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关于快乐的部分重要章句

 观点转载 2021-05-28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之后,时刻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正是君子所为吗?”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可以算不错了。只是还不如贫穷却能保持快乐,富有却又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治学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的话中举一反三,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翻译:

孔子说:“《关睢》这首诗,(情感表达适度,有节制),既不过分快乐,也不过于忧伤。”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翻译: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约束自己,也不能获得长久的快乐。仁者因为做到了“仁”,所以任何情境下都能安然自得;智者(有大智慧的人)因为做到了“仁”,所以可以给身心带来益处,任何情境下都能怡然自乐。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

孔子说:“颜回真是品质高尚啊!吃着粗茶淡饭,住在破旧的小巷里,一般人都会为这样穷困清苦而忧虑不堪,颜回却依然能够做到怡然自乐。颜回真是品质高尚啊!”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知道并去做一件事,不如喜欢做这件事;喜欢做这件事,又不如以此为乐。”(比如学习、工作)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

孔子说:“有了智慧,快乐就会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有了仁心,快乐就会像大山一样醇厚悠远。有了智慧,就可以做到在纷扰中怡然自得,有了仁心,就可以做到在宁静中恬淡享受。有了智慧,就能做到快乐恒久,有了仁心,就能做到寿命悠长。”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

孔子说:“吃着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当枕头,我也能怡然自乐。用不合乎“义”的方式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毫无意义。”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学习和思考,以至于连吃饭都经常忘了;总是处于快乐之中,以至于把一切忧虑都忘了,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罢了。”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乐节礼乐”不适用现代社会,只需待人有礼即可)

翻译:

孔子说:“有三件事,以此为乐是有益的;也有三件事,以此为乐是有害的。乐于以礼乐约束自己的行为,乐于称赞别人的优点,乐于多结交德才兼备的朋友,都对身心有益;乐于骄纵自己的欲望,乐于闲散游荡、无所事事,乐于经常宴饮寻乐,都对身心有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