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店交易30%是一品一单,如何破局?

 仰望星空qv66ma 2021-05-23

图片
在众多的连锁药店中,每天都能发现这样的现象:A店每天来客数70个,其中,打出的小票中,近30%只有一个品种,且数量都为1。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笔者认为,这还是有增加交易金额的机会的。

01

第一级循环需求 

我们来看个案例:一位女士在货架上自选了一个冲洗器,去收银台付钱,多数门店收银员会直接拿出扫瞄枪来结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形成我们最常见的一品单,一笔单,一个品种,数量1。

这是第一级需求循环:顾客想要冲洗器,到药店,找到了,满足需求,走人。

02

第二级循环需求

如果在结账前,药师上前问了一声:“您是怎么不舒服?”由此了解到顾客有妇科炎症,进而建议顾客用对因对症的口服中成药与妇科洗液(顾客家中有消炎药),顾客接受了。

此时,就能够从一个冲洗器,冲到几十元的三品单,并且有中成药疗程,数量也增加了。此时结帐,顾客的需求循环结束,这是第二级需求循环。

03

第三级循环需求

之后药师又进一步问询,了解到顾客不是第一次发,而是常复发,于是建议顾客提高体质,吃一些营养素。这是第三级需求循环,向预防升级,但难度也升级了。

难度升级的核心原因是,营养补充是顾客的弹性需求,顾客对此的重视程度低于治疗的刚性需求,所以,要说服顾客很难。

但高手往往是剧情的推动者,药师看顾客犹豫时,主动帮助顾客分析利弊得失:发病一次,人受罪一回,而且还要花钱买药,不如提高体质,让疾病减少复发的可能。

顾客买了吗?真实的结果是顾客买了。
图片
简而言之:

在药店现场,通常我们大多数人“倒”在了实现第三个需求循环的路上,更多的同仁在第二到第三个需求循环上即停止了脚步。事实上,也只有少数人能推动顾客从第一个需求循环向第二个需求循环迈进,而这正是突破一品一单的关键。

接待顾客时,我们药店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主角,顾客的需求循环往往停留在低层级,而且很容易实现。药店人的价值是重新打开顾客的认知循环,并通过专业服务让顾客信服。从当下环境消费者经济能力来看,顾客其实对于第二、三层级的需求是充分承受力的。

当然,不是每一个药店人都能合理推动顾客需求升级。专业力强的药店人可以推动顾客进入第二个需求循环,而实现第三个需求循环,就需要更多外围知识与技能,包括员工的情商、弹性产品的价值分析,有效传递信息的技能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