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首席教师工作室,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渐渐浓了起来,在一次次探讨学习中,我不仅提升了教学本领,而且专业成长也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是越干越有劲了。”说起乡村教育的变化,定远县炉桥中学教师刘静雅一脸激动。 刘静雅所说的首席教师工作室,全称为安徽省首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于2019年8月由定远县教体局挂牌,其主持人是定远县炉桥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韦凤娣。 原来,和大多数乡村中小学一样,炉桥中学也面临教师发展路径单一、教师队伍老化、年轻优秀教师不愿来、中年教师普遍有职业倦怠感等诸多发展困境。 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借助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杠杆作用,韦凤娣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团队大胆探索,一方面制定工作室成员培养方案,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同时加强培训,重点培养青年教师,进一步拓宽乡村教师的成长途径,让乡村教师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首席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室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又有名师示范课、学员研讨课;既有课堂改革、模式创新,又有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研发。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增长了前进的动力,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自己的潜力,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作室成员王月红深有感触地说,“加入工作室以后,我的各方面能力显著提高,课堂更有活力,学生成绩明显提升”。 据了解,该工作室将一批乡村教师凝聚起来,构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大家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去年在县市各级各类教学类比赛中,工作室共获奖22人次,所有成员均有获奖。此外,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或工作所在地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很大,这两年,由韦凤娣主持申报的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成功立项,且在国家级、省级中文核心等各类CN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8篇,带动不少乡村学校开始积极申报课题,同时论文撰写发表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同样,工作室还积极承担校本课程的研发、讲授和指导工作。以前,这是乡村教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经过团队的努力,校本课程得以在校内推广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定远县,像这样的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共有40个。为充分发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该县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并下发《定远县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文件,制定三年规划方案等,在工作室成员选拔、工作室建设、规划制定、活动开展、实践研究、成果展示等环节,对口指导,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打造出一支能钻进去、沉下来、推得出的首席教师专家队伍。此外,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县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保障资金,同时所在学校再给每个工作室3000元,确保每个工作室每年活动经费不少于8000元,解决了首席教师教学研究、交流学习的后顾之忧。 如今,定远县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已成为引领定远一批青年教师创造乡村高效课堂的有效阵地,成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源地,成为未来名师的摇篮,为定远县乡村教育振兴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据统计,两年来,定远县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在国家级、省、市、县级获奖的论文154篇;在国家级、省级和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作品36篇;在省、市、县级获奖的课件125个、优质课57个;在省、市、县级获奖的教学设计、说课等活动21个;获得市县级表彰或荣誉称号的73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