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兴丁蜀有“龙”,600多年!

 在宜兴 2021-05-25

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659

(♬ 点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宜兴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小城,走进《在宜兴》有声内容,听不一样的宜兴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太湖西岸的陶都明珠丁蜀镇,有一条“龙”,已经存在了600多年。

而关于这条“龙”,要从一个传说讲起。


宜兴的这条“龙”,活了600多年

相传古时,太湖里有一条乌龙专管耕云播雨之事。因太湖西岸百姓不敬天神,玉帝进行惩罚,不施雨水。

一日,乌龙巡视丁蜀上空,见底下田地坼裂,民不聊生,便心生侧隐,吸水播雨。玉帝大怒派天兵天将捉拿乌龙。乌龙被乱枪戳得浑身是伤,从天上摔落地下,头朝下,尾朝上,恰好跌落在丁蜀一座小山坡上。

当地百姓为了感激乌龙,便自发挑土掩埋。多年之后,葬龙的土堆出现了许多洞口,钻进去一看,乌龙的尸骨不见了。后来人们就尝试在龙肚中烧制陶器,发现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
从此,人们把这座乌龙尸骨筑成的窑叫做“龙窑”,目前位于宜兴丁蜀镇的前墅村,是宜兴现存的唯一还在使用的古龙窑

600年不灭的窑火,生生不息

丁蜀镇曾经有30多座龙窑,过去的“十里窑烟”景象更是十分壮观。千百年来,龙窑更是宜兴陶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前墅龙窑从明代创烧至今,窑火生生不息,龙窑大概一个月只烧一次,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

龙窑烧窑,颜色从暗红到鲜红,黄色、白色再到无色,如此才实现了火与土的艺术融合

直到今天,龙窑还在进行烧制,故有“着的古龙窑”之美称。

宜兴,紫砂艺术名扬四海

宜兴紫砂是土与火的绝美相融,宜兴丁蜀镇更是制陶技艺的闻名地。

凭借“紫砂壶”这一悠久的特色品牌,丁蜀镇还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为世人所重,堪称世界一绝,因而紫砂工艺不仅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成为了宜兴这座城市品牌的象征和精神的载体。


现如今,宜兴丁蜀镇的紫砂从业人员已多达十万余人,是响当当的“中国陶都”。

600多年不灭的窑火,见证过了多少汗水和收获。

随着岁月流转,这一座活了600多年的前墅古龙窑已经列入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宜兴窑场而言,这是一份宝贵的陶都文化遗产,而对于宜兴紫砂而言,这更是一种技艺与精神的传承。
《在宜兴·有声》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宜兴市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在宜兴》承办

用声音传达文字的情感和温度

宜兴好故事,好看更好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