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石变轻纱的雕塑《蒙面基督》——圣塞韦罗礼拜堂

 _热翡冷翠_ 2021-05-19

------圣塞韦罗礼拜堂------

圣塞韦罗礼拜堂(Palazzo Sansevero)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建筑时间主要在巴洛克时期,从建筑风格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但是里面的装饰和艺术品却主要是巴洛克晚期或者新古典主义时期。

如果去那不勒斯旅行,这里绝对是必去之处,让游客慕名的是里面一座《蒙面基督》的雕塑,之细腻精美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是巴洛克晚期、洛可可时期的雕塑艺术精品。

《蒙面基督》  朱塞佩·桑马蒂诺

《蒙面基督》  朱塞佩·桑马蒂诺

《蒙面基督》   局部

坚硬的大理石被处理的丝滑柔顺,轻纱覆盖下的躯体也是清晰可见,大家可能还记得巴洛克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里(参看之前写过的巴洛克最著名的艺术大师——贝尔尼尼(一)),大理石被处理的像水一般轻柔,衣决飘飘,在这里,朱塞佩的雕塑技巧的进一步升级,把大理石制作成面纱一般薄如蝉翼,在工艺水平上,可谓是当时的绝世之作。

作品诞生于1753年,被认为是世界雕塑的杰作之一,他的晚辈新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对这件作品推崇备至,感慨如果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自己愿意付出十年的时间,关于卡诺瓦的作品专门出过一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新古典主义雕塑大师——安东尼奥·卡诺瓦

在希腊语中,面纱一词与信封,玫瑰花蕾和圣杯的起源相同,对美的追求与对圣杯的追求相似,介于这种理解,朱塞佩在这件作品中将蒙面纱的基督塑造成非常柔弱几乎女性化的形象,身体上的裹尸布也被轻纱取代,让作品充满神秘唯美的气质,一切是那么美好,让人们忘记了死亡的哀伤。

另外这所教堂曾经是供奉女神伊西斯的庙宇,雕塑家为这两部分作品建立起联系也是非常可能的,所以,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若隐若现的面纱下雌雄莫辨的基督形象。

下面多发一些图让大家好好欣赏这件旷世奇作。

《蒙面基督》诞生的背后故事也充满了离奇色彩,塞韦罗王子雷蒙多·迪·桑格罗(Raimondo di Sangro)是个多面而神秘的人,他喜欢花时间在发明和研究上,同时,他也是艺术和文化的崇拜者,正是他委托实现了面纱的基督。最初他委托了雕塑家科拉迪尼(corradini),但他很快去世了,任务因此转交给雕刻家朱塞佩·桑马蒂诺,这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由于这件作品过于精美,被当时不敢相信的人们质疑,认为覆盖的原本就是一块真实的轻纱,因为经过了特殊的化学试剂处理,从而变成了石头,塞韦罗王子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炼金术士和科学家,是他完成了这一切,这个看似荒诞的猜测,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就是这件雕塑的工艺水准实在太高,高到当时无法理解的程度,才被各种误解。

在面纱笼罩之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手上由钉子产生的孔,在身体旁边也放着钳子和拔出来的钉子,用以记录下基督受过得苦难,这个部分提醒着人们,这是死亡的时刻。

圣塞韦罗礼拜堂还有两件非常精彩的雕塑作品,这里也一起介绍一下。

《谦虚   安东尼奥·科拉迪尼

这件作品是圣塞韦罗王子献给母亲的一座纪念碑,雕像被塑造成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形象, 身体由玫瑰花围绕(象征玫瑰十字会的神秘玫瑰),左手上靠着破碎的墓碑,视线茫然的投向远处,雕像脚下大理石上出现的生命树,象征着母亲塞西莉亚公主过早的死亡(王子一岁时去世)。

雕像极有可能是象征关于埃及智慧女神伊希斯(Isis),这种联想是根据古老的传统,这个同一位置安放的曾是献给伊希斯女神的雕像(被毁),因而象征意义被保留。

这件作品要早于《蒙面基督》,科拉迪尼也是当时最优秀的雕塑家之一,后来的朱佩塞继承和学习了他的雕塑技巧,在面纱的刻画上更进一步。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时期的作品,在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审美框架下,过于炫技,未免流俗,远不如古希腊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样恢弘大气,直击人心。

好作品,气场必须拉满,但是这么精致的,我也喜欢,却不是最爱!

