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宿韶山,早上出来走走,发现宾馆的旁边就是韶山火车站。竟然无人阻挡,就从出站口进了站台。站台上,有一些市民在跑步、走路。 原来,这个火车站已在2017年9月17日停运了。 我有一些感慨。韶山铁路是1967年12月28日通车的,距离50大寿还差100来天,它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简单的铁路。 站台已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特别是雨天 信号灯依然亮着 二 它诞生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1966年8月,全国性的大串联开始了。最火热的目的地,除了北京,就是韶山、延安、井冈山这些革命圣地。火热到什么程度?从10月中旬起,每天3万人涌向韶山,最多的一天达到5.6万人,这一年去韶山的累计达到290万人。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大多是从湘潭徒步50公里去韶山的。 1966年10月,长沙铁道学院的红卫兵率先倡议修建韶山铁路,得到广泛响应。12月,国家计委批转铁道部 《关于安排修建韶山铁路支线的意见》。月底,湖南省政府、省交通厅、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广州铁路局、长沙铁道学院等单位组成“韶山铁路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铁路修建。 1967年2月5日(腊月26日),韶山铁路正式开建。为了抢时间,在尚未全部完成设计的情况下,指挥部就组织湘乡、湘潭、宁乡三县2.8万名农民进场施工,4月底就完成全部土石方168万立方米。经过农民、铁路工人、技术人员、解放军战士共3万余人辛勤劳动,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全国共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协作),韶山铁路于1967年底顺利建成。 韶山铁路是一条单轨铁路,从湘黔铁路上的马托铺站(韶山铁路建成后改名为“向韶站”)引出支线,向北延伸,全长21.4公里,总投资1329万元。当时,这条“红色铁路”被誉为新中国标准最高、费用最少、质量最好、施工时间最短的铁路。 韶山铁路一景(图片来自网络) 站外即景 1967年12月28日,韶山铁路正式通车,10万军民在韶山火车站隆重集会庆祝。当时,开行了韶山至长沙的韶1/韶2次列车,韶山至株洲的韶3/韶4次列车;此后,又短期开行过直达北京等地的火车。 很快,出现了少儿歌曲《火车向着韶山跑》。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出现,就风靡了全国。 1973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一本新书《火车向着韶山跑》,记录了各地民众涌向韶山的盛况。 有人统计过:从1968年至1975年,有200多万人到访韶山,其中很多人是坐火车进出韶山的。 1976年12月26日,为了纪念毛泽东逝世后的第一个诞辰,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革命纪念地——韶山》特种邮票,共4枚,其中面值最大的第4枚,就取材于韶山火车站。 这套邮票编号为1976年T11号 三 韶山火车站位于清溪镇,清溪镇是韶山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如今拥有数万居民,颇具规模。 其实,这也是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先有火车站,后有清溪镇,然后才有韶山市。 韶山站建成时的周边环境(图片来自网络) 在修建铁路之前,韶山是湘潭县下面的一个区,成立于1961年。 韶山铁路原计划直接通入韶山冲。为了防止损害毛泽东故居周边的环境,周恩来总理指示铁路不伸入韶山冲。于是,韶山站修建在距离故居5公里的如意公社十竹塘。 1968年,韶山区和韶山管理局合并,升格为地市一级的区,由省里直管,机关设在韶山宾馆附近。那些年,韶山区和其他地市一样,享有较高的权限和待遇。我有一个熟人,在文革后恢复高考时作为韶山区高考的第一名进了清华大学,因为那时候高校招生指标分到了各个地市,韶山区也有一个清华的指标。 1981年1月,地市级的韶山区被撤销,分设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区,其中韶山管理局仍由省委管理,不承担地方行政管理职能;韶山区重新交由湘潭县管理。 1984年,韶山区升格为市辖区,隶属于湘潭市,与湘潭县平级,党政机关就设在火车站附近。 1986年4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清溪镇,隶属于韶山区。以“清溪”命名,是因为境内有清溪山,山上有清溪寺遗址,该寺建于唐朝,毁于1958年。 1990年,韶山区改设县级韶山市。目前,韶山市下辖两镇两乡:清溪镇、银田镇、韶山乡、杨林乡。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这些年韶山市欣欣向荣。 站台旁边已有高楼矗立 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在山上俯瞰市容,可惜雨雾太浓 四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旅游,是独自坐韶1次去韶山。 那是1982年国庆节。韶1次是一列慢车,几乎逢站必停,大约早上7点从长沙出发,10点多才到韶山。去故居参观后,又匆匆赶乘下午4点左右的韶2次,天黑时才回到长沙。 那时候,韶山可看的景点不多,还没有广场,没有铜像,滴水洞还没有对外开放,韶山宾馆前面还有大片农田。 那时候,乘客基本上都是沿途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很少有我这样的游客。这两天上网一查,1982年前后正是韶山最冷清、寂寞的一个阶段。 我回长沙后得了感冒,还有同事揶揄我“朝圣心不诚”。 山顶上的杨开慧、毛岸英塑像,距火车站1.5公里 (摄于韶山烈士陵园) 五 后来,我又多次去过韶山,单是自驾就有4-5次,但再也没有坐过火车了。 不仅是我,其他外地游客去韶山也很少坐火车了。 不是去韶山的人减少了。大约从1990年起,韶山又“热”起来,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每年的四个日子:一是除夕,二是清明,三是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四是9月9日(毛泽东的忌日)。每逢这几个日子,韶山就人山人海,场面壮观。 参观故居的人流(摄于2012年10月27日) 与此相应的,是往返韶山的交通越来越方便了。 2002年12月26日,潭邵高速公路通车,设立了“韶山”出入口,很快又修了连接线。 2014年12月,长韶娄高速公路通车,长沙距离韶山更近了。 同月,沪昆高速铁路长沙至怀化段通车,“韶山南站”距离故居约11公里,韶山跨入了高铁时代。 此外,从湘潭、湘乡、宁乡3个方向进入韶山的公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宽,越来越平直。 难怪韶山铁路似乎走到了尽头。 韶山站夜景 六 我很好奇韶山火车站的命运。如果火车不再运营,它是否也会被废弃甚至拆迁? 我当然希望保留,因为它已具备重要文物的特征。 它的诞生,见证了上世纪60年代那段火红的岁月。 它的盛年,见证了韶山市的成长,见证了“韶山”这个政治地标50年的兴衰沉浮。 它的停用,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可惜,有些乘坐私家车或高铁去韶山瞻仰的游人不一定这么看。 韶山火车站的设计很特殊。其他地方的火车站一般都是顺着火车轨道建设的,而韶山站就横在铁轨的终端。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车站占地很少。 韶山不缺少这一点建筑用地、绿化用地,有关方面能不能留下这个珍贵的历史见证? 早晨,学生匆匆走过站前广场 2018年5月29日夜初稿 2018年6月2日 修改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