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房颤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大,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肌肥厚缺血,还有心肌间质纤维化,最终诱发房颤。高血压—心房颤动—脑栓塞构成一条重要的易被忽视的事件链。 因此,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和ARB 在《2018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到:房颤增加了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危险。心房颤动患者必须通过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并检测相关风险和预防出血。 大多数房颤患者表现出快心室率,在这些患者中,推荐使用β受体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作为抗高血压药。 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以免诱发心力衰竭。β受体阻断剂可与地高辛联合用药以控制心室率。 对于易发生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左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心功能降低),推荐使用RAS抑制剂(尤其是ARB),以减少房颤的发生;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按照现行指南进行抗凝治疗。 在纳入左心室肥厚和(或)高心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相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已被证实可以减少新发生的房颤,这与RAS抑制剂能够减少心衰患者的房颤的作用相似。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拮抗剂(螺内酯)也有预防房颤的作用。RAS抑制剂也可以考虑作为房颤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如左心室肥厚)抗高血压治疗策略的一部分,以防止发生房颤。但是RAS抑制剂并不能够预防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复发。 降压原则:<130/80 mmHg 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易患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但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应视为高血压心脏病的表现。 旧版指南把房颤作为心律失常列入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一,而新版指南则将房颤列入伴随的心脏疾病。因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为3%~5%,故而新增加了房颤。 口服抗凝剂,高血压不是其禁忌证。当使用口服抗凝剂时,高血压确实显著增加了脑出血风险。 因此,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若能在抗凝的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将会获得更多益处。服用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的收缩压应至少<140 mmHg,如能耐受应考虑降至<130 mmHg;舒张压应至少<90 mmHg。 口服抗凝药物应谨慎用于血压未能控制而明显升高的患者(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并应紧急降血压。 抗凝治疗:四个原则 1、抗凝治疗是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基础性治疗原则,若无明确禁忌证均应使用; 2、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以减轻左房负担,避免突发情况下,血压波动范围过大; 3、要认真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脑卒中、血栓性疾病等症状或病史,仔细评估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及预后情况; 4、患者的认知度及在口服抗凝药物期间能否自觉定期监测相关抗凝指标。 高血压合并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