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4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N 102824437 A *CN102824437A* (21)申请号 201210357192.2 (22)申请日 2012.09.24 A61K 36/736(2006.01) A61P 11/02(2006.01) (71)申请人 张中义 地址 476300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 孙菜园村 (72)发明人 张中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1117 代理人 徐皂兰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 2、的外用药膏, 它是 由辽细辛、 丁香、 升麻、 麻黄、 白芷、 柴胡、 薄荷、 淫 羊霍、 甘草等重量份的中药材配制而成, 使用时调 成膏状, 分别贴敷大椎穴, 印堂穴和双迎香穴。本 发明组方科学合理, 经十多年临床观察, 疗效可 靠, 复发率低, 无毒副作用 ; 通过穴位给药, 生物 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 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 激引起皮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和周身 的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提高免疫功能, 同时随着药物进入体内, 可起到相 应的调理作用, 达到治愈目的。 因其与鼻腔距离甚 近, 药贴敷所散发之热力可直接透入鼻腔, 起到散 寒止痒、 温鼻通窍的。 3、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研末后用白开 水调制而成的 : 辽细辛 8-20 份, 丁香 6-14 份, 升麻 6-14 份, 麻黄 6-14 份, 辛夷 6-14 份, 白 芷 6-14 份, 杏仁 6-14 份, 黄芪 6-14 份, 柴胡 5-10 份, 薄荷 5-10 份, 淫羊霍 4-8 份, 甘草 4-8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24437 A 。 4、2 1/4 页 3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鼻炎的发病机理 : 一是外在因素, 多为风寒、 疫气之邪侵袭鼻窍 ; 二是内在因素, 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些, 鼻炎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 外因为标, 外因与内因合而 为患。中医认为鼻炎首先由于肺气虚、 卫表不固, 风寒乘虚而入, 犯及鼻窍, 邪正相搏, 肺气 不得通调, 津液停聚, 而致喷嚏流涕 ; 肺气的充实, 有赖于脾气的输布, 脾气虚则肺气虚, 而 气之根在肾, 肾虚则摄纳而走泄, 气不归元, 阳气易于耗散, 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 因此发病 初期常辩证为肺气虚,。 5、 或脾气虚, 肾阳虚, 或三症俱虚。 0003 1、 肺气虚 症状 : 阵发性鼻痒, 喷嚏, 流清涕, 早晚易发, 伴恶寒, 面色不华。舌质偏淡, 苔薄, 脉缓 弱。 2、 脾气虚 症状 : 小儿多见, 阵发性鼻痒、 喷嚏流清涕, 且鼻塞, 鼻胀较重, 鼻黏膜肿胀明显, 苍白 或灰暗。 0004 3、 肾阳虚 症状 : 阵发性鼻痒, 喷嚏, 流清涕, 且喷嚏频作, 连连不已, 清涕量多如注 ; 鼻黏膜苍白 紫暗、 水肿, 伴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尿后余沥, 夜尿频。舌质淡胖, 苔白, 脉沉弱。 0005 鼻炎虽不是致命病症, 但是患者非常痛苦, 治疗比较麻烦, 且很难治愈。虽然目。 6、前 治疗鼻炎的药物很多, 有西药、 中成药, 但效果大都不是很明显 ; 还有一些患者通过手术治 疗, 不仅费用高, 痛苦大, 且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 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 可避免 大量内服药物造成的胃部不适和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 ; 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和 患部的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提高免 疫功能, 同时随着药物进入体内, 可起到相应的调理作用, 达到治愈目的。 