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十斤寸软骨,不要见肉,细细地剁做臊子!

 昵称74650355 2021-05-19

当传说中的“兵道”的战斗场面通过网络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时,人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镇关西手执切肉刀剁向案板的英姿。

武术比赛,是对真实武术搏杀的模拟和运动化。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兵器类比赛,特别是模似杀伤类兵器的,如击剑,剑道,兵击,都是击中即分开,重新开始,因为胜负已分。如果是实战,人已经死了。

看了兵道,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是剑吗?是刀吗?是的话,为什么人可以不断的砍下去而人没事儿?难道是打急眼了,比赛改打架?

如果不是刀剑,而是棍,在武术格斗中,也没有任何人能硬杠练家子的一棍而没事。如果这是泡沫棍,比的就是抗击打的话,那护具算什么?抽嘴巴子比赛不香吗?为什么要把棒子互抡也成为一个项目?

非常公平,讲武德的耳光大赛

还有人问,这咋分胜负,难道是:“红方,一分钟砍了对方57剑,黑方,一分钟砍了对方49剑,红方胜”?(后来听说还是减分制)那搏击运动员来了能横扫一切兵道选手,因为拼体能你能拼过人家?而古惑仔来了,凭借“花果山十三太保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的功力,估计能包揽前三名。

招式的名字比招式本身更让人出戏。。。

武打片看多了吧?

武协去年年底的几项大动作,一度给整个中国武术界带来了新希望的幻觉,其中一项就是武术短兵的升级——兵道。

短兵是武协从50年代就有的传统项目,只是相关部门一直未加重视,放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仅有体制内几个学校自己玩的位置。

历年武术短兵器材一览

去年可能由于改制和民间兵器项目的兴起,武协决定把短兵全新升级为——兵道,名字高大上。并且通过各地武术协会大力推广,据说还限制名额,饥饿营销。

而且,有些地方据说告诉参训人员,兵道要推进全国的中小学。

这里要科普一个相关知识——什么项目进学校,武协说了不算。学校的体育项目都是由教委牵头,各个学校自行选择。兵道不会成为有压倒性优势进校园的运动项目。在奥运击剑、柔道等项目面前不会有优先权。

 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学习击剑

在兵道相关器材、规则公示以来就有很多争议,遭到不少吐槽。俗话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陕西省选拔兵道(短兵)集训队选拔赛,终于让大家见识到了这个新项目的风采。

勇者“剁肉馅”比赛

比赛现场呈现出了双方如格斗游戏人物一样,互相猛击,表面没事,暗中减血的效果。据悉,比赛20分扣分制,由边裁判断是否有效扣分,打中不停表,最后计算总分。

我想请相关领导注意,短兵是类似击剑和剑道(素肌)的无甲胄兵器对抗,不是全甲对抗,比赛护具模拟的是无甲状态。这种情况,真实格斗中挨上一下非死即伤,这就是这类比赛大都击中停表判分的原因。

慢镜头下的健公书院短兵刺喉,现实中属于绝对的一击必杀。 

想象一下,两个拿刀剑的素衣游侠会这样战斗么?再有仇也不想(不能)如此疯狂的对砍吧?除非两人不是金刚狼就是丧尸。

金刚狼丧尸的共同特点——不怕打

如此外行的规则是怎么制订出来的,我暂且不得而知,不过相关部门做事态度敷衍严重官僚化,我是深有体会。武协为兵道研发了一套竞赛服务系统,打开PPT无论从设想还是细节都是满满的“拍脑门子”主义。

封面是“健公书院”器材的配图,我以为武协终于放下了身段,结果是侵权。

系统核心技术,计分手柄。在如此高速不清晰的击打下,如何实现准确计分?

在剑道中有“刃筋”的概念,就是必须用刃的一面砍中对方才能得分。看到竹剑剑身上的绳了吗?就是标示刃筋方向的。

开篇说是“兵道”的系统,里面又是“短兵”。到底是什么?

如此草率不经论证就推出的体系怎能服众?怎么在世界强手如林的兵器格斗项目中突出重围?

当然这目前只是选拔赛水平参差不齐,距离全国赛还有时间,高高在上的武协领导是不是会听听民意?或许会吧。

本次参赛的有很多没有经过兵器训练的人员

看我们内容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一直是支持中国武术,支持中国武术的竞技化,特别是认为中国武术的兵器是中国武术的精华的。但是,不是拍脑门拍大腿突发奇想的这种。

来看看那些真正为中国武术,中国兵击奋斗的人,在做什么吧——

小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的武术老师,你的人生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武侠中的独孤九剑到底有没有?这位小学体育老师说的太好了

这样的武术,才是中国人应该懂得的一种文化

唐刀对剑道:来看看中国日本小朋友比武功

武术不是师徒制有问题,是有些老师自己有问题!

中国二次元的武术少年颠覆了我的想象 [正片]

全文完,如果喜欢本文,就点一个“在看”和“赞”,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中南海保镖教头原中央警卫团的格斗教官王胜利老师给我们讲讲他遇到过的一次冲突如何解决的?

目前王胜利老师的《中国跤十三个迅速制服敌人的防身方法》热销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