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里,有多少火药?|校长智库

 天下知仓 2021-05-17

图片

亲爱的爱学习的爸爸妈妈们,大家好!

欢迎您和我一起进入阴晴不定、忽冷忽热、捉摸不透的青春期孩子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探寻解密这个世界的号码。我们都是从那个世界里出来的,现在,那个世界里有些东西改变了,但有些还是以前的样子。

我是带着大家按图索骥的主讲人,第一次听我课的人叫我朱校长,所有的老学员都喊我密斯朱。其实,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听完我这次的分享之后,会不会一拍桌子,说:“讲得好!说得对!”

来吧,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主题。你和你家孩子的亲子关系里,有多少火药?

图片

△传麒校园


1

 

 谁是“火药”的始作俑者?

这个题目乍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啥?啥火药?

急性子的可以直接把音频的进度条拖到最后三分钟,有一种由我独家命名的叫“三句崩”的沟通方式大家了解一下。

我也曾经体验过一些疗愈性的课程。看到的一些成年人,活的真的是苦啊!在课程里,他们或是哭倒在地、或是抽泣不止、或者是畏缩恐惧,而所有这些让他们痛不欲生的根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和他们的关系。于是,我们开始高频率的听到一个词,叫“和解”。

于是,一群群成年人花时间、花精力聚在一起,疗愈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并不在现场的父母“和解”。虽然我的原生家庭很健康,我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却在这些成年人痛苦的和解过程中,看到了那些无知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造成的无法愈合的创伤。如果他们的父母能感知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不知道会不会懊恼致死?

图片

△密斯朱与孩子们

所以,当我的课堂上出现一些还未婚嫁的年轻学员的时候,我总会由衷地恭喜他们。我说:“你们找到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捷径!”套用一句土话:“父母开始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孩子出生之前,然后,就是现在。”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放在亲子关系里,依然适用。

显然,作为父母,我们一定是这一段关系最初的建立者,而且,在孩子有独立意识和人格健全之前,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由以上两个条件可推断出,我们是“三句崩”的始作俑者。

图片

△传麒体能课提升孩子健康力

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往里填火药,先是会有摩擦、会冒小火星。后来开始摔门、争吵、出现小面积爆炸。再后来,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引出一场战争。同归于尽的虽是个例,但也绝非罕见。

2

 “火药”是怎么装进去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火药是由什么组成的?怎么装进去的?你是不是正在装火药的过程中?

首先,咱们来看看火药的组成。

这个配方里一定有一种物质叫“高标准、严要求”。这种物质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在使用的过程中,父母一味的提高标准,只有严,没有宽。而且这个标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水涨船高的,于是,孩子永远处于标准之下。那个标准,就像挂在驴子面前的那根胡萝卜,它一直在,但你永远也别想吃到它。

图片

△传麒研学提升孩子综合能力

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孩子的长相都能体现出来这种物质的副作用。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一种孩子,他的眉头习惯性蹙在一起,嘴角微微下垂,眼神里常常含有怨恨的光芒。特别易怒,生气起来的样子不是发怒,而是气急败坏。那一脸的气急败坏就是常年达不到标准,又委屈的不知该向谁说的外显。

第二种物质叫“嫌弃”,有了“高标准、严要求”,孩子达不到,那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看不上,就是嫌弃。

嫌弃的形状有很多,常见的有“你还能干啥?”“切,就你?”“我看你还是算了吧?”“行了,别吹了。也就这点儿嘴上功夫。”“是,你可厉害了,不厉害也考不了倒数第一!”

甚至我们常常会把这个“嫌弃”和“让孩子知耻而后勇”划等号。我们错误的以为用这种方式能激发起孩子不服输、不认输的干劲儿。然而,这个办法的适用面显然没那么广。

图片

△传麒海外游学提升孩子世界眼光

我有一个朋友,小学时一直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中,从乡下到城里去上学,乍一进城,被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迷了眼睛,加上新同学都是城里的孩子,为了尽快的和他们融在一起,就不免上自习时说说话,下课的时候搞个恶作剧,偶尔抄个作业啥的。他的数学老师了解他的情况,知道他是通过城里的亲戚走后门才得以有借读的机会。于是,这个数学老师找了个机会在班里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我这辈子都感念这位老师的恩情。”成年后过得风光无限他一脸的感恩。

大家先别激动,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什么吗?是用同样的方式骂过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个男孩儿彻底放弃了学数学,还有一部分同学烙下了终身惧怕数学的印迹。他们可都还是初中生啊!

你看,同样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你会成就这个、也会毁了那个。所以,如果你是上帝,当刚才这位数学老师来到你的面前时,你是让她去天堂?还是让她下地狱?