0007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膏, 它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中药材配制而成的 : 辽细辛 8-20。 7、 份, 丁香 6-14 份, 升麻 6-14 份, 麻黄 6-14 份, 辛夷 6-14 份, 白芷 6-14 份, 杏仁 6-14 份, 黄芪 6-14 份, 柴胡 5-10 份, 薄荷 5-10 份, 淫羊霍 4-8 份, 甘草 4-8 份, 将诸药研成 末, 用时用白开水调成膏即可。 0008 各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及功能是 : 辽细辛 : 味辛, 性温有小毒, 归肺肾经。细辛挥发油, 具有解热, 镇静, 镇痛抗炎作用。细 辛水或已醇提取物, 具有抗变态反应及组织胺作用。 可祛风解毒, 祛风散寒, 本品辛香走窜, 散寒止痛, 温肺化饮, 宜通鼻窍。对治疗鼻炎或额窦炎有很好的作用。 说 明 书。 8、 CN 102824437 A 3 2/4 页 4 0009 丁香 : 味辛, 性温, 归脾肺肾经。有特性芳香, 能通透鼻窍, 泻肺降气。丁香油和丁 香酚, 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气球菌, 大肠杆菌, 有抵制作用。 0010 升麻 : 味辛, 微甘, 性微寒, 归肺脾经。具有能解热降温的作用, 兴安升麻还有镇痛 抗菌的作用。可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0011 麻黄 : 味辛, 微苦, 性温。 归肺、 膀胱经。 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 故能松驰支气 管平滑肌 ; 麻黄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 则有解热作用, 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可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9、 0012 辛夷 : 味辛, 性温, 归肺脾经。辛夷挥发油, 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作用, 及抗组织胺 作用。 可散风寒, 通鼻窍, 鼻渊、 鼻流清涕、 喷嚏不止, 属风寒者。 白芷 : 性温, 归脾肺经。 体外试验, 川白芷对大肠杆菌, 宋氏痢疾杆菌等, 有一定抑制作用。可祛风止痛, 通鼻窍, 消 痛肿。 0013 杏仁 : 味苦, 性微温, 归肺经。宣肺平喘, 宣利肺窍。具有消炎, 调节免疫功能。 0014 黄芪 : 味甘, 性微温, 归肺、 脾经。可补中益气, 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 托毒生肌。黄 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对小鼠 I 型流感病毒、 滤泡性病毒, 柯萨奇病毒等均有一定防治作 用。 10、。 0015 柴胡 : 味苦, 辛, 性微寒, 归脾肺经。宣透疏散, 长于透表泄热, 寒热往来的主药。有 解热镇静, 镇痛, 抗炎, 抗流感病毒作用。 0016 薄荷 : 味辛, 性凉, 归肺经。散风寒, 清目。促进血液循环, 及消炎镇痛。 0017 淫羊霍 : 味甘, 性温, 归肾经。温肾壮阳, 多用于阳虚, 扶正固本。具有较好的温肾 壮阳作用, 用于肾阳不足, 益精补气。 0018 甘草 : 味甘, 性平, 归脾、 胃、 心、 肺经。有镇咳祛痰、 镇静、 抗炎、 搞菌、 搞过敏, 及非 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和类似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作用, 对多种药物和毒物有解毒作用。可 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11、 镇咳祛痰, 缓急止痛。 0019 药方配伍原理 : 本方中的主药辽细辛为君, 能通透鼻窍, 泻肺降气, 因能缓解症状, 又能抗病原, 故作君药。