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孙行悟空 2021-05-21
本次贵州行,因为是从湖南开车过来,因此特地修改了路线,离开遵义的下一站是湄潭,探访这里的浙江大学西迁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西迁至湄潭县城及城东北永兴镇境内。湄潭人民支持浙大办学,浙大在湄办学期间对湄潭文教育才、农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X

首先来到义泉万寿宫,这里曾是浙大研究生院旧址,也是民国时期的中央茶场。一代茶学泰斗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等与次年到达的浙大师生一起“合力推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第一扇大门”,使湄潭在以后数十年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中心之一。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义泉万寿宫,位于湄潭的城郊结合部,初
建于清代乾隆末期,后毁于战火,光绪六年重建。是黔北东部不多的江西会馆。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正殿门口,成了茶机具展区。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这是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前身。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如今的万寿宫,没有敬神的功能。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还留下一大批茶叶科研生产旧址及所属茶园等难以估价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这里更是中央实验茶场纪念馆,其中还有实验茶场与浙大农学院的合作内容。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这里还介绍到茶叶泰斗张天福,他的“中国茶叶第一提案”,推动了湄潭中央实验茶场的成立。张天福,出生于上海的福州人,来自医生家庭,一生从事茶叶工作,108岁去世。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李联标寓所,他是江苏六合人,1935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开始在福建省福安茶叶改良场从事茶叶研究工作。1939年,李联标担任湄潭实验茶场技术室主任,建场当年就拟订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研究项目,先后在全国13个省征集了270个地方品种。50年代末和70年代中,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又在杭州领导建立了大规模的茶树种质标本圃,收集保存了一批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刘淦芝寓所。他是河南商城人。二十年代末毕业于知名的清华大学,美国埃俄威州立农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国立哈佛大学昆虫博士。中央茶场第一任场长兼浙大农学院病虫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派到台湾任台湾茶叶和糖业公司总经理。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县城边的山上,是天下第一壶茶公园,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的地标建筑。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再来到县城中心的文庙,边上的天主堂,曾经是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红九军团驻扎湄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这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后期的法式建筑,当时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贵阳教区所管辖。教堂外观精美,装饰上增添了中国元素,在湄潭这座偏远的小城里,称得上是很显眼的洋式建筑。浙大西迁期间,作为谈家桢等教授住处。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文庙前的孔子汉白玉塑像碑。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湄潭文庙是我们来此参观的最后一个点,据说是贵州境内现在保存完好的三大文庙之一(其中一座是安顺文庙,一座是思南文庙)。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这座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其后两次被毁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上漆饰金,遂成规模。现在是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历经近400年历史的变迁,现在的湄潭文庙,只剩下大成门、南北庑、钟鼓楼、大成殿、崇圣祠。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大殿前的石雕,好像是鲤鱼跳龙门。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文庙内的月台石刻,应该是留存最久的历史文物。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在湄潭办学7年中,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和部分教室设于县文庙内。竺可桢率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等教授在此工作。此为苏步青家人生活场景塑像。
2020贵州避暑(四九)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