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 || 邓兴年先生

 卷小耳 2021-05-22
  
 如果把我们这个千八百人的小村子比喻成江湖,那兴年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八面玲珑的人物。首先他字写得漂亮,常在红白喜事的礼桌上接待四方“游客” , 相当于大门大派的知客。  其次他还一直担任丧事上司仪,负责在招魂粘纸的时候,唱念驱赶恶鬼的路引,称得上是一位术士----凡是和鬼魂沾边的,都有几分灵异不是?然后他还精通乐理,锣鼓铙钹噹噹歌无一不通,有武艺傍身。此外,他还是一名瓦匠师傅,零工队的头目,身边总叱咤着一票人马,要人有人,江湖就有了一定地位,有了立足根本。

 不过我认为兴年哥的最大的本事,还是他的存在感。不管白天做着多么辛苦的工作,晚上也能在红白喜事上看到他毫不例外的身影,而且是自始至终通宵达旦的精神奕奕。这就令人不得不赞叹了。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七十一岁高龄,早就过了年富力强、意气风发、生龙活虎的人生黄金期,真是 想不到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的精气神。

他是最好的观众看客。几个人小赌怡情坐在一起打牌,如果身边多了兴年哥这个旁观者,那就是 多了贯彻整个过程的惊叹词大秀场。咦?嘿!啊?嗨!嚯!哎!好!行!得!。。。。可说是应有尽有,比你在课堂上学习得更丰富。他是真正的身临其境,为他关注的那人高兴开心或者难过气恼,他脸部的如风云一样变幻的表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被他关注的那人也就认真注意起来,就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好好地打牌,真的对不住吃这么大劲的兴年哥。

  兴年哥有三个女儿,各有幸福家庭,且嫁的不时很远,个个温柔孝顺。 按道理说,他们夫妻两个不必再每日操劳工作,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兴年哥和嫂子比年轻人还敬业,风雨不误,男耕女织,把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发挥了了个淋漓尽致。

 兴年哥保存着村里唯一的一个wao子,真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就是下图这个东西:

这是老了人用来砸烧纸和佐钱的。所以,只要村里有人逝去,兴年哥总是很早就到场,他懂得也多,大家按照他的指点安排一些相关事宜,从来不会慌手慌脚。我们村虽然很小,可是也相对拉近了大家的关系,总有一些热心人在你遇上事、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解决你的前行后顾之忧。兴年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兴年哥还是我们村大鼓队的队长,是我们村当之无愧的文艺骨干。我们村曾经有一段文艺复兴的辉煌时期, 在乡里,县里,甚至地区都有赫赫名声。当时兴年哥和本村的邓卓明先生表演的天津快板,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些合辙押韵的歌词,至今大家还耳熟能详:

今天开完会儿 ,
咱俩凑一对儿,
给大家说一段天津快板,
给大家提提神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间就是几十年的时间白驹过隙。可是他们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仿佛还在眼前。也不知道现在和他一起工作的工友们知不知道兴年哥的多才多艺,倘若在歇息的时候让兴年哥来上一段,一定也会把他们逗得前仰后合,十分开心,也就浑忘了身体的酸痛,生活的苦闷。

如果把家乡比作蔚蓝的天空,那么这些可亲可爱的乡亲,就是蓝天上一朵朵纯洁无瑕的白云。没有云彩的天空依然是天空,可是却失去了太多的灵动和活泼。
兴年哥,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云朵之一。他虽然穿着朴素 ,却光彩奕奕;虽家境寒苦,却自在潇洒,深得云卷云舒的灵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