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穿越古今、连接中外的传播学学习方法 | 99和阿蒋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HI

这里是99和阿蒋的新传考研室

今天

我们来聊聊“传播学”

请留给我们,你的五分钟


 传播学是什么?

郭庆光老师在《传播学教程》的第一章第三节明确的说过:“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以及“社会信息系统”

所以大家会发现,传播学开头的第一章看起来似乎云里雾里,虽然章节名叫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但就前两节已经阐述了三四种研究对象,以至于整个传播学看的头晕眼花。

事实上,《传播学教程》的第一章需要掌握的无非这一句话:“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以及深入的弄清楚一下什么是社会信息和社会信息系统即可。

于是往下看,我们就看见了这样的两句话:

1.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2.信息:“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 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很深奥对不对? 

 很深奥就忘掉他们,因为不重要 

当我们再认真读《传播学教程》,很快就会摸索到郭老师写书的习惯:

1. 第一节:阐述别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2. 第二节:有可能继续讲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3. 第三节:切入主题,表达观点

4. 第四节/最后:升华(上升到又红又专的层次)

用这种方法去看传播学教程的前几章,你就会发现,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不过都是些幌子,干脆一点,跳过他们,迎接真正的重点。

 为什么要这么读?

大家需要明白,目前已经四月了,如果目前还是第一遍看《传播学教程》且是一词一句扣着看的,那你的进度或许有点慢了。

考研是一场较量,但考研更是一场考试,功利性的读书我们并不提倡,但是有效的应试技巧的确会切实的帮助到你。

而当我们谈到了应试,我们就必须直面一个严肃的问题:

现在新传考研的试卷上,究竟还有多少书本上能学到的知识?

阿蒋调查了18年十所学校的真题,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不会超过50分;如果要求再严格一点,只需要照搬书本内容就可以直接得分的题还有多少——不会超过10分。

 举个栗子:简述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传播学教程》能应付这题吗?明显不能啊!

给大家再现一下99这道题的框架

《传播学教程》里第十二章的确详细的论述了“议程设置理论”,但也仅仅论述到了议程设置的第二层而已,剩下来的在哪里?

在彭兰老师去年刚出版的《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里呀!

(不是打广告,是打call!)

 为什么要读《网络传播概论》?

请大家看下以下这些18年真题

1. 根据国内外研究机构报告,如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报告分析新闻业的重大变化(南京大学)

2. 什么是AI?什么是智能化?对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北京大学)

3. 谈谈对社交媒体规制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

4. 结合实例分析可视化新闻的可能与可为(四川大学)

5. 从创新与扩散理论角度,阐述知乎大V的形成特点(武汉大学)

6. 简述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特点(清华大学)

7. 新媒介赋予社会与人移动性,谈谈移动性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复旦大学)

8. 智媒体时代的特点(中山大学)

9. 简述机器人新闻以及机器人新闻面临的挑战(浙江大学)

10.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举例一个你常用的社会化媒体,从结构、专业等角度说明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上海大学)

11. 以微博热搜排行榜为例,说明议程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苏州大学)

我们再来看看彭兰老师《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的目录节选:

 厉害吗?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背了即拥有完整版答案的书 

为什么?

 首先:它新 

《传播学教程》来自古老的过去,讲述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理论,那个年代,车马很慢,人们看电视、读报纸。

《网络传播概论》来自刚刚过去的2017,讲述了日新月异的网络传播时代,那个年代,人们用着微信,逛着淘宝,刷着微博,看着《偶像练习生》

 其次,它权威 

彭兰老师,清华大学传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2017年互联网发展报告、互联网新媒体蓝皮书等业界知名论坛读物均有彭兰老师主持。

 最后,它好理解 

《传播学教程》为什么难以理解,因为他是一本将传播学、社会性、心理学相结合的书。

《网络传播概论》为什么好理解,因为里面每一个案例,都熟悉到你曾经在微博热搜见过

 《传播学教程》和《网络传播概论》? 

基于目前新闻传播学考研不断向热点靠近的大趋势,阿蒋和99突发奇想——《传播学教程》和《网络传播概论》可不可以一起讲?

事实上,经过五天的课本研究和框架整理,我们发现,完全可以啊!

根本就是一脉相承啊!

99和阿蒋主讲的传播学前世今生,系统串联《传播学教程》和《网络传播概论》两本书,从大众传媒讲到网络传播,从人际传播讲到社会化媒体传播,从议程设置讲到议程设置第三层,从麦克卢汉讲到智能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学派。

总之,阿蒋带你走进传播学历史沿革,99带你愉快网上冲浪。

 课本通读与重点提要班——第一弹!传播学的前世今生

【上课时间】

本周六周日起(4.14日起)

【使用教材】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第四版

【具体课时】

《传播学教程》5课时,《网络传播概论》27课时

【上课安排】

阿蒋《传播学教程》,99和阿蒋《网络传播概论》

【上课方式】

cctalk网络课程(有回放)

【适用人群】

①报考新闻传播相关学硕和专硕的所有人

②考试涉及“传播学”的所有人

③简单来说,适合所有211及以上学校的所有人

(本周课程安排)

【课程概述】

 《传播学教程》10课时 

·以5w为基本脉络,再次重构《传播学教程》骨骼,原本读不懂理还乱的传播学一次到位,阿蒋手把手教你画出传播学思维导图!重点知识章节论文补充,为《网络传播概论》打下坚实基础。

·阿蒋从最生动真实的例子,带你解读大众传媒时代晦涩的理论,一次突破所有重难点,补充传播学流派及关键人物理论,补充胡翼青老师《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重点内容,瞬间让你的知识体系饱满而有逼格。

 《网络传播概论》30课时 

357页、60多万字的网络传播概论,我们把它浓缩成了32877个字,在本次精读课程中一并教给你,课程中包括:

1. 媒介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与发展

2. 网络时代新闻生态的变化

3. 网络的多重属性和传播形态

4. 互联网的多种经济形式

5. 网络中的用户生存模式

6. 社会化媒体

7. 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

8. 网络新闻报道方式

9. 网络环境中的新闻伦理

10. 媒介素养

11. 经典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

同时也给大家大概理出了所涉及的概念:

传感器新闻、物联网、云计算、被遗忘权、大数据新闻、个性化新闻分发、机器人写作、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融合性新闻、媒介融合、新闻价值(网络时代下的变革)、移动互联网、场景新闻、临场化新闻(VR/AR新闻)、智媒时代、分布式新闻、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济、全媒体、融媒体、社会化媒体

这些问题,给你答案!

媒介技术如何影响新闻业的变革?

VR新闻、3D新闻、大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场景新闻,这些怎么考?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人际、群体和大众传播又有怎样的新变化?

微信、微博、APP、移动视频直播又有其怎样的特点?

新闻业如何采取行动适应“数字化生存”之路?

网络中用户的多重身份和心理呈现如何?

新闻价值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变化?

“视觉转向”的新闻消费环境下,新闻业如何应对?

“后真相”舆论景观下,网络舆论引导该何去何从?

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把关人等旧理论的新发展怎么答?

总之!考试怎么考!我们就怎么学!

 来看看我们准备的讲义 

 以及这样的答题框架 

 完整课程表 

(课程时间及讲课人可能微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