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儿科医生多年,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人对于孩子说话这件事,就像喂饭一样痴迷。仿佛说话早晚、多少,直接关乎孩子的聪明程度,关乎孩子的一生。 有的妈妈抱着一岁半的孩子过来,问我为什么同龄的孩子都有会说句子了,自己的孩子还只会说叠字。 也有的妈妈非常自信,孩子一岁多也不怎么发音,却用一句古话“贵人语迟”安慰自己,白白耽误了帮助孩子的最佳时机。 孩子成长有个体差异,但差异之上,会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说话这事也一样。 一般来说,婴儿会在 10~14个月间的某个时刻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从此便开始了说话模式,也就是他终于解锁了通过言语表达意义的新技能了。 这个时间段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现异常、积极干预的重要机会。 一岁左右宝宝语言发育7大特点,快来自查 很多妈妈都会错误的以为,孩子不会开口说话前,听不听得懂无所谓。 或者说,那个月龄的孩子吃饱穿暖屁股干净,就已经是好的照料了。 其实从一出生起,孩子就是一个需要有人跟他“说话”,需要不断交流。 到了10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的“表达”已经不单纯的局限于哭闹或者肢体,他们开始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 哪怕他们“说”的只是一个字,可能也蕴含了很多内容。 图片来源:newkidscenter.com 一岁左右的宝宝,他们的语言有着几个特质,我们一方面对照检查,一方面也要学着去“读懂”宝宝那些简单发音背后的需求。 1.宝宝开始发出“ba”、“da”、“ga”、“ma”等声音,并且这些声音是有它的意义的。更有趣的是,同一个发音每个宝宝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比如有些宝宝发出“da”是要吃东西,另一些宝宝发出“da”是要一个玩具。 2.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比如你在房间的一角说话,也会引起他的注意,转过头去看。 3.对简单的语言指令有反应,比如你对宝宝说“帮我把鞋子递过来”,他就会看着你,并且朝鞋子方向走。 4.能用简单的动作表达意思,比如摆手表示“再见”,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是”。 5.儿语有音调变化。怎么变化呢?比如我曾观察过一对母子的对话。 宝宝刚1岁,还只会叫“妈妈”,还不能说别的字词。妈妈在忙,宝宝跑过来望着妈妈叫到:“妈妈“。妈妈回答“诶,乖宝宝”摸摸宝贝的头。然后宝宝继续叫“妈妈”,妈妈又和前面一样回答:“诶,乖宝宝”,又摸摸宝贝的头。然后宝宝调整了音调,用更高的音调拖长声音再叫了一次:“ma~~ma~~”。 这时妈妈注意到原来宝宝并不是想要妈妈摸头安抚,而是另有所求。妈妈想了想,把手边的小饼干递给宝贝问:“你想吃小饼干?”宝贝接过小饼干,一边吃一边开心地笑了。 宝宝虽然只会说一个词,但她提要求的能力可一点都不弱哟。 6.运用感叹词,比如“噢!”当他感到高兴的时候,会嗷嗷叫来吸引亲人的注意。 7.试着模仿词语,比如你拿着苹果的时候,跟他说“宝宝这个是苹果”,他可能会说“guo”“duo”。 孩子开始语言式说话,家长如何引导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发出过一个“灵魂拷问”——总是强调回应孩子,跟孩子沟通交流。可是对于不会说话,或者只会嗯嗯啊啊的孩子,怎么跟他们交流? 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不要把他们当成不会说话的“傻子”,而是当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 一岁左右的宝宝,认知能力发展很快,很多我们以为他们不会懂的事情,他们真的可以听懂。 图片来源:Samaa 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做一个“话痨”,多跟宝宝介绍身边的事物,给他们“磨耳朵”来刺激语言的发育。 首先放置 2~3 种宝宝的玩具在他手够得着的地方,先一个一个教他玩具的名称:“宝宝你看,这个是大——象——;这个是汽——车——;这个是兔——子——”。 然后说:“来,宝宝,把大象拿给妈妈”。 如果他拿对了,要表扬及赞美:“好棒噢!这是大象”。 如果拿错了,你就说:“不对哦宝宝,这个是兔子。”然后你拿起真正的大象,告诉宝贝:“大象,这是大象。” 这个游戏,可以鼓励宝宝去辨别不同的事物。 在这种合适的时机去提高语言和认知能力,是宝宝学习最快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懈怠。 也不要觉得没意思,当孩子长大后,我们回过头回忆就会发现,和孩子的这种靠心电感应的互动,真的很美好。 发育迟缓的预警信号!不容小觑 上面说了一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发育的特征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是正常发育的。孩子的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的原则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如果宝宝超过一岁,仍然不会使用“爸爸”、“妈妈”或者类似的音节来呼唤爸妈,或者一个简单词汇都没说过,那可能就要引起注意了,带宝宝去检查发育情况。下面是各年龄言语发育的警示信号,供爸爸妈妈对照参考。 一句话总结:孩子语言发育出现警示信号别回避问题、心存侥幸,及时求助医生才是正解。 |
|
来自: 昵称7526434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