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黑塞 大家好,欢迎关注蒲公英Her story。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北京知名中学副校长,她的名字叫林杉。 初见林杉,是坐在餐桌前翻着菜单的漂亮女孩,年轻而大气,与我想象中北京知名中学副校长的形象大相径庭。 与她愉快进餐和交谈了近四个小时后,我彻底爱上了这个沉着、坚定、冷静,兼具格局与智慧的女孩。她的经历也让我明白并坚信,通往自我的道路可能荆棘横生,但是找到自我之后,迸发的力量会让生活更加美好芬芳。 01 超长待机的幸福童年 她说:“能成为现在的我,我最要感谢的应该是我的父母,她们给予了我足够的空间与爱,我感觉我的童年30岁还没有结束。” 祖籍大连出生于北京的林杉,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京西大院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生活太顺遂,以至于到现在她已回答不上童年里印象最深的事。按她自己的话说:她30岁之前都是童年,自己理所当然地长大,父母一直支持她的各种爱好与选择。大学时林杉选择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这是首师大文科最好的专业。学校离家步行不过20分钟,大学期间都没有住过校,没有离过家。 ▲父母一起参加毕业典礼 毕业后因为没有就业目标,家里也没有给压力,林杉度过了两年悠闲的“Gap year”。再之后,林杉懵懵懂懂成为了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她的自我发现第一站停靠点是:自己很适合当老师,于是坚定了要当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信念。 学校给了她很多锻炼的机会,之后的两三年里,她几乎参加了青年教师可以参加的各种专业比赛,均取得很好成绩。爱情和婚姻也非常顺利,青梅竹马的恋人成为伴侣。在全方位的照顾和宠爱下,她说那些年她甚至都不敢一个人去银行。一切都是这样的平静而自然,彷佛童年未曾离去。充满爱和尊重的恬淡岁月滋养着她,让她在之后面临挑战时展现出特有的韧性和潜能。 02 抓住通往自我发现的机会 她说:“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能成就学生,也能成就老师。” 童年时期充分被爱与被尊重,让成年后的林杉保留了人性中最美的部分,包括信任、开放,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好奇心。她说,其实她本性爱挑战爱折腾,只是长期平静顺遂的岁月,让这种本性没机会绽放。很快,机会来了。 2012年,林杉的优秀教学履历吸引了一所成立时间不长、亟需人才的“未来学校”。她也曾参观过这所学校,学校食堂里净白的厨师服,亮闪闪的餐盘,还有以爱心为佐料的各色小点心,一下子俘获了她未曾泯灭的童心,于是毫不犹豫接受了学校的邀请。 事实证明林杉的选择没有错,她很快爱上了这所蓬勃向上、理念超前的年轻学校,成为其开放、创新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核心的一部分。学校也看到了林杉的优秀与潜能,很快她就从普通教师开始兼任行政职务,积极参与学校的长远规划工作。多岗位、全方位的历练,让她发现自己不仅能胜任教学岗位,而且善于接受挑战,在战略与管理层面也能努力做到最好。 03 挫折的意义在于发现另一面的自己 她说:“所谓经历,只有自省过才能称为经历,否则只是经过。” 有人说,人生的苦辣酸甜就像自然界的春秋冬夏,一帆风顺的不是人生,而是童话。的确,如果工作与生活一直平顺如意下去,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林杉。 2014年,顺风顺水的林杉迎来了她人生的低谷期。当年,学校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峰会指定林杉作为筹备团队负责人,太过顺遂的她低估了工作的艰巨性与繁琐性,导致在准备工作上有所懈怠。 林杉回忆,当天下午峰会正式开始,她中午才发现胸牌都未打孔,慌乱可想而知。最终,在大团队的智慧和齐心协力下,峰会顺利举办,但林杉的表现,令对她一直信任、器重、着力培养的直属领导十分失望和不满,双方的观念冲突也集中爆发,领导的持续严厉指责,让从未遭遇挫折的她每天都活在压力的炼狱中。屋漏偏逢连夜雨,林杉的母亲也在那段时间被诊断出乳腺癌,而忙碌的工作让她在家庭责任方面承担不够,内心的自责加上沉重的工作压力,让她心力交瘁,寝食难安。她说,那段时间我满脸长包,惨不忍睹,几近崩溃。 04 出国深造, 遇见更专业、更从容的自己 她说:“感谢学校愿意给我机会停下来学习和思考,那一年对我影响极大,也是在那一年,我选择成为现在的自己。” 2015年下半年,工作和生活都遇到瓶颈的林杉决定必须做点什么,要有所改变。正好此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针对中国教师招收教育管理专业一年制研究生,林杉果断地向学校申请自费前往深造。 她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未来做更深入的思考。让林杉感恩至今的是,学校同意了自己的申请,她如愿成行。 ▲教育管理硕士毕业 异国留学的日子清减而宁静,在那个美丽的南洋国度,那座花园般的现代化校园里,林杉一边学习着专业知识,一边学习着独立生活——长这么大,她才算是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学着精打细算过日子。 