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溃败后,这2位国军高级将领没去台湾,最终选择回到祖国

 唐大米 2021-05-24

导语: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进入了战略决战的总阶段,在成功说服傅作义起义并和平解放北平之后,国民党在全国的政权可以说是大势已去,不到半年的时间,国民军队就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蒋介石只能带着手下的国军将领退往台湾,但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将领看清了局势,转道香港或者远处国外。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不少人选择回归到大陆的怀抱。

图片

有几位在国军中担任过高级军职的将领不但选择了新中国,还在国家的建设阶段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以两位最具有代表性,那就是卫立煌和李宗仁。卫立煌在参加国民党之初,就是孙中山卫队的一员,因此他一直奉行着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思想。在蒋介石逐渐在党内确立地位的同时,他一度对蒋介石的看法很不赞成。

图片

相对于其他人对蒋介石的阿谀奉承,卫立煌对蒋介石迫害其他民主党派人士的行为颇有微词。而蒋介石本人对卫立煌也并不是完全信任的态度,当时的国民党内部,得到蒋介石重用的将领大多都是自从黄埔军校时期就跟随蒋介石的学员,他们的地位也几乎靠蒋介石一手提拔的。而卫立煌作为孙中山卫队的随从之一,他在党内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赢来的。

图片

对于这个“出身高洁”且谋略和能力都不容小觑的将领,蒋介石虽然表面上重用他,甚至让卫立煌成为了自己“五虎上将”中的一员,但实际上他心里对卫立煌还是忌惮多于信任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卫立煌被派到东北,负责整个东北地区对抗解放军的战事。辽沈战役惨败后,蒋介石终于找到了理由,直接罢免了卫立煌的一切官职。

图片

卫立煌在此时,终于看清了蒋介石卸磨杀驴的真实面目,在全国战场大势已去后,卫立煌抓住机会带着家人逃亡了香港,这才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控制。当时的香港还处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

虽然在这里他的生活环境尚且过得去,但他心中还记挂着故乡的土地,记着自己还是一名中国人,于是在建国的第五年,卫立煌辗转联系上了内陆得以返回。在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后,他得到了家乡人民的一致欢迎,后来还担任了全国人民代表。

图片

和卫立煌不同,李宗仁和国民党之间的情感要远远超过卫立煌,在当时无论是实力还是地位都高于卫立煌。但是他二人之间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和蒋介石的关系都并不融洽。

卫立煌尚且还在蒋介石手下从事过一段时间,而李宗仁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和蒋介石真刀真枪地对战过。在1929年,李宗仁联合了白崇禧,带着桂系部队直接对蒋介石开战,也就是著名的蒋桂战争。

图片

这场战争他没能取得胜利,李宗仁也因此被蒋介石借着叛变的由头开除了党籍。但是他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随后他又组织了多次反抗蒋介石的活动,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得以中止。

抗日战争期间,李宗仁率领着第五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取得了多次胜利,李宗仁的部队可以说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不小的主力部队。由于他作战英勇,他也得以在国民党内部当选为中央监察会委员。

图片

抗战结束后,李宗仁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军功,在党内的地位逐渐升高。解放战争时,他更是官至民国政府副总统。但是此时的他却是一个空有其名的纸老虎罢了,他的权力几乎全被蒋介石架空,再加上白崇禧被蒋介石派往前线。

他的桂系老本几乎全部被歼灭,他更没有和蒋介石叫板的资本。因而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不久,李宗仁就飞去了美国,彻底和蒋介石决裂。最终在1965年,他联系上了思念已久的故乡,得以回到祖国怀抱。

图片

总结:虽然他们曾经在国民党内从事过,也参与过解放战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心系祖国,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信仰和政见可以存在着不同,但是对于祖国的归属感依然是他们最高的追求,抗日战场上,他们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于中华民族来讲,他们依然是功绩不可磨灭的民族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