图片

△传麒财商课程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所以,“嫌弃”是有杀伤力的,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承受这种方式,你可以拿一件他曾经做的很好,但现在做不好的事情去刺激一下试试。如果他连自己成功过的事情都不能在你的刺激下打个翻身仗,你也就别指望着他能在刺激之下完成从来就没有做成过的事情了。

第三种物质叫“苦口婆心”,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叫“好心当成驴肝肺”,如果你常常发展出这种感慨,恭喜你,第三种物质你已成功合成。

3

 孩子真的难以沟通?

我曾经说过,你能表达出多少爱其实不重要,孩子能够接受到多少才是重点。以我多年来和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打交道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孩子们反倒比十年前的孩子更好打交道了。这种好打交道的意思是,他们更有能力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观点,而且颇以自己的这种勇敢为傲。但对于只接触一两个青少年的父母来讲,他们的这种表达也可能会被理解为“顶撞”和“冒犯”。

图片△传麒演讲课程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父母需要学习的迫切性就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大多数孩子的发展节奏,如果继续按照我们父辈教育我们的方式来管教现在的孩子,我们必将十分艰难。

其实我们的挑战就是来自这个时间差里,有时候,我们觉得是在和他们沟通,可他们却觉得我们在唠叨。我们觉得是在给他们指点迷津,可他们却觉得我们在说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和上个世纪的话题。

“我特别怕我爸妈说要和我聊聊天。”正在上初二的小伙子提起这个话题不由得皱起眉头:“也特别怕他们一副很民主的样子,因为我能看出来他们是装的。如果我按照他们的套路往下说,他们就会很满意。

但我很难受啊!可如果直接说出我自己的想法,我都知道接下来他们会和我说什么,他们的套路我太清楚了。反正,最终我是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才会愉快的结束,不然,难免就会是一场灾难。但是即便是愉快的谈话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不想做的事儿一定不会去好好做,现在我努力做到不发生正面冲突就好。”

图片

△传麒创造课程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在我们父之爱的平台上,我们专门有一节课叫《沟通之道》,没有上课之前,很多学员都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有问题,却总是觉得是孩子太叛逆,孩子有问题,孩子难沟通。结果一上课才知道,自己才是推到第一块儿多米诺骨牌的那个人

4

 一个实例,看懂沟通中的“火药”

我在课程一开始就提到的那个“三句崩”的沟通模式,就是把这三种物质融会贯通结成一体,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运用的优秀典范,大家可对号入座,看看你是不是也属于同款?

这是一个实例,来自于一个三口之家。

从小,孩子就在父母严要求、高标准的压力下长大,等到他初中的时候,父母已经很难再找到他的优点了(而实际上在外人看来,他的优点还十分明显)。父母对他的挑剔如影随形,亲子之间的关系嘛......我相信有点儿想象力的人都不难得出结果。

图片

△传麒国学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他们因为手机的事情,让亲子关系越发紧绷。接下来是他们关于手机使用规则的一次交锋,爸爸妈妈各种举自己克制玩手机的时间、离开手机生活照样精彩的例子,最后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让孩子表态。

孩子说:“好吧,以后我晚上不把手机带进房间了,放到客厅充电好了。”

妈妈一脸不屑:“那有什么用,你晚上偷偷拿到房间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孩子说:“那你说要怎样?”

妈妈说:“我说的办法你有听过吗?要我说:'从现在到暑假你都不要碰手机’(这时离放假还有一千光年)”

图片

△传麒烹饪课带给孩子家一样的温度

孩子说:“那不可能!”

妈妈了然说:“我就知道你一点儿自控能力都没有。”

孩子说:“对,我就没有自控能力。咋着?”

你听听,来来往往不过一人三句话,崩了没?崩的很彻底!

来,我们一起复盘一下这段对话,看看是否符合咱们的火药三要素?

让一个半夜都会偷偷跑出来拿在客厅里充电的手机的孩子好几个月不碰手机是不是极其严苛的高标准?认定孩子是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人,是不是嫌弃?为了手机这个事情前前后后进行的将近半个小时的谈话是不是苦口婆心?

图片

△传麒壮游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

过程很感人,但结果呢?结果是孩子愤怒地站起身来,狠狠地甩上了自己的房门。

这种谈话何止无效?这简直是在往自己的炮筒里装火药呢!如果双方没有人去主动调整,炸,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回想咱们自己的教育里面,是不是也有这些成分在悄悄地发挥作用?我们是不是也在尽心竭力地打造自己的专属炸药?

可真有孩子软硬不吃,油盐难进啊!

图片

△传麒美学课程(陶艺)提升孩子的审美力

当然,就像父母也有十分不讲理的一样。有多少种类型的父母,就有多少种类型的孩子。想要知道如何和不讲理的孩子沟通吗?下一节课,等我手把手地教会你!如果你的孩子还很讲理,也还好沟通,请你关注我讲的其他主题的课程。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让我们愉快的在这里结束吧!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制造火药的过程中了,请赶紧停下手里的动作,让咱们共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