下面一起欣赏一下雕塑的细节。

在礼拜堂的右侧,有另一件著名的雕塑作品《幻灭》,是塞韦罗王子献给父亲的纪念碑。

《幻灭》   弗朗切斯科·奎伊罗洛

《幻灭》由雕塑家弗朗切斯科·奎伊罗洛(Francesco Queirolo)创作完成,当时很多雕塑家都不敢尝试这个项目,只有奎伊罗洛愿意一试,从1752-1759年,经过七年的努力,雕塑家完成了这件作品,不朽于世。

雕塑组描绘了一个男人试图从网中解放出来(网隐喻着罪孽),旁边一位有翼天使一只手在帮助他,另一只手指向地球(象征世俗欲望),前面的圣经代表光明,这件作品是说信仰帮助他从世俗的欲望中挣脱出来,。

塞韦罗王子襁褓中母亲早逝,父亲把他抛给祖父就自己去潇洒了,在旅行和堕落的生活多年以后才幡然醒悟,回到家乡那不勒斯,在修道院过上僧侣的生活,这座纪念碑的寓意,就是父亲的人生经历的总结。

《幻灭》  局部

从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工艺之精湛复杂,据说雕塑家用了七年的时间完成,为了使作品完美无瑕,甚至连打磨的工作都不敢让助手来做,而是自己亲自完成。

大家一定好奇如此光滑细腻的大理石质感是怎么做出来的,据说最后的打磨工序是柔软的羊羔皮完成的,非常费时费力。

《幻灭》  局部

同一块大理石能雕刻出如此丰富的层次,渔网的柔软质感,大面积的镂空雕刻,完全无死角的柔软细腻,真真是让观众啧舌不已。

这样的艺术品,认谁都能看懂的吧!所以艺术品不一定都是讳莫如深,仿佛只要加了“艺术”二字就该高高在上,让非专业者不可触碰,其实并非如此,完全可以从这些比较容易接受的作品入门,欣赏艺术品的第一步,就是先有欣赏的意愿,即便是被贴上附庸风雅也不要介意,因为艺术品欣赏,就是要从附庸风雅开始,渐渐走向真风雅,完全不需要妄自菲薄,因为一句“不懂”而退却。

最后想介绍的是礼拜堂的天花板,这里的天顶画也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精品。

圣塞韦罗礼拜堂的天顶

《天堂的荣耀  弗朗切斯科·玛丽亚·卢梭

《天堂的荣耀》  局部

《天堂的荣耀》  局部

壁画是在教堂的整个穹顶上制作的,由弗朗切斯科·玛丽亚·卢梭(Francesco Maria Rousseau)于1749年创作,关于这位画家的介绍很少,从风格上看,还是明显的巴洛克风格,构图上也是巴洛克惯用的立体透视风格。

巴洛克和洛可可相交的时期,风格非常不好区分,从更大的范围看,洛可可应该是巴洛克的延续,只是更浮华,更精细,更轻快,更繁琐,颜色也更明亮艳丽,这种区分是是很主观的,所以界限反而非常模糊。

这幅壁画上,卢梭可能使用了塞韦罗王子特制的颜料,经过了近300年,在从未修复的情况下依然鲜艳浓烈,然而,王子对卢梭的工作不满意,并在他的遗嘱中指出,教堂的拱顶应该由最优秀的艺术家重新绘制,看得出王子的极端完美主义性格。

关于圣塞韦罗礼拜堂的艺术品还有很多,这里只介绍引人注目的部分。

《雷蒙多·迪·桑格罗肖像》

下面我想聊聊塞韦罗王子雷蒙多·迪·桑格罗这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这点和达芬奇非常相像,但是达芬奇需要依附有实力的贵族资助,而塞韦罗王子自己就是公爵,可以更自由的完成各种实验,所以达芬奇的很多研究之存在于他的手稿里,而塞韦罗王子很多研究都实现了,如制造的强度更大更轻的武器,完全防水的布料,能在海浪上的四轮马车,色彩丰富的烟花,几百年不褪色的颜料,等等,但非常可惜的是,在宗教的压力下,这些科学档案和实验设备均被销毁,非常惋惜。

维基百科上对塞韦罗王子有大篇幅的介绍,说他是:神秘主义者,发明家,解剖学家,军人,炼金术士,共济会会员,赞助人,作家,信使兼意大利学者。

他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神话!

雷蒙多·迪·桑格罗于1771年在那不勒斯去世,死因是在实验和发明中不断使用危险化学品而导致,王子的一生都在追求科学和艺术,甚至陷入债务危机也在所不惜,让我们几百年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宝贵遗产——圣塞韦罗礼拜堂

向他致敬


                                                                                      第 053 


热翡冷翠: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至2020,旅居意大利,酷爱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走遍意大利各博物馆、大教堂,尝试用自己的视角向大家介绍意大利艺术,所以,如果你也热爱,请一起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