾病与内脏之间关系的观察分析往往不同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理论体系。因此,藏象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名称,虽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是与现代解剖学的生理病理意义不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中医藏象学说以“宏观认识与功能”为特点,而现代解剖学侧重于“微观结构与功能”,二者属于不同的分类范畴。
本文摘自:游云《叩开中医药学之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