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静象明,心静慧生:毛家慧颖

 文侯读书 2021-05-1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在这个惠风和畅的五月,我们全校师生又一次集合在这里,听雄壮的国歌奏起,看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心中的那股热情再次油然而生。我们为生在中国而骄傲,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也正是在为伟大的祖国增光添彩啊!本周学校的教育工作主题是:水静能看清自相,心静能学好考好。出自《昭德新篇》:“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这个主题值得我们共勉。

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师们潜心研究教育,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工作,默默奉献。这就是修身养性。《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同学们都知道静能生慧,心静下来,大脑就活跃了,思考问题就会比较顺畅了。因此,安静是一种能量,是一种能够激发内驱力的强大的能量。

可能很多同学会说,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怎么可能一直安静?请你不要误会,这里的静不是肢体上的静,而是拥有强大的内心所表现出来的静。比如早读课,所有的同学都在大声朗读,内心的安静可以让你心无旁骛,把自己朗读的内容内化于心,对于其他人则是只见其人,不闻其声。比如课堂上,专心听课的你肯定不会留意到窗外走过了什么人,对老师随时提出的问题一定会立刻思考。比如体育课上,你就应该专心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或者将积压几天的郁闷抛洒在跑道上,这样的课后你才会获得更加安静的内心。所以说,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试着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首先要找到我们心中“静能量”的发源地,那就是自己的目标和追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清渠为明镜,观形象然后自省;以源头为动力,生智慧然后奋斗。其次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暂时的失败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目前得到的算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站在这里,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面孔,看到你们灿若星辰的眼眸。我知道你们胸怀仰望星空的梦想,希望更能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就在前天,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取得重大胜利——祝融号在火星上留下中国印迹。这是中国航天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身静心、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把满天神话逐一变成现实。同学们身边一定也有优秀的榜样,他们目标明确,学习努力,扎实进取,踏踏实实攀登每一个台阶。希望同学们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自身的无穷潜能,充实有序地度过每一天。

最后,特别祝福二十天后将要走进考场的高三学子们,愿你们:平心静气备高考,精神抖擞迎未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