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子山上的作家群

 新父母在线 2021-05-25

先导之声

桂子山上的作家群

作者: 邹惟山

        在长江以南,洞庭以北,有一座人文之山,名桂子山。桂子山,东西长达3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因桂树满山,四季花开而闻名。这里不仅有万株桂树,也有千棵香樟,百树梧桐,还有数不清的樱花、桃花、李花和玫瑰花。正是许多树、许多花在一起,才形成了满园春色,遍山秋光。

        桂子山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流派,也有不少的文艺之群。特别显著的就是桂子山作家群。在今天,有以短篇小说著称的晓苏,有以律诗闻名的涂光雍和段维,有以新诗而产生影响的张执浩、剑男、曾巍,有以诗、文、赋见长的在下,有以散文见长的范军、董中峰,有以文学批评见长的魏天无、李遇春、杨晓帆等等。桂子山作家群里的这些作家,还在桂子山上任教,并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他们朝于斯,夕于斯,对桂子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桂子山意象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晓苏有散文集《桂子山上的树》,范军有随笔集《桂子山丝语》,本人也有《桂子山赋》、《桂花台赋》和《桂树满山》等组诗作品。

        桂子山作家群分布于桂子山的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但集中于文学院一楼东头,在桂花台和大樟树群之间。晓苏在那里主编二十多年,后来走了出来。本人在那里主编十二年,后来走了出来。左晓光在那里副主编十二年,后来走了出来。剑男至今还在那里主编,干得汗如雨下,风生水起,并诗兴大发。曾巍在那里读学位七年,后来走了出来。虽然那里风大雨骤,但作家们几乎都经历了风雨,而有了显著的成长;虽然那里潮湿阴暗,但作家的总是寻求阳光,描绘秋天。作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滋润,得到了成长,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当然,桂子山上也还有其他一些作家。他们处于不同方位,不同的经纬度上。如江少川在北方,刘安海也在北方。涂光雍在南方,魏天无也在南方。晓苏在西方,段维也在两方。张永健在东方,张岩泉也在东方。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以桂子山为中心,皆有作家在行走,在思索,在写作。

        这还没有包括已经离开桂子山的作家,更没有包括成千上万的学生中的作家。宽泛一点说,他们也是桂子山作家群的一部分,并且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华中师大办学一百二十年,一开始就有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达数十万人,他们之中的作家和诗人,不计其数,构成了真正的桂子山作家群体。我的女儿从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毕业之后,在日本国读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已在高校任教多年。我的北师大影视专业毕业的侄女邹佩,湖南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侄儿邹越,中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邹林燕,对桂子山都有美好的印象,也许都与桂子山作家群及其作品有关。

        在长江之南,洞庭以北,九峰以西,九珍以东,有一座人文之山,自然之山,这就是桂子山。有人说,桂子山曾名鬼子山,并提出证据,说从前是家族墓地,阴气太重。

        而我并不觉得,也从来不这样认为。

        2021年5月14日

         武昌江南云台

图片源于网络


先导之声工作室出品

@先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