丁香、 升麻、 麻黄、 辛夷、 白芷、 杏仁、 黄芪、 七味中药为臣, 丁香有 特异芳香, 因能辅助辽细辛清热解毒, 加强对致病菌的解毒能力 ; 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 风邪, 透表发汗, 协助丁香解毒能力 ; 麻黄即可宣肺开腠, 又能利水消肿、 肺司呼吸, 开窍于 鼻, 肺气宣畅则鼻窍通。且麻黄与升麻配伍, 一宣一降, 使壅塞之肺气恢复宣降之势 ; 辛夷 温中散寒, 芳香通窍, 有协助辽细辛通鼻窍之功 ; 白芷祛风温燥除湿, 芳香上达, 通窍行表, 。 12、气温力厚, 配伍黄芪以奏补脾肺之功 ; 杏仁宣肺平喘又可利肺窍, 配伍麻黄又可利水消肿 ; 黄芪具有升华之性, 能补气升阳, 补气可以生血, 气升则水自降, 温运阳气以利水消肿, 故为 臣药。柴胡、 薄荷两味为佐, 柴胡升发脾阳, 脾气上升, 可将水谷之精微之气上输于肺, 以荣 养脏腑 ; 薄荷辛凉, 辛以发散, 凉以清热, 配伍柴胡其力能内透筋骨, 外达肌表, 宣通鼻窍, 贯 通经络 ; 淫羊霍、 甘草两味为使药, 淫羊霍温壮肾阳, 卫阳充而卫表固, 配伍黄芪增强补气之 力。 甘草能清热解毒, 益气补虚、 调和药性。 用以益气解毒、 调和诸药, 故为使药。 纵观本方, 具有宣降肺气, 通透鼻。 13、窍, 祛风解毒, 益气排脓之功。其特点是升降并用, 寓清于补之中, 使 补而不滞, 泄而不峻, 与 “肺乃娇脏, 不耐寒热” 之理相顺。 0020 治疗方法 : 将以上各中药才按上述配方研未, 每次用量 20 克, 用白开水调成膏 状, 分四份, 分别贴敷大椎穴, 印堂穴和双迎香穴。成人每次 40 分钟, 小儿每次 30 分钟, 连 说 明 书 CN 102824437 A 4 3/4 页 5 贴敷 7 天, 七天为一个疗程。如没有治愈, 一个月后, 再贴敷一个疗程, 一般两个疗程治愈。 0021 鼻炎的饮食禁忌 : 禁忌 1 : 中医认为, 本病是主要由于肺、 脾、 肾三脏俱虚所致, 尤以气。 14、虚为主。加上外感 风寒侵袭鼻窍所致。而寒凉生冷食物 (如生冷瓜果, 凉水, 凉菜等) 最易操作肺脾阳气, 加重 虚寒症状。 0022 禁忌 2 : 烟酒对过敏性鼻炎对外界的气体的敏感度明显增高, 尤其是寒冷和具有 刺激性的气体, 吸入后会使之打喷嚏、 鼻塞、 流涕等症状明显加重, 尤其对于郁热熏肺患者, 烟酒的刺激能够加重患者的症状, 更应作为重要的饮食禁忌。 0023 禁忌 3 : 鱼、 虾、 蟹类食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在患有过敏性鼻炎时尽量避免 食用。 0024 贴敷治疗原理 : 穴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 因腧穴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 通 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 15、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 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提高免疫功能, 同时随着药物进入体内, 可起到相应的调理作用, 达到治愈目的。 0025 督脉为 “阳脉之海” 起于小腹内胞宫, 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部的长 强穴, 沿脊柱上行, 经项后部至风府穴, 进入脑内, 沿头部正中线, 经前额印堂下行鼻柱至鼻 尖, 过人中, 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因其与鼻直接相通, 因此补充督脉的阳气势必能够使阳 气顺经络以达鼻窍。过敏性鼻炎多以阳虚为本, 温阳扶正是基本方法, 通过贴敷督脉, 尤其 是由颈上头至鼻这一段, 能够起到明显的温鼻通窍的作用, 大椎穴位于督脉颈段。 16、, 是督脉由 颈上头的起点, 阳虚患者多为阳气不足, 自下至上多有阳气接续不力之弊, 故在此处施贴敷 能补阳, 续阳, 推动阳气继续前行至鼻端, 鼻得阳气充盈则虚寒自散, 涕消而嚏止, 印堂有风 邪进出门户之意, 阳虚者多为卫气不足, 易招致风寒内侵, 故贴敷此穴可祛风散寒, 亦可实 腠理以防风不得入内, 风不得入, 则鼻之经气不得被引动, 则嚏出无缘, 鼻痒无由 ; 印堂与肺 相通, 与足太阳经并行, 贴敷之能降气平喘, 药物之热力可趁势直透肺内, 起到温肺散寒之 作用, 气不得上出, 则嚏难作成, 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 鼻唇沟中间, 主治各类鼻 炎与鼻窦炎, 对鼻塞、 流清涕, 。 