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和而随 2021-05-26

笔者最近阅读了“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老师的新著《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深有感触。在笔者心中,朱老师就是当代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温和干练”“以滴石之力,播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智慧引领,点亮教育生活

作为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但他最看重的身份还是教师。朱永新说:“我觉得,关键并不在于讲素质或者素养,而在于我们究竟要办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成尚荣老师评论说:“在他的理念深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立德树人,这是方向问题;而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是离不开人的,要服从于服务人的发展,也可以认定,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人做梦,总要有一些人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教育要有理想,做教育的人要有理想,否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永远没有理想,没有出息。”朱永新就是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人,他的教育理想就是“为未来的中国教育探路”。为中国教育探路,探的是素质教育之道,走的是素质教育之路。教育是人的教育,着眼点是生命教育,应该从阅读开始,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00年,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拉开了新教育实验的序幕。2002年,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起航。如今,新教育实验已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民间教育改革中最为生动活跃、最为持久深入、最有影响和成效的教育实践。其收获是丰硕的。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获得27项主要荣誉与奖励;朱永新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论著,在国外出版21部,在国内出版43部,在期刊与报纸发表102篇文章,他在全国各地作240余场演讲,所率领的新教育团队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著作84部。截至目前,有5600多所实验学校、600多万名师生参与。

作为中国当代新教育实验的播火者,朱永新把火种播撒到大江南北,让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大地。

智慧阅读,让教育更美丽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密码、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加强民族凝聚力最有效、最直接、最便宜的一个路径。”这是朱永新的阅读观,也是新教育实验的阅读理念。

花了0.97元买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一个日本青年改革者的自述》是影响朱永新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点燃了他生命的理想与激情;《管理大师德鲁克》帮助朱永新用行动的精神走进教育生活;《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激励朱永新有勇气努力去改变教育生活;《从优秀到卓越》启示他追求卓越的新教育。

不管走到哪里,朱永新的身边永远都有书;不论工作多忙,朱永新每天都有至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阅读也不断改变着新教育实验。

“为阅读鼓与呼”是朱永新一以贯之、不遗余力的行动。“营造书香校园”成为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首。“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师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为此,新教育实验把促进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作为整个教育的关键所在。而阅读,是新教育最基础、最关键的行动。事实证明,最深入人心、收效最显著,同时也最简便易行的就是阅读。阅读真的能够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让教育更加美丽,并且成为师生的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教育实验就是一条由朱永新发起的新教育人走出来的新路。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具有自己的哲学(发展论、行动论)、伦理学(崇高论、和谐论)和心理学(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基础。

新教育实验行动,从最初的“五大行动”发展到现在的“十大行动”。按照行动的逻辑,分别为“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在这“十大行动”中,提升教师精神生命,让教师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书香校园、完美教室、新父母学校等关键因子的突破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新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创新,是中国美学精神的返璞归真,是回归与变革相统一中的实践哲学。

通过学生“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通过教师的“专业写作、专业阅读和专业交往”的成长模式,新教育人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新教育实验将最初“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自身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村落’”的“四重境界”“浓缩”为两大“愿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新教育实验在2002年明确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简称“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在2008年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从三重境界的角度出发,新教育实验更侧重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风雨同舟,二十余载。《南风窗》把新教育实验称为“新希望工程”,《未来教育家》评价其为“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人民教育》赞扬其“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一场行动着的新教育实验,让实验学校的教师改变了成长方式,改变了课堂构筑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发展模式也在改变。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正是那个高擎火炬、云集响应、不顾一切去“擦亮星星”的行动者。

(作者系天津市天津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26日第10版

作者:吴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