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米罗致敬

 木蘭猫不睡 2021-05-17

一幅画必须散发着火花

它必然像女性的美丽或是一首诗

让人眩晕

图片

那片专属于他的色彩

推动着你我荡漾其中

就连空气也变为幸福的味道

胡安·米罗 (Joan Miró)

图片

对于艺术家本人的描述有许多,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是阳光、感性、充满魅力的人;因此有人称他为“星星王子”,也有人称他“白天是宝藏,晚上是怪物”;他阴郁的一面、背后的一面、痛苦的一面、打破传统的一面,都无疑力求展现内向面孔的背后,隐藏的另一个米罗。

1893年

胡安·米罗年出生在巴塞罗那的一个富裕工匠世家,尽管受到父亲反对,他依然进入巴塞罗那的拉洛特贾美术学院学习,并经常接触从巴黎传来的先锋派思想。

1911年

米罗陷入轻微的神经衰弱,随后又得了斑疹伤寒,这使他的父亲确信他不适合做生意,并在蒙特罗格疗养院进行疗养。这一刻,米罗决心一辈子画画。

图片

《农场》The Farm | 1921-1922

布面油画 | 123.8×141.3cm

蒙特-罗伊格德尔坎普一个充满光明与生命力的地方,也是米罗年轻时期所处的关键阶段,他把他爱的乡下一切都放在画里。也许,一开始他真的想到一些具体的事物,努力地摆脱外界影响,并使艺术家现实主义时代得到终结。

1915—17年

服兵役

1918年

米罗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展出的绚丽色彩和特殊透视的绘画风格明显受到野兽派的影响。

1919年

米罗前往巴黎寻找更多的艺术可能,并遇见他最崇拜的艺术家——毕加索。

图片

在这座20世纪艺术的黄金之城里,毕加索带着米罗进入前卫艺术圈。野兽派,立体主义、俄尔甫斯、更多的是无法被归类的表现形式朝米罗扑面而来,他一边吸收一边试图融入加泰罗尼亚的艺术风格,开始创造新的艺术语言。

这一时期的音乐也是极具张力的,音乐开始取代十多年前诗歌在米罗心中的地位,来自加泰罗尼亚的传统民族音乐,也有来自外界的先锋音乐,欢快、凌乱、冲突……这不仅是米罗自己的探索之路,也是一战过后,所有人都在迫切地寻找新的秩序和方向。

图片

《猎人》The Hunter | 1923-1924

布面油画 | 64.8×100.3cm

1924年

是米罗创作风格转型标志性的一年。他加入超现实主义,激发了他最具创作潜力的那一块梦田。

“想象的世界”给了米罗无限可能,昆虫、鱼类、鸟雀以及其他大自然产物走进了他的画中,并与诗歌成为了米罗之后经常用到的独创的象征符号,他想要创作一种语言和一种个性,真正地源于他自己。

图片

《有胡子的男人》homme avec moustache | 1925

布面油画 | 51×65cm

1925-26年

米罗的“梦幻绘画”时期。

他先是在画面里注入了极其丰富的意象,然后又竭力使色彩和形象趋于简单,更突出元素与空间的关系与互动。将万物简化为意象,再将意象简化为关联,虽然画布上的元素变少了,却唤醒了宇宙深处的神秘活动。古老的韵律变得更为强烈,世界诞生时的涌动由远及近。

1927年

米罗越来越激进,宣称要“暗杀绘画”。

这并不是因为他讨厌绘画,而是要杀掉那些老生常谈的学术绘画。在旁观者看来,米罗是在与自己较量,但他只是想走的更远。

图片

《米尔斯夫人在1750年的肖像》Portrait of Mrs. Mills in 1750 | 1928

1928年

米罗在巴黎举办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展览,然而他对这成功保持警觉:“我了解成功的危险,我感觉与其无聊地利用这成功,更应该投入到新的冒险中去。”同年,他到荷兰短期旅行,对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中复杂而精细的现实主义画法产生兴趣,并用自己的大胆的理解和扁平色彩重新演绎了这一主题。

1929年

他与皮拉.荣科萨结婚。

1931年

米罗拒绝超现实主义,他认为它过于理性于理论化,并开始重申自己的“暗杀绘画”愿望。

图片

《吞食拉梅尔的人》Personnages devant la Mer | 1934

彩色印刷 | 31.5×28.2cm

图片

《外观》Apparitions | 1935

水粉、钢笔和印度墨水 | 30.5×36.8cm

图片

《女子》Femme | 1935

水粉、钢笔和印度墨水 | 30.5×36.2cm

1936年

西班牙内战爆发,在这之前米罗就已经感觉到了恶劣的政治气息,他的画开始传达一种新的、可怕和不安的感受,哪怕是在祈求和平时。世界仿佛在剧烈的晃动中摇摇欲坠,妖魔鬼怪从四面八方跑出来,巨大的戏剧性中埋藏着不可弥合的撕裂。

