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466期:种地的母亲【郝菊月】

 太行文学l苑 2021-05-16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跟黄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虽已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健,却依然躬耕不辍。

这几年村里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田地荒芜杂草丛生。母亲生于五十年代末,她曾经饱尝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困苦,深知只有从土里刨食才能吃饱穿暖,一生把土地视作命根子,所以她看到这些荒芜的土地就心疼无比,就把紧挨着我家地块的那户人家的两亩土地接过来耕种,连同我家的,以及分在各处的田地,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亩多。我们嫌她累坏了,不让她种别人家的地,自己家的地就够她忙活了,可母亲却说:“一亩地也是种,两亩地也是种,只要下了透雨,把种子种下,平常多去地里锄锄草拣拣苗管理管理就行了,我在家又做不了别的活,就当去地里消磨时光了。”我们拗不过她,只好随着她,空闲时尽量去给她帮忙。

老话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不刚过完年,母亲就趁着父亲在家,让父亲去叔叔家的羊圈里拉了几车羊粪撒在了地里,又张罗着把所有的地块用拖拉机犁了一遍。“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把土地伺候好了,庄稼才能长得好。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必受穷”。在犁地之前,母亲就已经计划好了:南场干那块地地块小,离家近弄水方便,就留作种菜吧;上三十八亩的六分地是红土地,离家也近点,从家推水也方便,但地块东高西低的不太平整,芝麻不适合种在低洼处,那东边一半就种芝麻,红土地种出的红薯好吃,就西边那一半插上红薯;下三十八亩地的一亩半地?是之前队里分的头等麦地,这几年修路把渠都破坏了,浇不了地也不能种麦子了,就三分之一种油葵,三分之二种玉米,离家也近用水方便,等夏天收了油葵还不耽误种萝卜白菜;烟叶地也是半亩春地,土厚耐旱又向阳,适合种棉花,今年就再种点棉花,好让儿女们套被子做棉衣用;水库边付锁家那六分地也是南高北低的红土地,谷子耐旱喜阳,并且红土地拔籽,长出的谷子既饱满又好吃,就在南边种上谷子,孩子们都喜欢吃花生,北边就种上花生;南坡边那块地是二等麦地,土厚耐旱是块长庄稼的好地,就种上玉米,等秋天收了玉米还可以种上油菜……

(右一为我的母亲)

母亲凭着几十年跟土地和各种农作物打交道的经验,对每块地的土质、特性以及每种农作物的喜好、生长特点都了如指掌,这点连父亲都自愧不如(父亲常年不在家,他只是在秋收大忙时回来帮忙收割)。

把土地深耕一遍后,由于还没到播种的时节,再加上断断续续的几场小雨,地里就会不断地长出各种杂草,母亲就每天扛着锄头去地里锄草,把各种杂草都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谷雨过后,气温回升很快,落过一场透雨后,正是作物下种的好时节,母亲就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南瓜、豆角、花生、棉花,红薯、玉米、谷子等种子或秧苗,按照节气趁着墒情,依次种在她之前规划好的地块里。过了几天,裸露的土地表面就被一片片嫰绿鲜活的小生命覆盖了。但也有一小部分种子,可能由于种子不好烂掉了,或者被鸟儿衔走了没有长出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母亲总会见缝插针地进行补种。“宁可挠头,不想跺脚”,意思种子下地时宁可多费些种子,到时候多拣几次苗,也不想种子下得少不够苗,到时候着急得干跺脚。多少次我给她洗衣服时,总会看到一些少量的南瓜、绿豆、芝麻或者别的种子从她衣服口袋里漏出来,我知道这是她把种子装在口袋里,是为了方便补种时取种子。

看着撒在地里的一颗颗种子变成了一棵棵破土而出的小苗,随着小苗的越长越高,越长越旺,母亲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有苗不愁长,不管怎么样地里总算是满苗了。”她心里总算舒出了一口长气。

俗话说“人活一辈,庄稼一季”,从把种子下地到长出小苗,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到秋天收获丰硕的果实,母亲还得做更加繁琐地拣苗、锄草、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工作,这无疑又是一个辛苦而漫长的过程。

当秋风送爽,金秋十月来临的时候,母亲辛勤的汗水就变成了一袋袋金灿灿的谷子,变成了一堆堆金黄金黄的玉米棒子,变成了柔软雪白的棉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每当我尽情享用母亲的这些劳动果实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感觉自己吃的米吃的菜不是米不是菜,而是母亲的血汗,同时我为自己的不孝而自责,为自己的无能而惭愧。母亲就像一座宝库,无怨无悔地任由我们掠取豪夺,她自己却形槁身枯。我对母亲耕作的辛苦更是感同身受,也深深地理解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正含义。

是啊!也许在别人看来,那盛在碗里的粥菜,只不过是用低廉的价钱买来的生活必须,但在我眼里,它往往能与母亲辛苦劳作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它虽然不是什么珍馐佳肴,却比珍馐佳肴更加弥足珍贵,因为碗里盛着的不仅有母亲辛苦的汗水,更有一个农家妇女不屈服于生活的坚韧意志。

我爱我的母亲,珍惜她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一粥一菜,更珍惜她用辛苦劳作种出来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郝菊月:林州市东姚人,喜欢读书,热爱诗词,闲暇时喜欢游走于文字当中,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