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那片水中的生命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第一次看到那片水上森林,是因为县里组织大中专毕业生搞活动,希望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热爱家乡,共同参与当地的建设。

政协副主席、水利局的艾局长,因为水电站建设发现了这片区域的美景,开启了当地的旅游先河。

那时说是旅游,与今天看到的景象却是大相径庭。道路弯弯曲曲,路面铺着沙石,宽度也就只能保证车辆的通行。林还是林,水还是水,鸟语花香中,泛起阵阵炊烟。当地的布依民也许是封闭的时间太久了,对所有的外来者都是那么新鲜。那景致,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有一种割不断的情。

水电站将一股水通过水渠从卧龙潭引来,发过电后,又流入了一条小溪,一直向下流去。这条小沟本来也是有水的,只不过因为喀斯特地区的水文二元结构,使得地表水流变得断断续续。如今这电站的尾水突然增加了稳定的流量,地表流水成了常态,只可惜那些原本生长在沟里的树木,从此只能变成水生。不过还好,那时的森林还保持着生机盎然,依然散发出勃勃生机。

二十多年过去了,长期的冲刷使得那些树下本来就稀少的土壤越来越少,那些如网的根系渐渐暴露出来,或是游走在风中,或是浸泡在水里。那些游走的空中的根系,虽然找不到支撑的营养,但还勉强可以活下去。而那些浸泡在水里的根系,得不到丝毫喘息,慢慢没有了呼吸,静静地死去,或是等待死去。

也曾有人提出挽救这些生命,间隙性停止水流,停止浸泡,让树木得到休养生息。但是,游人越来越多,旅游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些泡在水里的树木更加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只能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忍受,用死来为旅游经济发展作贡献。为了那些已经无法支撑树体站立的腐烂根系不至于让树倒下,仅仅用水泥浆把那些树根包裹起来,甚至还塑造了各种造型,让这些垂死的生命继续发挥着它们的效益。

今天,再次来到这片著名的水上森林,看着那些死树,看着被游人摩擦得光滑油亮的树干,那些慢慢放弃生命的生命,倍感震憾,心在流血。

如果真爱这片美景,就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不让死亡故事继续上演。立即停止外源水的冲刷,寻找替代的景点,或还这片森林于自然,让它能慢慢复壮,恢复它应有的生命本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