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气虚阳徵痰瘀阻滞,温补中阳化痰...

 君健行 2021-05-25
医案分享:气虚阳徵痰瘀阻滞,温补中阳化痰散瘀

一人年愈六十,形色紫,平素过劳好饮,病噎,食至膈不下,则为浓痰吐出,食肉过宿吐出,尚不化也。初卧则气壅不安,稍久则定。

医用五膈宽中散,丁沉透膈汤,或用四物加寒凉之剂,或用二陈加耗散之剂,罔效。汪诊之,脉皆浮洪弦虚,曰:此大虚证也,医见此脉,以为热症而用凉药,则愈助其阴而伤其阳。若以为痰为气,而用二陈香燥之剂,则益耗气而伤其胃,是以病益甚也。

况此病得之酒与劳,酒性酷烈,耗血耗气,莫此为甚。又加以劳伤其胃,且年逾六十,气血已衰,脉见浮洪弦虚,非吉兆也,宜以人参三钱,白术、归身、麦冬各一钱,白芍八分,黄连三分,干姜四分,黄芩五分,陈皮七分,香附六分,煎服五帖,脉敛而膈颇宽,饮食亦进矣。

【诠解】噎膈属于重症,病机主要为气、痰、瘀等邪交结,阻隔于食道。

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变初期,痰气瘀交阻于食道,故而吞咽哽咽不顺,继而瘀血内结,气郁化火,伤阴耗液,阴损及阳,气虚阳微,中气衰败,胃虚不能受纳,脾虚失其健运,正气衰败,故当四诊合参,不可拘泥于洪脉之主热主实之征。

临证应脉证合参,谨守病机,故而以参、术、归、芍等药取得卓效。#健康热力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