这一年的学习不仅让林杉获取了教育管理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也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她对于一个女人的人生究竟应该如何走,有了更多的坚定: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有1、2、3……多个角色的选择,但没有人可以把每种角色都尝试,你必须要做出选择,有人会选1、3、5,也有人会选2、4、6,每一个选择的背后,也就意味着获得和舍弃。林杉把追求个人成长和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作为了她的选择。 ▲新加坡一年收获满满 05 再出发,专注团队大目标: 为更好的学校奋斗 她说:“学校不只我一个人这么努力,大家都一样,我们都希望学校能变得更好。” 学业完成后,林杉带着仿佛被“更新”了一般的身心回到北京,像充满电力的小马达,全身心投入她深爱的学校工作。目前她负责的主要是学校行政、人事、安全类事务,70%的工作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同时仍然坚守在她最喜爱的历史课堂上,工作的辛苦与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对原本习惯被保护的林杉是巨大的挑战。 伴随工作内容的挑战,她需要学习许多过去未曾涉足的领域,像工程的招投标和监管之类,闻所未闻。每次去开相关会议,会场里全都是穿冲锋衣、戴手串的男性,年轻的自己总能引来一片疑惑的眼神。开工程预备会的时候,面对设计、施工、监理一屋子男性,她只能更用心去学习那些专业术语、流程规章,为学校把好关。她笑称自己现在就是学校的大管家,学校日常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操心的范围。 ▲代表学校做分享 她说她曾经每天早上4点半到食堂看师傅们做早点,也曾因突发事件在警局彻夜等待,甚至有一段时间只要手机铃响她就心悸,但本性里韧性与潜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被激发,她不断在每天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自我突破与成长。从副主任升为主任、再到副校长,从分管科研、教学再到“转行”行政,这条道路她花了比常规更短的时间,那是学校对林杉辛勤付出与工作成果的信任与肯定,但对她个人来说,这是一段真正激发自我的历程,她终于找到那个爱挑战、爱创新、奋发向上的自己。 林杉坦言,感谢学校和领导给了她平台、信任和试错机会,更感谢和她一起并肩作战的团队,正是学校创新向上的理念激发了她,一所好的学校不仅仅能成就学生,也能成就老师。 忙碌依旧是她工作的主旋律,自疫情爆发以来的近7个月,她每天坐镇学校,没有休息过一天。我好奇地问她,是什么让她如此不知疲倦地奉献和燃烧,她说首先是身在教育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最重要的是整个奋斗中的团队,不仅仅她在努力和奉献,其他人也一样,大家都希望学校能更好。她说学校一定能变为一家百年老校,而她希望自己能和团队一起打造可传承百年的文化基因。为此她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疫情期间值守岗位 06 忙里偷闲,追求生活的美好, 探寻自己的另一面 她说:“我爱美食、爱旅游,最爱逛博物馆,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打卡中国所有省级博物馆!” 虽然忙碌的工作占据了林杉的大部分时间,但她对感知美好生活和文化艺术有着强烈渴求。她说曾经她是会为了一家美食店驱车三四百公里的吃货,是豆瓣一年观影记录超400部的文青,也在工作之余兼职做探店作者,写美食专栏,甚至工作最疲惫的时候,选择用百公里徒步回血。 因为学历史的关系,她特别喜欢博物馆和古建,她有一个愿望是打卡中国所有的省级博物馆及特色古建。平时工作太忙,要是哪个周末没有加班,她会搭乘高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也会优先考虑哪里正在举行难得的展览。 目前,林杉已经去过了陕西、浙江、青海、甘肃、湖北、福建、河北、上海、台北等地的多家博物馆。但因为工作和疫情,目前离达成目标还有些远。她觉得她一个重要的人生角色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感知世界和文化艺术,而也希望之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这个角色里。 ▲旅行路上 07 加入蒲公英: 与各领域优秀女性共同成长 她说:“我非常欣赏中国的优秀女性,来到蒲公英,我期望从她们身上学到更多。” 林杉是通过九三学社推荐进入蒲公英女性公益学堂的,之所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坚持加入,一是因为她非常认同蒲公英强调的女性自尊、自重、独立、自由及追求自我成长的理念;二是她希望与更多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蒲公英学堂的前两次课已经让她深切感受到同学间美好、向上、互助的学习氛围,“越付出越收获”是蒲公英倡导的学习方式,她已准备好在这个优秀学堂中付出,也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08 我喜欢我选择的人生角色 她说:“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要学会取舍,你不可能什么都要。我很喜欢我为自己选择的人生角色,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懂得取舍,承担选择的结果,是林杉满意的成长。