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白到大佬的不二法门—庖丁解牛学习法

 法布施小黄1 2021-05-25

本篇文章2000字以上,阅读时长3分钟;

建议收藏后慢慢观看;

你好,我是法布施小黄讲知识,说干货,重实操!让你落地赚钱!

一位粉丝,看完昨天的文章之后,留下这样一个提问;

我每天都看书,都学很多知识,写作时,还是不知如何下笔,这是什么原因?

我回问:你是如何阅读学习的? 

他想都没想就答:不就是看嘛!难道不是?

我说:不是!

就像叔本华说的: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上篇文章,我告诉你,写作就是对输入思考后的输出。

但,该如何输入?如何思考呢?

这节课,我给你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和思考的。

搜图
编辑

01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说个故事给你听;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厨子为梁惠王宰牛;

他宰牛技术非常的娴熟,刀子在牛的骨缝里灵活的移动,没有一点障碍,很快就把一头牛的骨头和肉分解开来;

梁惠王在一旁看呆了,连声赞叹;你宰牛的技术太牛逼了!佩服!佩服!

厨子回答说:当初刚宰牛的时候,我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是整头牛;

但三年之后,我见到的,是牛的内部筋骨血肉,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到现在,我已经宰牛19年了,完全弄清了牛的结构;

所以,解牛,游刃有余!

好,故事说完了。

故事你肯定听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当你想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是大脑空白; 

你就在想,我明明看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成语和道理;

为什么,此刻想不起来,写不出来。 

答案是: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而你没有实践,没有掌握规律和积累素材,自然写不出你想写的文章。

因此,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摸准其中的规律;

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自然而踌躇满志,游刃有余。

那如何做?

我为了高效的学习与积累,为了能相对自如地写出想要写的文章,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总结;

我创作了一套,庖丁解牛式学习与积累的方法,分享给你;

搜图
编辑

02

庖丁解牛之目中有牛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最好准备好一张纸与一支笔,方便做笔记。

1、看排版

从头到尾,快速浏览文章,观察这篇文章的排版;

问自己,排版是否好看,看起来是否舒服?

为什么好看?为什么不好看?

为什么舒服?为什么不舒服?

带着问题去看这篇文章的排版;

文字排版;字体大小如何?字体使用几个颜色?...

版式排版;是左对齐,还是居中对齐?...

看留白;什么是留白?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段与段之间的距离; 

再看,重要句子,是如何高亮标注的?是加下划线,还是加粗?...

再看,文章配图,有没有配图?配图好不好?为什么好?

把你学到的,记在纸上。

2、得论点

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文章,看文章;
有几个小标题,分别是什么?

标题之间是否有联系?

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上来;

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直到回答上来为止。

为什么这么做?

锻炼你,总结思考,吸收消化的能力;

如果我们读过一篇文章,看完一本书,不去总结思考,要不了多久,都会忘光光。

把你总结的观点,记在纸上。

3、集素材

再次从头到尾,阅读文章;

找出文章中的金句,有启发性的句子;

找出文章中好的故事,有用的段子;

把你找到的,记在纸上。

4、练感知

关于写作,李笑来是这样理解的;

写作就是记录感知,传递感知。

因此,训练个人的感知能力尤为重要。

那我们该如何训练自己的感知?

答案是;钻进作者的脑袋里面去画圈圈;

所谓的画圈圈就是划词性;

把文章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给圈出来,

通过这些文字,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知作者感知到的事物。

坚持这样的练习,你想描述的事物,你也能轻而易举的写出来。

找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圈圈画画。

搜图
编辑

03

庖丁解牛,目中无牛

1、游刃有余

以上四步,是我自创的庖丁解牛式,学习思考搜集大法

你拿去用吧!

庖丁解牛;

刚开始看到的是牛;

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 

他终于清楚地,了解牛的各个器官位置和骨骼筋脉的位置, 

之后,游刃有余,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了。

       写作也是如此;

       从开始的排版;

       到理解文章,找出文章立意;

       再到拆解收集,最后钻到作者脑袋里画圈圈;

       如此反复实践,不断积累,与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文章的规律,

       最后,写作时,才思敏捷,一气呵成!

2、踌躇满志

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望君,拿笔而坐,为之四顾,为之妙笔生花,善笔而藏之。

附模板图片:

搜图
编辑

搜图
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