1937年

米罗一家来到巴黎避难。

图片

《黑色和红色系列》Black and Red Collection | 1938

蚀刻 | 17.15×25.72cm

图片

《爱抚星辰》Caress the stars | 1938

布面油画 | 60.3×69.3cm

图片

《三姐妹》Les Trois soeurs | 1938

铜版雕刻 | 26.67×19.69cm

《被鸟吵醒》Be woken up by birds | 1939

水彩和水粉 | 41×33cm

1939年

二战爆发,米罗带着妻女逃离了巴黎前往瓦伦吉维尔。

令人恐惧的炮火中,音乐和自然启发下的画笔是唯一的慰藉。他的有意与世隔绝与决心克服心中的恐惧,将热爱的一切都在画中表现出来:女人、星星、夜晚、鸟儿、露珠和黎明;这些重要角色构成了这时期著名的《星空》组画。“当我画星星的故事时,我能切实感受到我是在世界的秘密里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解放。我不再去想发生在周围的悲剧。” 此刻,德彪西的音乐可能会懂米罗的星空。

图片

《女诗人》The Poetess | 1940

水粉 | 71.4×77.1cm

图片

《地平线》Ofeq | 1942

蜡笔和水墨 | 48×67.7cm

图片

《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组织》Wome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1942

蜡笔和水粉 | 39.3×46cm

1943年

由于政治影响,画作与“星座”系列的鲜艳颜色相反,谴责他的祖国所遭受的暴力。这种野蛮的破坏、摧毁是对政治独裁的直接抨击,生活在他潜意识里的怪物世界喷涌而出。

图片

《听音乐的女人》A woman who listens to music | 1945

布面油画 | 129.5×161.6cm

图片

《夜色中的女人和鸟》Women and Birds in the Night | 1946

布面油画 | 22.9×33cm

1947年

米罗首次访问美国纽约,遇见路易斯.布尔乔亚、阿尔希尔.高尔基、杰克逊.波洛克等艺术家。

图片

谈及美国,不得不提及米罗的一位美国朋友考尔德,他们1928年在巴黎相遇,如同两个兄弟,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国度,但他们的心与灵魂却是相通。对考尔德而言,认识米罗是他形成其艺术指引方向的关键时期。两位艺术家在各自的小宇宙不断交流,追求完美、忠于彼此。

图片

《系列II》Series II | 1952

蚀刻 | 37.5×45.3cm

图片

《长着羽毛的鸟会飞向银树》The feathered bird will fly to the silver tree | 1953

布面油画 | 89.85×116.21cm

图片

《希望通过飞行回到我们身边》Hope to return to us by flying | 1954

布面油画 | 114×146cm

图片

《森林中的小女孩》Little Girl in the Forest | 1958

平版印刷 | 47×56cm

图片

《蓝色I》Blue I | 1961

布面油画 | 270×355cm

图片

《蓝色II》Blue II | 1961

布面油画 | 270×355cm

图片

《蓝色III》Blue III | 1961

布面油画 | 268×349cm

他的题材、创作方式并非虚拟,许多时间并不是用来绘画而是思考,找寻艺术家想要的绘画感。但等他完成作品,那些都不复存在了,原本是呐喊,是歌唱,是梦呓,到最后我们感受的,却是特定语调的自言自语。

图片

《金色羽毛蜥蜴》Golden-feathered lizard | 1971

平版印刷 | 35.6×50.2cm

图片

《火焰唾沫》flame spittle | 1974

蚀刻 | 113×74cm

图片

在内向的背后是他对新鲜事物的狂热,他一直在寻找叛逆的精神,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疯狂,且自始至终都是那样自由。一个前思后想、极端怀疑、充满颠覆精神的米罗,或许,这才是他的本质。他的个性影响了好几代人,并以永不熄灭的星火的方式继续活着在人们的记忆里。

图片
图片

《对象》Object | 1931

图片

《面具》mask | 1956

图片

《安提普拉特》Antiplat | 1956

陶器 | 38.4×38.4cm

图片

《笔字符》Pen character | 1970

图片

《第三次会议》Third meeting | 1981

青铜 | 42×45×20cm

图片

《人口》population | 1982

青铜 | 180.3cm

图片

他的作品宏大又变化多端,从绘画到雕塑、壁画、挂毯、戏剧……米罗对新的尝试保持着比以往更甚的好奇心,他留下了他的作品,仿佛新生儿的双眼,永远在打量这个新世界。

偌大又空旷的画布上

不仅仅停留的是他的画作

而是

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所证明他终于找到属于他的自由

1983年 

胡安·米罗逝世,享年90岁。

E XIAO CUO

微信号|艺小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