17、喷嚏等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因其与鼻腔距离甚近, 药贴敷所 散发之热力可直接透入鼻腔, 起到散寒止痒、 温鼻通窍的作用。 其再作用于上述经络与穴位 后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尤其对于阳虚型过敏性鼻炎效果更好。 0026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 组方科学合理, 治疗费用低, 经十多年临床观察, 疗效可靠, 复发率低, 无毒副作用 ; 通过穴位给药, 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 因腧穴对药物具有 敏感性和放大效应, 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和周身 的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提高免疫功能, 同时随着药物进入体内, 可 起到相应的调理作用, 达。 18、到治愈目的。 因与鼻腔距离甚近, 药贴敷所散发之热力可直接透入 鼻腔, 起到散寒止痒、 温鼻通窍的作用。 其再作用于上述经络与穴位后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 用, 尤其对于阳虚型过敏性鼻炎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 明 书 CN 102824437 A 5 4/4 页 6 0028 实施例 1 : 辽细辛 150g, 丁香 100g, 升麻 100g, 麻黄 100g, 辛夷 100g, 白芷 100g, 杏仁 100g, 黄芪 100g, 柴胡 80g, 薄荷 80g, 淫羊霍 60g, 甘草 60g, 将诸药研成末, 每次用量 20 克, 。 19、用白开水调 成膏状, 分4份, 分别贴敷大椎穴, 印堂穴和双迎香穴。 成人每次40分钟, 小儿每次30分钟, 连贴敷 7 天, 七天为一个疗程。 0029 实施例 2 : 辽细辛 150g, 丁香 100g, 升麻 65g, 麻黄 100g, 辛夷 100g, 白芷 60g, 杏仁 60g, 黄芪 90g, 柴胡 50g, 薄荷 60g, 淫羊霍 40g, 甘草 60g, 将诸药研成末, 用时用白开水调成膏即可。 0030 典型病例 1: 窦某, 男, 60 岁, 2011 年元月 6 日初诊, 因在外地打工养鸡, 患有过敏感性鼻炎, 喷嚏阵 发性和连续性, 大量水样清涕有时可不自觉的从鼻孔滴。 20、下, 喷嚏每天数次发作, 每次发作多 于10个喷嚏, 流鼻涕, 流眼泪, 正可谓鼻涕连连, 每几天就犯一次, 每次犯病3-5天, 才能好, 给生活人身造成极大痛苦。 0031 2011年2月8日复诊, 外贴敷鼻炎膏一疗程后,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精神好转, 效果 满意, 按上方法再治疗一疗程,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32 典型病例 2: 李某, 男, 9 岁, 2010 年 8 月 6 日初诊, 家长主诉经常出现鼻塞, 头痛反复脓涕, 张口呼 吸, 打鼾,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两侧鼻孔前挂着两条肥肥黄白色鼻涕, 一会儿缩进 去, 一会儿又流出来, 堵着鼻子不好出气, 这就是农村俗称的。 21、鼻涕虫, 这是一个慢性鼻炎患 者。 0033 2010年9月6日复诊, 外贴敷鼻炎膏一疗程后, 症状减轻, 又用一疗程, 随访至今未 见复发。 0034 典型病例3: 朱某, 女, 21岁, 学生, 2010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鼻塞多为黏液 性鼻涕, 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说话呈闭塞性鼻音, 有时头痛, 头晕。 0035 2010 年 4 月 15 日复诊, 外贴敷鼻炎膏一疗程后, 症状全愈, 病人要求再贴敷一疗 程,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6 本发明人近3年共统计记录治疗500例患者, 男228人, 女272人, 年龄最大70岁, 年龄最小 3 岁, 痊愈 430 人, 好转 52 人, 无效 18 人, 治愈率为 86%。 0037 疗效痊愈标准 : 鼻涕、 鼻塞、 头痛、 头晕等症状消失, 嗅觉正常。 说 明 书 CN 102824437 A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