归国后,她主动提出放弃了观念无法调和的婚姻,让彼此都有机会选择更想要的人生,她一直十分感恩一起走过的岁月,也祝福过去的爱人、也是永远的朋友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的林杉,有着自己愿意为之努力付出的教育事业,有着全心全意爱自己并且愿意给予空间的父母,有着志同道合、能够教导和鼓励自己成长的爱人,还有着一颗想要不停感知世界美好的好奇心,她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获得这些的前提,是她为自己选择了自己想成为的人生角色,再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做好每一个角色。“我的选择里可能没有成为母亲,或成为婚姻关系一方的角色,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最想要的。或许这看来是个有点女性主义的选择,但我喜欢。”从她坚定、沉着的眼神和简单有力的话语中,我感知她内心的花朵已经绽放,盛开得如此的美丽和芬芳。 Q&A 读完林杉副校长的精彩人生故事,您的内心是不是涌动着提问的冲动?别急,让林校长一个一个回答。 Q:你怎么评价目前中国的教育,有全面向素质教育转变吗? A:我只能以自己熟悉的北京中学教育为例,目前考试的指挥棒的确是在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历史为例,考试题基本不再考死记硬背的题型了,而是着重以考察学生是不是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能不能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问题。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老师更着重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当然现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间素质教育程度还是有差异的,但是可以看到方向正在转变,这是一件好事。 Q:您是学校副校长,同时也是历史老师,授课与行政兼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一是时间与精力的冲突。比如外出开会,可能会影响正常备课与上课,我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可能静心备课和批改作业,经常需要熬夜,对身体是有影响的,但必须尽最大可能减少自己的行政事务对教学的影响。 二是忙碌的管理工作,几乎让我失去了在学术专业上的追求和进步的可能性。我觉得自己是很适合当老师的人,学术上放弃了精进的可能,多少有些遗憾。 三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急剧变化的社会让学生的家庭环境多元化,而家庭环境的多元化造成学生心理情况的多元化,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以前没有遇到的,我们必须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化问题,也要不断提升处理个体化学生问题的能力。 Q:在教育孩子上,你对中国的家长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A: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在正常区间内,不要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自己的孩子。其次是要懂得相信,相信孩子即便是“走弯路”,也是一种经验的习得,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甚至是试错。最后,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成长,每个人——就算是作为家长——都应当把终身学习、不断成长作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去对待,家长的学习和成长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从操作上,建议多带孩子出去走出去看,尤其建议多去博物馆,让孩子的眼界更宽,所谓“少见多怪”,见识多了,孩子们才会有更宽广的格局、更广阔的人生;多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事情,只有自己去经历才能长大。 Q:疫情让很多中国家长开始重新思考,是否有必要冒着健康风险把孩子送出国门,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A:确实,今年有很多家庭基于种种考虑,放弃了原本出国读书的规划。但我想,外部环境永远都是在变化的,长远来看,如果有朋友问我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我还是会回答他,在孩子的学习意愿和家庭的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让他们去越大的场域越好,孩子必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场域越大,机会越多,成长越快,越能适应未来。孩子们以后面对的世界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世界,世界就是他们的教科书,是学习发生的地方。无论是否选择出国学习,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