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薇丨 愁还随我上高楼

 聚力阅读 2021-05-29

总第138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宋)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喜欢稼轩的词,在他的词里,总能找到一些属于他自己个性的,并且深深触动我们心灵的东西。

这首词,说起来很多人读的懂,百度里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这首词的解说和释读。

什么是词?《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段玉裁注:“意者,文字之义也;言者,文字之声也;词者,文字形声之合也。”据此可知,“词”字的本义是指包含一定语义的语音。那么这首词的文字形声之合与话外之音又在哪里呢?

开篇一个“欲”字,道出了词人的想法。词人想做什么呢?想到高高的楼上去躲避那些忧愁,但忧愁可以躲避掉么?忧愁躲不掉,恰恰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人不与前人雷同,笔锋一转,写道:愁还随我上高楼。愁,不可遣,还随我一起上了高楼,楼有多高,愁就有多高。这样的心情,是不是我们也感同身受?

开篇第一拍,稼轩就将读者的心绪拉得很开。都是寻常字眼,情感也并没有过多渲染,但我们却好像跟着稼轩走了一回高楼,体会着愁不可解的惆怅。

第二拍,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行走经过的地方,几处江河山岭已发生了改变,身边多少亲朋都已经白发苍苍。我并不想知道,词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填写了这首词,我只知道在这一句里,空间感、时间感是如此强烈,在经行几处的岁月里,改变了的岂止是江河和山岭,还有青丝变白发。一个江山改,代表了很多含义。这句里,稼轩给我们架构了一个空间。行走于江河山岭、行走于岁月里,空间感与时间性的融合,让我们感觉到了“江山改”与“尽白头”的无奈和苍凉。

词人填词的背景,此时是存在的,也是不在的。当一个句子已经深深打动我们的时候,它所有的背景将随着时间而淡化,成为我们引用在文章里的经典。

我们读懂了稼轩的心情,而愁绪不可解、江山几处改、岁月无情这些情感也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心房。

江山改与尽白头之后的感觉又是什么呢?忍不住跟着词继续去读稼轩。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回家休息吧,去回家休息,难道人人都要去立功封侯吗?下片起拍“归休去,去归休”,对仗句的运用挑心挑力,我们读着稼轩辗转不去的心怀,也在词里读着稼轩对自己无奈的劝慰。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一阙词毕,余音袅袅。这个结尾与我想象的结尾大有区别,我以为稼轩会写下楼如何,却没有想到稼轩一下将心路拉到了天空之上,浮云之里。这样的结,出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就像我们看一本小说,看到最关键的时候,作者写出的结果与自己预想的完全不同,这种感觉似峰回路转,让你欲罢不能,又颇具跌宕起伏,回味无穷。

浮云飘飞,本来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我如果能像浮云一样,该是多么自由啊!这样的想法,是孩子气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整首词,句子平实,但极具延展性,让人情不自禁地沿着稼轩的心路走一程,体会着稼轩词之外蕴含的种种情感。

很多人都说稼轩喜欢掉书袋,但稼轩的掉书袋在这里一点都没有体现,简单的字,蕴含的情感却很丰富,读完之后,你不得不叹服稼轩对词的掌控是如此地得心应手。

鹧鸪天,我喜欢写成鸪鸪,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这样写的原因,我说是因为喜欢,似乎是任性了一些,也可以理解成为是对鹧鸪天这个词牌的深度喜欢。稼轩写了很多首鹧鸪天,读过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而自己只是一个喜欢诗词的孩子,所以我愿意跟着稼轩在鹧鸪天里寻找鸪鸪的声音,听着历史的风吹起的美妙旋律。

作者简介

 

风雨薇,原名徐静,以时间的心,填入生活的韵脚,相信诗行中会有蔷薇朵朵,依次盛开。



风雨薇 | 一卷薇语
风雨薇 | 半卷青莲浅浅吟
风雨薇 | 听雨词
风雨薇 | 用大地来安放岁月——读温青长诗《大地之深》
风雨薇 | 花仙子(一) 曲:王献东

风雨薇 | 流水自有分花句---读杨景龙《流水笺》组诗

风雨薇 | 虫儿飞——读王朝军《槐树下,有段不褪色的老墙》

风雨薇 | 雨落轻尘半城秋——那年9月成都纪行

【咏雪主题征文】风雨薇 | 诗词九首

风雨薇 | 对面是山

风雨薇 | 有人在山中

风雨薇 | 有一弯水在心中澎湃——读《洹水浅吟》

风雨薇 | 我有一壶酒 与谁温又温

风雨薇 | 一笔烟霞寂寞风 朗诵:申勇

风雨薇丨 风吹林虑  春山澹冶

风雨薇丨 洹河峡谷风景区有记    朗诵:金笛

风雨薇丨 淇河散记 朗诵:金笛

风雨薇丨 我曾来过 我已离开

风雨薇丨 木叶有声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